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云王杰(酒朵云reborn)_第19章 极寒外出(1 / 2)_苏云王杰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19章 极寒外出(1 / 2)

苏云王杰 酒朵云reborn 4671 字 6个月前

大雪纷纷扬扬下了半个月,小镇上的大部分人都选择回村里猫着。

  大部分道路都被埋在积雪下面,政府人力有限,只能清除省道和重要路段的积雪,所以省道的路是畅通的,环卫工人的工资在原来的基础上面每周还额外补贴煤炭和大米或食用油。

  新圩村一部分人的家门被大雪埋了开不了门,那些经常清理积雪的家庭房子周围的情况稍微好一些,不至于出不了门。

  苏家不仅每天都会收拾房子周边的积雪,这些天还利用极寒低温制作大大小小的冰块存进空间。

  可食用的小冰块直接用烧开的水冷却制作,以后极热喝冷饮的时候放点冰块进去绝对的舒爽。

  大冰块直接用之前囤的塑胶框装上井水静置一晚上就行,家里的自来水管里面被冰了一部分,水流只有过去的一半大,苏家宁愿用井水更方便。

  一个塑胶框装满水都要一百多斤,基本都是王杰和苏章明两个人负责把冻结实的冰块倒模出来。

  后院空地有限,每天只能做30个大冰块和8大桶小冰块。

  苏云空间的食品区边上堆了上百个大冰块,苏云虽然不能进入空间,但是用意识堆叠这些冰块却是轻而易举的。

  反正他们闲着也是闲着,大雪封路期间也不需要去别人家串门,苏云时不时就用意识在空间里面神游,把各个区域的物资进行重新整理堆叠,之前用不到的顶层空间也都尽量摆满了对应的物资。

  就这样空出来了一半的闲置区域。

  苏小姑和苏妈无比享受这种宅在家一边追电视剧一边做美食的日子。

  苏云整理空间的时候发现很多需要处理和清洗的物资,她们就着厨房的温水不紧不慢的洗洗切切。

  收的土豆泥多,他们拿出一半清洗,切片、切丝、切块备用。

  莴笋去皮装袋备用。

  有一批鸡毛菜品相不太好,全部拿出来挑拣好的放空间,不好的就和土豆皮一起拿去喂鸡。

  空间的几百斤马蹄需要清洗削皮备用,一家人拿着削皮刀削了好久才处理完。

  两车甘蔗占地方暂时没有专业的榨汁机榨汁,苏云就在备忘录上面登记,下次有机会弄一台家庭版的的小甘蔗榨汁机。

  一家人之前忙着挣钱讨生活聚少离多,没有像现在停下脚步认真的做一日三餐,也几乎没一起看过一部完整的电视剧,这段时间经过张丽丽的安利,一家人开始追电视剧《人世间》,惹得苏爸一直和孩子们讲他们那个年代的故事。

  大雪还在下,目前看来村里大多数人家的存粮都是足够吃一年半载的,大家逢年过节囤的鸡鸭鱼肉和零食都足够吃一段时间了,更别说在农村家家户户都有一些存粮。

  但是自从停电以后,一部分人从外面赶回来,村里气氛一下子诡异了起来。

  像苏家这种常年在镇上做生意,偶尔才回村的人不在少数,这些人在停电后陆续回到村里,村里的亲戚有的高兴,有的却开始提防了起来。

  最大的矛盾就是借东西,该不该借、能不能借、借多少、什么时候还、怎么还?

  一些之前看起来鸡毛蒜皮的小事,现在却能轻易毁掉人和人之间的情感。

  群里偶尔还能看到他们之间的对话。

  “@孟达方,你前几天来我家借木炭,该还了吧,我家也没多少了。”

  “不就一点木炭吗,你怎么这么小气。”

  “你说我小气?你自己说过两天还我的,你不讲信用。”

  “现在我上哪里给你弄木炭,车子都启动不了,再缓缓。”孟达方也很郁闷,自己拖家带口从镇上回来村里避寒,就问堂哥家借了一些木炭过度一下,才几天就急着追问了,堂嫂真不给面子。

  “有借有还再借不难,20斤木炭你赔我300斤柴,不然你以后别和我借东西。”李洁妮以前都是被孟达方他们家看不起的,这次极寒回来孟达方过来借木炭,看亲戚的面子不好意思不借,她本来就憋屈,生怕孟达方以后还要和他借粮食,干脆在群里吵开了,要是老死不相往来就更好了,自家的粮食就不用补贴给外面回村的孟达方。

  和他有一样心思的人不少,现在看到亲戚上门拜访十有八九就是借东西的,特别是那些之前搬出去定居现在又搬回来的人。

  “这事不要群里说,我自己找我堂哥说去!!!”

  “你别拿你堂哥压我,我不吃这一套......”

  “各位乡亲父老,我刚从县里赶回来,家里有多余的木炭和粮食可以卖给我吗?价格绝对合适。”李翰家里其实还有一些粮食,他想多囤几包放在家里。

  “@李翰,问你大伯家啊,他家每年种七八亩田,最不缺粮食。”

  “我大伯年前就卖了呀,也没多少了。”

  有好事的村民搭腔:“你问问阿兰他们家卖不卖,他们今年不是没找到车运粮食取卖。”

  “好咧,谁有他家的电话,我问问。”

  “没有”

  “没有”

  “我也没有”

  “你问问村长,他肯定有。”

  可惜他算盘打错了,苏云之前就和兰爸说今年不太平,粮食绝对不能卖。

  群里还能发微信的,也不知道用什么方法充电的,现在大部分人手机没电,所有的电器都用不了,取暖器,电饭锅,电磁炉和热水器基本成了摆设。

  本来靠取暖器续命的村民一下子只能靠柴火和煤炭取暖做饭,短期内不会有什么问题,但是长期这样下去,等煤炭烧完了,屋子和屋外一样冷的时候就会出人命。

  谭哥早在刚停电的时候就在群里发了通知,要每家每户都把门口的积雪清理干净,各家还要出一个人参加公共道路的清雪行动。

  苏云家就让王杰和苏章明带着孩子们去参加集体清雪活动,就当作身体锻炼了,各种儿童型的铁锹齐齐上阵,铲雪的气势不输成年人。

  谭哥忍不住给苏家的孩子们竖起大拇指,这么冷的天气,别说孩子了,很多大人都不愿意出门。

  别人家的孩子都躲在家里烤火取暖,村里能出来参加清雪的只有百分之七十的家庭,还有3成的家庭没有派人出来清雪。

  大家花了一周才把村道上的雪给清干净,没有参加清雪的,大家就敲门叫人,后来实在不愿意出人的家庭,大家扫雪的时候也会避开他们家门口,只清理村道。

  清雪过后村里串门的人开始多起来,大多数是用自家多的东西去换别人多的东西。

  以物易物似乎从现在开始流行起来。

  清雪后兰爸又开始去后山捡柴,顺道苏云送了几次鸡蛋和牛奶,还有半袋带壳的花生,苏云回了一些糖果,两包牛肉丸和一个猪脚,兰爸每次拿到东西都小心翼翼的包好,藏在板车上用雨布盖好带回去给阿兰解馋。

  李翰果然打电话他买粮食,但他电话早就被冻得没办法开机,李翰就带着自己老婆直接上门买粮食,兰爸不肯卖被李翰老婆指着鼻子骂他愚蠢,有钱不知道挣,眼睛瞎了,脑子也坏了。

  这些兰爸没和苏云提起,是小表舅路过他家听到的,然后来苏家串门的时候讲给苏云听的。

  苏云让他多关照阿兰一家,毕竟两家离得近,有急事还能帮衬一下。

  兰爸家人少原本准备的年货就不多,除了常见的腊肉和对联,还有一些水果和炒货就没有买其他东西,年前买的几斤五花肉早就吃完了,家里的菜除了腊肉和自己做的菜干就是一些豆类,菜地种的萝卜都被大雪埋在下面,全都都冻坏了。

  那些冻坏的萝卜挖出来放在地窖里面存着也能吃。

  在苏云这边拿的猪脚和肉丸子两人都舍不得吃,每回馋了就取一点点和冻坏的萝卜一起炖了吃,剩下的菜汤再留着下次泡饭吃。

  极寒来临一个月,今天是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据说管云雨的龙王在这一天不是被雷惊醒就是被虔诚的人们唤醒,人们祈祷风调雨顺,万物复苏,民间称为春龙抬头。

  大家正月不理发,就等着这一天排队理头发,寓意一年中扬眉吐气,运气旺旺。

  特别是家里有小孩子的,取学业有成,身体健康的美好向往。

  苏家决定今天集体把头发给剪了,这一个月以来,大家都是一周洗一次头发,不仅护理起来费事,洗完要及时吹干不然会感冒,苏云还被自己的头发电到几次。

  反正现在大家出门都戴着帽子的,没人会注意到这些细节。

  这一个月没外出,家里悄悄的在地下室安装了发电机。

  发电机每周都开一天,今天刚好是大家最喜欢的来电日,苏云在三楼给孩子们用儿童电动理发剪剪了帅气的寸头,6岁的小表妹留了齐耳短发,剪好发型孩子们直接在超大浴桶里面洗了澡,张丽丽把孩子们要穿的衣服都提前放进烘干机加热一下,再给孩子们都配上干净的鞋袜。

  弄完小孩子,张丽丽和苏云互相给彼此剪了个利落的短发,顿时感觉脑袋轻松了不少。

  苏妈和苏小姑也在一楼互相帮忙剪头发,苏爸和苏章明两人剪了没一会就吵起来了,两人头上都是狗啃似的发型,让人看了忍俊不禁,最后还是王杰拿着配套的短梳给两人重新推了一遍才作罢。

  剪完头发,美美的洗了个热水澡,大家都拿出常用的电子产品充电,二楼的小房间平时放一些烘干机和家用蓄电池,这会儿里面插座都用满了,手机平板手电筒还有平时经常使用的家用蓄电池都在充电。

  平时发电机不开的时候,一个小型蓄电池也足够一家人一个月的日常使用,所以苏家只有在洗澡这一天才会打开发电机。

  空间里面大大小小的蓄电池都在极寒之前充满了。能不烧油就不烧油。

  这几天群里几乎没有人说话了,估计手机都关机了。

  手机倒是还有信号,一家人围着火炉,一边烤肉一边刷新闻。

  苏云拿出两个迷你收音机给小孩子们听着玩,几个娃娃时不时捣鼓一下,胡乱听着收音,虽然所有频道都在报道极寒相关的话题,但是孩子们并没有认真取听,他们更箱拿着工具把收音机拆了看看里面的零件。

  王杰把未来可能需要用到的频道都做了标记登记在本子上。

  不得不说新圩村村干部的组织能力还是很不错的,村道的积雪隔几天就安排人清理,车子还能启动的话就可以开车去镇上或其他村串门了。

  今天周末,天气还不错。

  早上9点太阳出来了,外面一片金色银色互相辉映,照得人要睁不开眼。

  温度也慢慢升高,苏家想去镇上看一看情况,刚好趁这个时间再拿出一些粮食过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