扬锋汉起杨安玄杨佺期(宇十六)_第四百四十一章京中翻浪(2 / 2)_扬锋汉起杨安玄杨佺期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四百四十一章京中翻浪(2 / 2)

    司马德文拭去眼泪,垂袖笑道:“王叔所言甚是,就劳烦王叔前去与弘农公说合,此事若能成王叔便立下大功。”

    五月十七日,始兴城,正准备动身前往番禺的刘裕收到刘穆之从京中发来的急报,立刻下令返回建康。

    五月二十二日,刘裕率数十骑先行回到西州城,见到了忧心忡忡的刘穆之,询问具体情形。

    刘穆之把抄录的奏疏交给刘裕,道:“长安城破,杨安玄斩秦皇姚兴,秦太子姚泓率众投降,雍州水师近几日便会将秦国降臣送至建康。”

    奏疏仅百余字,刘裕足足盯了一盏茶功夫,最后长出一口气道:“好一个杨安玄,仅凭雍兖兵马就能平灭大秦,秦国衰落至此了吗?”

    刘穆之叹道:“仆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秦国近年虽受困于大夏、诸凉,但至少也有十数万兵马,怎么就被区区五六万人亡了国,雍兖兵马如何厉害吗?”

    刘裕把奏疏放在一旁,道:“猜测无用,等姚泓等降臣送至建康,愚再细细问询。杨安玄灭秦,京中风向如何?”

    刘穆之把阴友齐上疏为杨安玄请封一字公,有人奏请征杨安玄回京主政以及种种流言向刘裕言明。

    刘裕哂笑道:“没了刘毅,这些人又看中杨安玄了?明日愚会上朝,看看哪个敢张狂放肆。”

    刘穆之松了口气,笑道:“太尉返京,那些魍魉魑魅自不敢作怪,不过杨安玄灭秦之功不能不赏,太尉要早作安排。”

    刘裕抚着胡须道:“杨安玄若敢来京,便让他封王又如何?”

    沉吟片刻,刘裕道:“明日愚上朝,奏请天子加封杨安玄为雍公,加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等殊荣,加太傅之职,录尚书事,揆百官,看看杨安玄敢不敢前来就任。”

    刘穆之道:“主公是豫章公,杨安玄是弘农公,两者持平,但主公兼着太尉,压着杨安玄一头。若是让杨安玄成为一字公,他人虽不在朝堂却可借助阴友齐等党羽发声,琅琊王亦会借机打压主公。”

    刘裕浓眉皱起,道:“此事已难避免。不过道和担心的有道理,既然朝廷有意加封杨安玄为一字公,愚伐燕国、灭卢循、定江陵之功尤在杨安玄之上。道和让刘柳奏明天子,杨安玄能封一字公,愚自然亦可。至于太傅之位,杨安玄若肯来京便授其太傅,否则休想。”

    五月二十三日,东堂朝议。

    司马德文满面春风地坐在正中接受众臣行礼,猛见殿门外太尉刘裕龙行虎步上殿,脸上的笑容立时僵住,愉悦的心情立时变得沉重。

    刘裕近前躬身礼道:“见过大王。”赞拜不名,刘尉不用在琅琊王面前自称名姓。

    司马德文欠身为礼,强笑道:“太尉何时归来,孤怎么没听人禀报?”

    “臣昨夜晚间回的西州城,京城城门已经关闭,不敢惊扰大王,今日特来朝见。”刘裕沉声应道。

    司马德文道:“太尉回来的正好。弘农公杨安玄平灭秦国,孤正要与诸卿商议该如何封赏。”

    刘裕笑道:“臣在始兴听闻弘农公灭秦国,不胜之喜,日夜兼程赶往京中,正是为此事而来。”

    侧身扫视了一眼殿中诸臣,各人表情尽收眼底,刘柳、刘穆之、袁湛、郭定、王诞、禇秀之等人是他的亲信,目光殷切地望着他。

    整个大殿之上只有少数几人并非自己的人;兵部尚书董怀持身方正,对事不对人;祠部尚书阴友齐是杨安玄的党羽;太常司马珍之是琅琊王的喉舌……

    刘裕脸露微笑,朝堂之上十之八九都是自己人,曹操当年挟天子以令诸侯,只要将司马氏掌握在手中,大义便在自己手中,杨安玄就得乖乖地俯首听命。

    想到这里,刘裕高声道:“弘农公平灭秦国,立下大功,臣请加封弘农公为雍王、加太傅,赐班剑四十人,前后部羽葆鼓吹,加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敦请他进京主政。”3305qxs02.0402m

    朝堂之上鸦雀无声,众人直勾勾地望着刘裕,原以为刘裕会阻拦对杨安玄的加封,没想到他居然为杨安玄讨封,而且封赏超出众人的意料,刘太尉究竟是何用意?

    阴友齐最先醒悟过来,不管刘裕出于何用心,此时是替杨安玄争取晋封的良机。阴友齐当即出班大声启奏,“臣附议刘太尉所请,请封弘农公为雍公。”

    司马德文以目示意司马珍之,司马珍之会意,出班奏道:“臣亦附议。”

    刘柳出班道:“刘太尉平南燕、灭卢循、定江陵,功勋犹在弘农公之上,臣请加封豫章公为宋公,揆百官。”

    丹阳尹刘穆之等人纷纷出班附和。

    司马德文坐在高座之上,看着臣子们纷纷为刘裕和杨安玄美言请封,心中酸楚,这天下还是司马氏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