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个道士Ⅱ(最爱MISIC伯爵)_地一百一十五章:先人的脚步(1 / 2)_最后一个道士Ⅱ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地一百一十五章:先人的脚步(1 / 2)

胖子不屑的问道:门图是你们当中最厉害的战士嘛?

        我们这里所有的战士都不会退却,保护自己的家园直到战死!姜成子的这句话已经非常明了,在这里不跟你们单挑了,上升到政治高度那就是玩你死我亡了。

        上百的氐人,且不说叶秋能应付几个,以战斗力来评估,至少查文斌和胖子是凶多吉少了,这是一场陷入人民汪洋战争的泥潭,一旦开战,对方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不用打胜负已分。

        风起云给查文斌使了个眼色,眼下绝不是直接冲突的时候,查文斌也知道不吃眼前亏,便对那姜成子说道:既然如此好客,那我们便呆些时日,大祭司敬请带路便是。

        见他们屈服,姜成子面色也缓和了下来,手一挥,那些氐人尽数退去,引着众人下到二楼又穿过大殿,那后排便是有很多屋子,一些女人模样的氐人正在收拾着。

        这是一个巨大的院子,院子的当中有两个圆石,一黑一白呈对立摆放。因为这水下常年无光,四周挂着都是烛台,这些氐人对于黑暗有着超乎常人的敏感,他们的视力可以保证在暗光下和常人无异。

        查文斌看了一下那些院子的排列,默默数了一下,总共有八个开间,三排一方位,有三间两间,或相连或断开,俨然一副八卦图的造型。因为自己是个道士,没想到水底的城池竟然是这般的模样,那日在地上却也没仔细去分辨,便问那祭司道:大人,这里的房屋可是按照阴阳八卦进行排列的?

        姜成子惊讶的看着查文斌道:你也懂八卦?

        略懂。查文斌不敢托大,只是问道:今晚我们住哪间?

        东南方位那几间都已经收拾好,他指着西北边道:那里是我们的王的住所,后面有一排禁地希望各位客人不要擅闯。

        查文斌应了一声便被招呼着进屋,他们分到的是乾位,三排相连的房子,每间房子里有一张床,油灯点着,三间房屋之间都有设门想通。一进屋,风起云便道:可有看出其中蹊跷来?

        查文斌看了一下左右,确定没人后关好了门窗道:非常奇怪,这里的布局用的居然是后天八卦图,他所说的西北方是乾位,在八卦里象征着天,当然是最高的位置。按照这样一个古老氏族来说,就算是用八卦的话,也理应遵循伏羲先天八卦,怎会用到后天。

        风起云道:后天八卦是西周文王所创,后天八卦,乾在西北,就因为周文王的周朝在西边,西岐西周嘛。

        查文斌上下打量着这间古怪的屋子道:这么说来,这个地方应该至少是在西周以后才开始建立的。我们因为一些事跳下了后山那座山崖,先后都挂在了树上大难不死,结果在山崖的中间发现了一条栈道,又找到了一条入口,上面还刻着小篆体:昆仑之阿。风兄博才多学,可知道这昆仑之阿是什么意思?

        风起云道:这倒是有些意思了,结合前前后后的一系列,咱们恐怕并不是第一波进来的外人。丁胜武第一次提起豳国的时候我是一笑了之的,毕竟那本书到底真实与否就和《山海经》一样被人质疑,《穆天子传》的卷二上我记得有这么一段记载:吉日辛酉,天子升于昆仑之丘,以观黄帝之宫,而封丰隆之葬以刁昆仑之丘。说的是这位周天子穆王在辛酉日到达了昆仑之丘,看到了黄帝的宫殿,并且大肆的祭司了一番,而后同卷又记载道:遂宿于昆仑之阿,赤水之阳,以三十人于昆仑丘,以守黄帝之宫,南司赤水,而北守舂山之宝。

        这么说来,如果那本书是真的,这个地方岂不是当年周穆王也曾来过?查文斌来回踱了几步道:这样说来就合理了,周穆王带来了当时最流行的后天八卦图,可能是一种文化的交流。

        风起云接着说道:你不觉得我们现在走的路线和当年的周穆王是一致的嘛?他说道,天子先到了昆仑,然后看了黄帝之宫,再到昆仑之留宿,文中记载他守孝黄帝一年,并且赐给当地的首领大量的黄金玉环,珠宝扇贝和布匹,并且一年后他到了传说中的舂山。

        这时,风起云打开那张图道:如果我推测的没错,舂山就是这一趟我们要到的终点!这里的地势从图上看是最高的,而《穆天子传》记载:季夏丁卯,天子北升于舂山之上,以望四野。曰:舂山是唯天下之高山也。

        胖子总是那么的会抓关键点,他那短脖子都要探得跟王样长了:那个什么舂山上真有宝贝?

        风起云道:记载是这样的,‘舂山之泽,清水出泉,温和无风,飞鸟百兽之所饮食’,说明那个地方至少气候还不错。

        查文斌则说道:既是高人,这里又是高海拔,那一定是雪山啊,怎得还会气候宜人呢?

        风起云道:那我们现在所处的不也是高海拔,可是这顶上湖水不照样温润的很,而且我推断,那个舂山绝对离这里不会太远。正因为有地热的关系,所以呈现出既然不同的两种矛盾生态体系,书中记载穆王离开昆仑之阿,‘天子五日观于舂山之上,乃为铭迹于县圃之上,以诏后世!’仅仅五天就到了,还留了笔迹。所以他又看了一眼胖子道:就单单这份笔迹你说是不是宝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