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刚登基称帝,她就说我是昏君韩林叶清秋(极品花生酱)_第175章 建立大数据库,叶清秋的好心情(1 / 2)_我刚登基称帝,她就说我是昏君韩林叶清秋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175章 建立大数据库,叶清秋的好心情(1 / 2)

命令下达,

    驻守北境的霍去病,收到消息的第一时间,便带领军中所有的骑兵和马匹,朝着临淄赶去。

    同时,

    东部和南部两个战线,也都将骑兵单独分出来,赶往聚集点。

    而且,韩林还在境内,重新招募了不少士卒,派往南部战线,补充给岳云飞。

    要求岳云飞务必要将宋军主力盯死,保证霍去病在宋国境内畅通无阻。

    至于其他鲁国、陈国等等诸多小国,韩林也分别派遣使臣前往。

    警告他们不要多管闲事。

    一个个在家待着就行,别产生什么歪心思。

    否则,灭国!

    现在的齐国,就是有底气说出这样的话来。

    经过新一轮的征兵,

    如今齐国全境,兵力数量已经超过了四十万万。

    除却驻守临淄和分散在各地的二线部队外,派往前线的大军数量,已经达到了三十五万之众。

    可以说,

    这是齐国近五十年以来,大军征召的数量最高的一次。

    像韩林刚登基的时候,整个齐国的兵马加一起也就二十多万人。

    其中很大一部分,还是分散在各地郡县的巡逻兵。

    根本就没有战斗力。

    京城的四大营就更不用说了。

    表面上拥有五万大军,兵精粮足。

    实则在袁康等人吃空饷的情况下,四大营凑不出几个有战斗力的士卒来。

    现在,齐国的军事实力。

    可以说的上是五十年以来,齐国最强盛的时候。

    当然了,

    之所以说是五十年。

    一方面是在那之前,齐国也曾出现过一代雄主。

    带领齐国南征北战,扩张了不少疆土。

    另一个方面,则是现在齐国的外战成绩还不算多,而且在兵力的数量方面,还施行着精兵制度。

    除非是临时征召,不然的话,兵力总数并不会像其他国家那样,动则三五十万。

    ........

    在这次征兵开启的同时,

    还有一点,跟以往不同。

    那就是韩林允许,其他国家的居民,也可以选择报名参军。

    虽然各国之间的人才流动非常频繁。

    比如一名叫袁二狗的人,出身魏国。

    但是觉得自己在魏国没有出头之日,于是就投奔到其他国家。

    就好比之前韩林格局改制,导致不少齐国的学子和读书人,都跑到周边邻国去了。

    这件事其实在诸国当中,非常的普遍。

    可是,

    招募兵马就不一样了。

    一般来讲,都会招募本国子民。

    但是经过韩林和管仲的商讨之后,决定做出一些改变。

    主要就是关于户籍方面。

    首先要将整个齐国的户籍,进行统一的管理和收纳,并且专门派人严加看管。

    这点,

    其实是韩林结合当下秦国的制度,还有后世现代的相关制度,互相结合后,和管仲商谈出来的大数据库。

    主要就是为了战时,能够有效且高效的,调动国家的资源。

    除了基础的户籍之外,

    这一次还要将整个齐国的所有资料,统统归拢整理。

    比如土地面积、山海池泽、税收、财政支出、马政、驿站......等等。

    所有的数据资料全部统一整理归类。

    这样的大数据库,其实最早就是由商鞅变法开始实施。

    所以到后来,秦始皇又是建长城,建阿房宫,建秦始皇陵等等诸多项目,但没有造成饥荒的原因,就是因为一切都有数可查。

    比如说组织十万大军出征。

    这十万人的兵源从哪里来,武器装备哪里领,士兵的饷银要出多少,从哪里出。

    粮草一路上要调集多少,沿途要从哪个产粮大县出,每个县的库存是多少,算上路上的消耗,能实际供给前线的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