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色黎明(绯红之月)_新开始(五)(2 / 2)_赤色黎明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新开始(五)(2 / 2)

赤色黎明 绯红之月 5511 字 5个月前

                张之洞的生平,特点,爱好。人民党都有所收集。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提供各种自己知道的情报给党组织,这也是人民党党员的义务。张之洞是名人,新跑来根据地的那批人里头也有湖北的读书人,对这位名臣知之甚详。

                严复讲完自己该讲的内容之后,就开始冷眼旁观这些党员。严复不仅不喜欢这些人事方面的事情,也不精通这些人事关系。他之所以能够超出同时代的人,倒是和严复能够从基层干起,一直把精力放在一线工作有关。

                有些人对这些人事上的东西感兴趣,但即便是以严复的眼光来看,这些人更像是被外交工作所吸引。更多的人也只是听听,他们倒是更多的把眼光放在严复身上。

                到了根据地之后,严复也接受了简单的人民党核心纲领的培训。核心纲领性现阶段用四句话就能概括完,“劳动最光荣!”“劳动创造人本身。”“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凡是想当人民的老爷,高高在上剥削别人的人,都是人民党的敌人!”这四句话在党校、干校里头随处可见。而且最近的党员培训都是围绕这几个内容展开的。

                翻译了《天演论》的严复很喜欢这四句话,严复和传统士大夫的最大区别就是“不尚清谈”。这四句话的主旨就是重实践,反空谈。经过党校和部队教育出来的这些同志无疑也是如此。大家本质都是军人,跟着严复这个海军老前辈有着学不完的知识,外交使命在大家看来只是一项工作,而海军才是他们的本行。

                果然,讲完了该注意的各种事情后。章瑜立刻要求严复继续讲海军知识。没有人反对,原本沉默不语的同志们立刻就热情起来。

                严复也不推辞,马上开始进行授课。身为北洋水师学堂的校长,讲课对于严复来说轻车熟路。甚至连教案都不必准备。人民党水上支队的条例大多都是陈克提出要求,由同志们自行完成的。这种有规有矩的外行方式在严复眼里头都是小儿科。他并没有因此看轻水上支队,相反,严复很满意。教育最怕的不是学生不懂,而是学生有着与理论背道而驰的错误认知与习惯。水上支队现在的情况是海军教育者们最喜欢的,陈克树立起了正确的习惯与方向。大家缺乏的仅仅是知识。严复最不缺乏的就是知识。

                水上支队的同志们也喜欢严复先生,陈克身为领导者,在大家看来他制定的规矩未免太多,而且没办法给出大家合理的解释。众人虽然不敢去质疑陈克,但是心里头总是感觉不太对劲。而严复不仅能告诉大家这些规矩在实践中的广泛应用,还能从理论高度来解释制定这些规矩的意义所在。

                其实若是严复上来就全面批判现有的规矩是错的,大家心里头也是不能接受的。而严复不仅没有批判,还把现有的制度解释和建设的更完善。同志们觉得自己以前的努力丝毫没有白费,还学会解决了很多以前不能理解的问题。于是众人对严复就心悦诚服了,严复到达水上支队没几天,隐隐的已经变成了水上支队的领袖。

                “严先生,内河舰队需要的发动机应该是什么样的?”李照问道。

                听严复讲过了军舰之后,大家对机械动力的船队就充满了憧憬。李照的问题代表了绝大多数水上支队官兵的心声。

                “这需要根据船只的吨位,以及河道的情况来确定。”虽然不是内河舰队出身,但是严复根据海军理论还是能够轻而易举的向同志们进行解释,“内河舰队更需要注意的是,船队需要针对水文资料来进行编成。为了达成最大的效率,枯水期用的船与汛期用的船肯定要不一样。大家毕竟不可能让河道随着大家的心思来改变,我们就必须去适应河道的具体情况。这就需要进行全面的水文资料调查。”

                听了这话,众人觉得心里豁然开朗了很多。特别是李照,他从一开始就被委任了水文资料调查的任务。听严复这么一说,李照下意识的挺了挺胸。

                “那水文调查需要用什么设备和方法呢?”章瑜接着问道。

                严复就把海军习惯的方法向大家讲述了一番,听着这些精妙有效的方法,不少同志高兴的抓耳挠腮。忍不住立刻就要去实验一番。

                “严先生,那这些发动机要设计成什么样子才好?”李照还是对机械化更有兴趣。

                严复看着大家憧憬的目光,忍不住笑了笑,“根据地已经准备研发一种船用发动机,研发完成之后,大家就可以操纵这种小型的发动机在河面上纵横了。”

                “真的?”同志们从未听说过这件事,很多人只是见过外国大轮船,却没想到根据地里头居然也要建造机械动力的船只。众人立刻喜出望外。

                严复其实也很高兴,这次到了根据地之后,陈克向严复透露了根据地的研发方向。由于缺乏制造高温高压设备的能力,根据地短期内不太可能自造蒸汽机。陈克却提出了煤气动力发动机的概念。

                煤气动力发动机基本可以看成二冲程或者四冲程的内燃机,与传统内燃机不同的是燃料并非汽油或者柴油,而是一氧化碳为主的煤气。这玩意的功率不高,却好在体积小,重量轻,容易制造。能弄出四十马力的发动机,根据地就可以用这种发动机为基础进行机械化生产了。至少煤气拖拉机比牲口强出去不少。煤气发电机现阶段也能够满足根据地的需求。这种发动机装到船上,也算是小火轮。

                而且煤气机好歹也是也是内燃机,陈克的观念里头,中国就是在二次工业革命的电气化时代被甩在了世界后头,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标志之一“内燃机”,在根据地就不能太落后于世界的水平。只要革命能够进行下去,石油会有的,炼油工业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

                严复很懂行,对陈克提及的煤气内燃机的研发方向非常赞同。陈克的机械科技史水平很烂,他其实不知道,最早的内燃机就是烧煤气的。他把这个自以为综合了各种科技考量的结果一说出来,却发现不仅严复对于煤气内燃机有所了解,甚至根据地里头有几个工程师和技师对此也并非完全陌生。和大家商量之后,陈克干脆直接走了取巧的道路。先让上海支部从德国进口一批柴油机,把这批柴油机改装成烧煤气的机器。

                几天前,已经有同志前往上海去联系在德国洋行工作的王斌。能有这么一批订单,德国人才不管这批柴油机到底是卖给谁的,是用来做什么的。因为害怕德国人的货不足,去上海的同志还带给王斌另一个消息,希望他能联系美国的洋行,从美国洋行里头联系货物。这年头只要你能真金白银的付款,商品的技术含量,用途,欧美工业国从来不闻不问。

                严复知道这批商品的价格不会很低,他问陈克要怎么支付这批商品的钱。陈克的答案让严复大吃一惊。陈克居然希望采用易物贸易。根据地会大规模的养蚕,用丝绸来进行易货贸易。而且陈克也不卖关子,他直截了当的告诉严复,根据地的丝绸价格要比市面上的低三成甚至五成。而且都是长丝丝绸。以如此低廉的价格来换取内燃机,想来德国人和美国人不会拒绝。

                严复不懂丝绸生产,所以也不准备对不懂的行当进行询问。他只是问了一个最关心的问题,这批内燃机的数量到底多少比较合适。陈克抬起左手,伸出了两根指头。“我希望是最少两千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