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重生之全家低调苟着(酒朵云)_第27章 训练(1 / 2)_末世重生之全家低调苟着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27章 训练(1 / 2)

自从王杰被镰刀伤了大腿以后,新圩村人人都知道了苏家出去买粮食被人抢劫了,导致很多人都不敢冒险出去了。

  谭哥,兰爸和小爷爷小外婆家都来人看望了,也都带了一点家里的吃食过来。

  苏妈也没让人空手回去,厨房里面用泡沫盆种的青菜、葱花都长得特别好,每人带了一把青菜和葱花当作谢礼。

  村里除了苏家就属谭闯家最宽裕,上次做了不少的腊鸡、腊鸭,家里倒是不缺肉,但是新鲜的青菜肯定是吃不上的,这些青菜全都留给两个孩子煮粥吃,好歹能补点维生素。

  王杰休养一周伤口愈合得不错就能下地走路了,但是这次的意外给大家打了一针强心剂,这种环境之下家里每个人都必须要有自保的能力  ,于是苏章明和王杰两人给家里每个人都安排了强度更大的体能和对战训练,就连钟爱美食的小姑和喜欢研究育儿经的张丽丽都不能幸免。

  所有人每天上午安排好自己的事情,下午开始就要和孩子们参加训练,射击,攀爬,练习砍刀等等。

  大人小孩每天都定好目标时间和训练内容,由王杰这个伤员登记每个人的完成度。

  苏家每天下午都鸡飞狗跳的,苏妈喜欢练习射击,每次射不中就在地下室耍赖,瞄准盘一次比一次拉的进,气的苏爸拿了绳子绑在她身上。

  苏小姑喜欢跟着视频练习匕首,好几次不小心划到吊着的沙袋,把沙袋扎了几个窟窿,苏爸怕她把自己扎了,给她做了一把木头匕首。

  苏章明在练习搏击的时候把贴了补丁的沙袋打爆了,被苏妈拿着扫把追赶。

  总之苏家大人比小孩更闹腾。

  大人小孩每天中午清理完院子和门口的积雪后都要轮流去地下室的角落砍柴练习臂力,足足花了半个月才把后山捡回来的木柴都处理完,整齐的码在空间里面,此时孩子们手臂上面肉眼可见肌肉多了不少,力气也变大了。

  半个月之后王杰大腿上的伤了好的差不多了,也加入大家的体能对抗训练,地下室不仅宽敞还隔音。

  苏爸这段时间特别痴迷于改造地下室,家里需要锻炼的人数和时间增多后,他每天都像花了5毛钱请的教练一样到处指指点点。

  在地下室四个角落点起几个火炉,天花板重新吊了几个沙包,地上还画了趣味训练跑道锻炼平衡能力,射击区和练刀区也弄得有模有样。

  孩子们对目前的训练场是又爱又恨,每天训练的强度直接是之前的两倍,大人们也调整了计划,砍刀,匕首、射击和体能是必备项目,还特意增加了近身搏斗,苏云和张丽丽两人经常作伴练习,一开始练着练着就滚到一起了扭打起来,张丽丽喜欢拉头发扯耳朵,惹得苏妈和小姑一阵吐槽,苏云以前都是要命的打法,没试过这种“温柔”模式,一下子也被缠得哭笑不得。

  既要做张丽丽的人形陪练,得了机会还要和王杰走两招,王杰用巧劲,有时候苏云总被他虚晃一招,气的苏云半天不想理他。

  苏云最喜欢和苏章明对打,主要是可以尽情发挥,两人经常打着打着就有点鼻青脸肿的意思。

  所有的练习视频都是之前提前下载好的,有分解,有慢动作,大家练习起来也能快速领悟道其中二三层精髓。

  短短两个月,苏云发现家里所有人都从一开始的不适应到后面的习以为常,现在大家精神比之前好多了,每天都有用不完的力气似的。

  特别是苏章明和王杰两个人经常一起研究刀法和近身搏斗,每次研究完视频然后对练,稍微有点心得就拉着家里的其他人一个一个的对练。

  转眼快到端午节了,外面的气温每天都保持在零下60多度,这三个月苏家众人大多数都在地下室呆着,外面也发生了很多不愉快的事情。

  后山的鱼都被人网干净了,现在想吃肉难上加难。

  大部分人日用品和油盐都用完了,村里偷鸡摸狗的事情越来越多,经常有人为此吵嘴打架,闹得鸡飞狗跳。

  这三个月村里死了不少人,16个活活饿死的,24个冻死的,有3个去后山网鱼掉水里淹死的,还有5个有纠纷的结伴去镇上告状再也没回来的。

  死了的人就直接去后山挖坑埋了。

  期间潘敏妈也来苏家借吃的用的,每次都被苏妈撵回去。气得她一直踹苏家的铁门,还是苏章明抄起铁锹把人赶走。

  兰爸也来苏家换了好几次东西,用一袋没脱壳的稻米换了盐巴、香皂和纸巾。

  小爷爷和大表舅知道以后也各自推了一车木头来换些日用品。

  苏云和他们说,这些都是上次去超市囤的,反正当时也没看到他们拉了些什么东西回来,胡编乱造也没关系,还特意嘱咐他们东西不多,千万不要告诉别人。

  苏家两耳不闻窗外事,安安静静的过了三个月。

  有的人烧不起煤炭都把家里闲置的椅子,废木料都拿来取暖了,甚至还有很多抱团取暖的现象,几家人挤在一个小屋子里面,一起生火做饭,减少资源浪费,虽然这也是一个好办法,至少大大的减少了死亡率,身强力壮的就负责外出寻找一切可以使用的资源,但是相处久了矛盾越发明显,三天两头的吵架,时刻提防着对方,这种感觉也挺难受

  而苏家,仍然煤炭和水电自由,水龙头虽然已经彻没水了,但是后院的井都是正常使用的。

  芮苒每天增加了训练时间,但是该准备的东西也没落下。

  利用极寒天气制作了4658个大冰块、544桶可食用的小冰块、38桶水果冰沙、1320根绿豆冰棍、1520牛奶雪糕、3大锅胡萝卜闪耀炖羊肉、200斤自制荠菜馄饨、300斤鲜肉馄沌、150斤大黄米花生汤圆、240斤黑芝麻汤圆。这些美食除了炖羊肉是热乎乎的,其他的都利用极寒在室外进行急冻再装袋保存。

  外面的大雪下了又停,停了又下,偶尔还刮起大风把地上的雪卷起来。

  后山几乎被大风刮成了平地一般,原本地势低的小山凹都堆满了被风吹来的积雪。

  最近风格外大,把院子里面的积雪都卷到天上去,王杰本来还想着带孩子们处理一下院子的积雪,刚出门差点就被寒风吹倒,只要等风小了再打扫。

  苏家一天到晚最舒服的地方就是厨房了,浓浓的烟火气比海岛沙滩都要惬意,苏云还拿了两张两人位的小沙发放在火炕边上,有时候孩子们窝在沙发看看书,苏云和张丽丽也喜欢窝在沙发上面看小说、苏章明喜欢拉着王杰万单机游戏和看恐怖片、苏小姑和苏妈不忙了也喜欢窝在沙发盖个毯子嗑瓜子追剧、苏爸最喜欢在火炕上面研究他的急救理论,偶尔也窝在沙发里面听听收音,有时候听着听着就在厨房睡着了。

  王杰和苏章明两人最近对近身搏斗特别感兴趣,所以几乎不怎么来厨房猫着。

  也好,没人和苏云抢沙发了,盖着毯子拿起手机开始找自己喜欢的小说,整整10万部里面小说,言情、穿越、盗墓、灵异、战争和名着等等应有尽有。

  外面刮着有史以来最大的风,苏家厨房里面在做夏日饮品。

  他们又准备薅极寒的羊毛。

  做出来的绿豆糖水加入冰糖,放在室外一会就变成绿豆冰沙,趁冰沙的状态苏云收进空间,来年极热的时候随时来上一杯,别提多惬意了。

  再把空间里面一部分适合做饮料的水果拿出来做果汁和果茶。

  苏云这几天练习格斗的时候不小心让苏章明扭伤了一边胳膊,就安心的看小说。

  张丽丽给洗干净的柠檬切片,然后煮红茶和绿茶,苏小姑还在煮第二锅绿豆,苏妈在切新鲜的西瓜,4个熊孩子在厨房帮忙挖百香果里面的果肉,王淇最大负责把百香果切成两半,剩下几个孩子用勺子我去果肉,很容易上手。

  “这西瓜真新鲜,你们收的时候也不是应季了吧?”苏妈一边切一边拿着不锈钢桶装上。

  “收的时候已经11月了,都不算是应季的,在水果市场胡乱收的。”苏云也不记得这西瓜的价格了。

  “姐,这个百香果是新鲜的吧,我试了一下都是甜的。”张丽丽一边切柠檬一边加入聊天群。

  “这是在咱们镇和隔壁镇收的,都是本地百香果,我那里还有金色的,等吃完紫色的再拿金色的出来。”年前正好是百香果收获季,苏云收了不少百香果,本来就是打算一部分酿酒一部分做饮品的。

  “怪不得,看起来像刚摘下来没多久似的,这个品种皮薄肉多,酸甜酸甜的。”

  一下午做了3桶绿豆冰沙和两桶冰红茶,两桶加了冰块的柠檬绿茶两桶柠檬百香果果茶。

  苏云和张丽丽尝了尝,比外面奶茶店卖20元一杯的果茶还要好喝多了,甜度和酸度和冰块的配比都是刚刚好,要是夏天来这么一杯饮料,整个人心情都会舒爽。

  晚上苏云从空间取了菜盆盛了干煸四季豆,西红柿蛋汤,两条蒸好的金昌鱼当晚餐,这种鱼肉质鲜嫩,刺还少,给孩子们吃也很适合。

  现在苏家为了多一些时间训练,晚上都没再烧火做饭,都是空间里面做好的。

  极寒这大半年,苏妈和苏小姑加上家里人打下手,空间里面的肉菜有百分之一都被加工成成品和半成品,就比如四季豆苏云拿出来三百斤,直接被苏小姑做成好几个四季豆的美食,然后用不锈钢桶装好,趁热放进空间,每次要吃四季豆就直接在空间取就好了。

  之前到海鲜市场买回来的海鱼和花甲之类的,也被加工成了清蒸,红烧,还有蒜蓉花甲,花甲汤之类的。

  大家就竭尽所能把能处理的处理了,能洗干净的菜和肉都提前收拾好,很多半成品的肉菜以后只要架锅起火就能直接炒菜了。

  苏云在天灾前囤的五常大米是苏爸的最爱,每次都忍不住多吃两碗饭。

  空间里面还有好几十盆蒸好的五常大米,黑米和油粘米也住了十几锅放着。

  吃了饭,窝在厨房的火炕上面和小沙发上聊天嗑瓜子,看电视,外面的大风还在呜呜刮着,一声巨响把前院本来盖着摩托车的铁皮棚子顶都吹飞了,老房子上面的瓦片也是劈里啪啦的被刮走了一些。

  苏云心里又是一阵莫名的心慌,看来今晚要出事,上一世不记得是那一天村口一般的住户都被大雪买了,好在没人死亡,估计就是这两天了。

  苏爸苏妈心里面也隐隐的不安起来,虽然苏云说了没人会死,但就怕有啥意外,自己又不能提前说,说了也没人相信。

  苏章明和王杰也不敢出去查看,外面的风大到能直接把人吹上天似的,两人匆匆检查好屋子的门窗,立马就钻进厨房取暖,任外面狂风暴雪,自己也无能为力了。

  现在都已经是6月份了,天气还是这么恶劣,一切听天由命吧。

  苏爸在火炕上面折腾收音机,这段时间收音机能收到的信息越来越有限,原本预留了上百个频道,现在只有十几个还在发送消息。

  救援点的信息后来也有一些更新,比如扩大了收容人数,增加了通知渠道等等,但由于网络中断,很多普通人收不到此类信息,绝大多数得到信息的人都是体育馆附近的居民口耳相传和少部分收听了收音机的人。

  再加上现在交通不便利,能赶过去的人也很有限,  目前救援点人数倒不至于爆满。

  苏云心里感叹,她三个月之前在群里发的救援点信息没发出去,后来有几天手机接受了信号,她又尝试了几次,终于发出去了,也不知道别人看到了没有。

  这场灾难最大的受害区域就是不供暖的南方地区,北方地区由于每年冬天都会集中供暖,他们又有冬天囤物的习惯和过冬的经验,日子过得比南方好多了,从收音机里面的采访就能看出来,北方在这次极寒之中表现的镇定多了,大家该吃吃该喝喝。

  停水停电之后的北方也没有了供暖,室内外温度也是一样的冷,一开始也冻死了不少免疫力不好的人。

  没有了暖气的北方就像个天然的大冰柜室内外温度直接零下70度,停电的当晚就有1成老人直接冻死在家里,比南方损失还大。

  还好家家户户都有火炕,只要燃料充足,还是能熬过去。

  这些消息唯一的传播途径就是收听广播,苏爸每天都要摆弄着收音机,还把每天收集的信息和大家分享。

  第二天一大早起来,苏云就被王杰摇醒。

  外面出事了,昨晚风太大,路上的冰墙都吹塌了,整个村道堵了个严实,大风还夹杂着地上的雪粒迅速翻滚,很多地势低矮的房子直接全部给掩埋在雪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