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从收破烂开始(可乐需加冰)_第549章 新校区(1 / 2)_重生之从收破烂开始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549章 新校区(1 / 2)

“老刘,就按照你的意思去做吧。虽然我很清楚,这段时间大家都很是辛苦。可实际情况在这边,你也跟大伙儿多多解释一番,公司不会亏待他们。”

黄林仔细思考过后,最终还是决定忍受一段时间的阵痛,将产能的问题彻底解决后再说。

要不然,后面还是会有形形色色的问题出现。那样一来,其他事情也无需去做了,专门解决各种麻烦,就够他受的。

到下个月,公司已经在考虑买第三批设备,照片第三批工人。最终一线工人人数将达到四干五百人,极限产能也将达到20万辆/月。

这些是为将来做全国渠道所做的提前铺垫。

按照公司的计算,苏省总人口约为7000万人,如果按照标准每一百人之中买一辆电动车来算,整个苏省的只要满足70万辆电动车生产要求就行。

之后会有一个周期性萧条期,这个时间为三年左右。

以刘大海的产能计算方式,七月中旬的产能可以达到10万辆/月,那么只要半年的时间,苏省将暂时性的处于饱和状态。

到了那个时候,公司就必须往其他省份扩展,要不然无法支撑公司如此多人员的开销。

苏省为经济发达地区,尚且如此,其他省份可想而知。

公司不可能无限制的扩展产能,按照合议后的计算,黄林的想法是最高峰之时,能达到25万辆/月,就已经算是极限。

倒不是不能继续增加,而是考虑到后期可能存在的竞争关系,在无限制的增加产能,会导致滞销的可能。

数干人,每天的吃喝拉撒,都是一笔很大的费用。销量不错的时候,还不会出现问题,可一旦很多的企业也投身到电动车行业,就必然会对整个行业产生一种压迫,重新洗牌也是必然结果。

那个时候,公司的运营会如何,也将取决于公司管理的先进程度。

前两天的会议上,宋文镜已经提出了这方面的设想。除了最终产能的限制之外,在研发上将要加大力度。

目前的电动车,就男女各一款,太过担心。需要在这个基础上改进,并且拿出更多的型号,以便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不仅如此,宋文镜还提出载货电动三轮车的设想,这一点已经交由研发部进行讨论与论证。而这样的设想,很有可能是将来公司一个新的增长点。

与刘大海协商完毕,黄林又急匆匆的走了。他还要将产能调整的事情跟常辉做个沟通,让他顶住压力。尤其是下半个月,因为调试新设备、培训新员工的缘故,产能会有一定的萎缩。

黄林倒是想跟宋文镜商量一下,可此时的宋文镜已经身在金陵市。

金陵工业大学新校区的建设已经立项,省设计院的图纸都已经完工。从八月份开始,就将开始动工。

虽说还有两个月的时间,可宋文镜已经迫不及待的跑到金陵,想要争取更多的工程量。

“黄校长,我们公司的资质以及成功案例肯定是都是真实,这些您也安排人员去进行过调查。你放心,咱们新校区的建设,我一定会保质保量的做好,绝不会让你为难。这杯我先干了,您随意。”

金陵某一酒店包厢内,宋文镜端起足有二两的酒杯,一饮而尽。完了还将酒杯反转过来,没有一滴酒滴落。

“小宋呐,我老头子啰,可不能像你们年轻人这样喝。”黄赞呵呵一笑,端起酒杯喝了一口,“你是郭楚然介绍过来的,你们公司我也确实做过调查,没有任何的问题,这一点很不错。”

听完黄赞的言辞,宋文镜知道肯定还有后话,于是也就没有插嘴,而是等黄赞继续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