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从收破烂开始(可乐需加冰)_第361章 苏省鉴宝大会1(1 / 2)_重生之从收破烂开始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361章 苏省鉴宝大会1(1 / 2)

想到这里,宋文镜不禁又想到完全可以搞一个鉴宝大会,把民间发动起来。这样一搞,说不定还能发掘出不少的宝贝。

当然,以他宋文镜的资历肯定还不够。真要做这两桩事,除了有德高望重之人的背书,还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也只有这样,才能将舒州古玩市场发展起来。

舒州,历史久远、人才荟萃,人文气息浓郁。如果真的好好的利用起来,其市场不容小觑。

“老戴,回去之后,你马上去找一下你原来的老领导王馆长。我这边也去请一下陈浩老师,由他出面去邀请一些鉴定方面的专家。我们可以先从鉴宝大会做起。”宋文镜眼角微眯、嘴角上扬,若有所思的说道。

成立古玩协会之事,牵扯到方方面面,而且有些吃力不讨好。这样的事情,由他宋文镜去牵头,显然会遭到各方面的掣肘,尤其是同行之间。

想想都有这样一种可能,“文镜阁阁”虽然是舒州最大的古玩、玉石店,可你宋文镜才二十多头的年纪,很多的店铺的老板都已经五六十岁,谁又愿意真心的服你?

可鉴宝大会则是不同,他完全可以自行决定,与省电视台、省博物馆、舒州文化局等单位单独合作。

这样做的目的,除了彻底打响“文镜阁”在全省的知名度,更是可以在鉴宝大会的过程中,收集到很多的信息,甚至完全可以对那些真正的古玩进行收购。

“老板,具体还有什么章程?”戴新国很兴奋的说道。

对于现在的戴新国,宋文镜自然很是信任,毫无保留的将自己曾经见过的那些所谓的鉴宝大会的一些操作章程跟其分说明白。

他越说越激动,而戴新国越听越兴奋。两人再也顾及不到杨勇、杨志刚在一旁目瞪口呆的表情,一起商议着具体的细节。

突然,宋文镜似乎想到一事,他随即很郑重的说道:“老戴,这次邀请的专家你都熟悉,在人品方面一定要把好关,我们不能砸了自己的招牌。”

曾经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案例:2004年,一位老农朱某将家中珍藏的乾隆皇帝的《嵩阳汉柏图》带到鉴宝大会去鉴定。结果,其中一位专家刘某当场鉴定此图为赝品,是后人模仿原图的高仿。

当时的专家对于普通人而言,都是高不可攀的人物,老农自然也就相信了专家的言辞。

可到了当晚,专家刘某再次找到老农,说这幅画虽然是赝品,但也有一定的艺术成就,也能值个5万元。

老农一听大喜,从一文不值到5万元,这份落差,自然让他信以为真。

而专家刘某则是给他介绍了一位买家,买家甚至愿意出10万买下此幅《嵩阳汉柏图》。

10万元,对于一位老农来说,已经算是天文数字,他当即就将此画与对方完成交接,并带着10万元喜滋滋的回去。

数年后,在京城拍卖会,此幅《嵩阳汉柏图》被拍出7800万元的高价。

而在这其中,这位专家刘某,自然扮演了一个极不光彩的角色,为人所诟病。甚至从此以后,专家这个名词,也似乎成了一种贬义。

戴新国显然不可能清楚这样一件事情,可宋文镜不想自己的招牌被砸得稀巴烂,故而他需要很郑重的提出这些方面的要求。

具体邀请哪些专家参加,戴新国是圈内人,在博物馆工作了近20年,在这方面他有一定的发言权。因此,宋文镜才会跟他讲清楚这件事。

夜幕降临多时,宾馆房间内还是灯火通明。直到将近凌晨时分,大家才终于商谈好各个方面的细节,具体的分工也算是明确。

第二天,宋文镜主动邀请顾谨言、于嘉吃饭,感谢他们这次的盛情款待。没有二人的介绍,他宋文镜还真就没有资格参加此次的展销会,更不要说能有机会得到与孟老的合照。

………………………………………………….

“鉴宝大会?具体什么章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