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色黎明(绯红之月)_七十六 诸省之变(八)(2 / 2)_赤色黎明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七十六 诸省之变(八)(2 / 2)

赤色黎明 绯红之月 6452 字 4个月前

                “那理由何在?”谢明弦忍不住问道。

                “因为经济危机。”陈克答道。他对经济危机有一种说不清楚的感觉,在共和国的历史上,中国素来是各种匮乏危机,还没有来一次真正的过剩危机。即便是最有可能造成过剩危机的时代,通过加入世界贸易体系,全球化销售中国商品,加上国内的基础建设拉动,中国经济依旧很是坚挺。所以陈克对经济危机的感觉很是怪异。

                根据地里头现在到处都有危机,农业国么,天天都在经济危机里头。工业国的经济危机,实在是一种奢侈的烦恼啊。

                同志们听陈克讲过经济危机,在根据地看来,到处都是匮乏,结果还能搞出经济危机,这实在是不能理解的问题。根据地从来没有平均主义倾向,陈克对小农那套“平均主义”深恶痛绝,那可是形式主义的苗头。要求表面上的公平,意味着体制内部的巨大不公平。若是把表面的公平当成正义,结果是灾难性的。

                但是越是能理解到劳动者的平等,同志们就越不能理解“经济危机”的问题。不管陈克怎么说“资本主义制度的目的是为了交易,资本家恨不得把社会上的一切行为都给明码标价。”同志们还是不太能理解此事。

                和以往一样,这次关于经济危机的讨论还是偏离了主题。

                “为什么资本家这么坏?”这个问题再次被提了出来。

                陈克很无奈,资本主义制度本身不是为了邪恶与残暴,而是这种制度现阶段导致了可怕的残暴与邪恶。但是,以生产力水平而言,根据地还远没有达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高度,那么这种道德上的评价就是非常不合适的。这很容易把问题给混淆。

                “同志们,这与个人好恶无关,资本家如果不能获取利润,他们就会被竞争淘汰。”陈克继续解释道。

                “那人民为什么不起来反抗呢?”

                “反抗了啊,然后被镇压了而已。而且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掠夺殖民地,也向本国被压迫人民提供了一些机会。对内的残酷镇压包括流放,杀头。同时他们掠夺殖民地,压低原材料价格,倾销商品。赚取了大量的利润。这些利润用来维持国家暴力机构,也给人民一口活命的粮食。即便如此,现在欧洲这么做也到了尽头,他们内部压力得不到释放,欧洲的战争也即将开始。这就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结果啊。”

                “那咱们就白白看着这么好的局面,而不去介入么?”谢明弦提出了这个有代表性的问题。

                “同志们,我一直认为,社会主义制度不是为了反对而存在的。如果这么想,就太自甘堕落了。就如同我们人民党的革命,不是为了反对满清,而是革命需要打倒腐朽落后的满清,革命是不断向前的一种社会发展。就跟现在很多省份的革命党认为,只要满清倒了,天下太平了,中国一夜间就能变成一个强国。经过根据地这么久的革命和建设,大家看到了,这是不可能的。如果咱们一开始也是这么定义咱们的人民革命的,那现在会是一个什么局面,肯定是和很多省份一样,面对现实束手无策。社会主义制度讲的是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以及科学与民主的不断推进。而不是先描述一个完美无缺的地上天堂,然后让大家照着这个干。这是绝对不能混淆的问题。路辉天同志说的很好,发展,进步,这就是唯一的主题。”

                听了这番解释,同志们才算是把思路拉回了轨道。陈克也稍微松了口气。党当年是以救国图存的立场开始革命的。严酷的现实让党无比强大,在外部压力没有历史上那么大的时代,陈克只能通过理论教育才能勉强把住局面。可是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很多同志会逐渐对“时代不断进步”的这个事实麻木起来。

                毛爷爷这个人为什么能够如此伟大,陈克现在认为,他是一个精神上无比强大,是一个永远向前的人。如果不能真心认识到这点,自然会产生各种误解。

                除了希望能够建成一个“人民永远当家做主”的国家,毛爷爷从不认为有什么应该是千秋万代的。这是他的伟大,也是他最容易被人误解的地方。真正的伟人,与陈克这样的凡人差距就是这么大。陈克完全是靠了穿越者对重返熟悉的工业时代的本能渴望,才不断向前。即便是来自历史的下游,而且坚定的沿着党的轨迹,沿着毛爷爷指出的解放道路前进,陈克才勉强能理解到这些。

                因为理解到了这些,陈克才能明白自己以前是一个何等堕落的王八蛋。认识到了这点,陈克才能谦虚、谨慎和宽容起来。

                面对同志们的胡说八道,陈克想起了以前自己初中化学老师的教育,那是一位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她对学生认识化学的道路是如此描述的,“第一阶段,熟记方程式。第二阶段,根据方程式开始胡编乱造新方程式。第三阶段,有了最大程度的想象能力和理解能力,同时又极度遵守基本原理。”

                这是一位真正理解了化学教育的老师,天下的道理都是相通的。革命者其实也该是如此,拥有最大程度的想象力和理解能力,但是有极度遵守基本原理。在大学时代,陈克能够一丝不苟的在反应釜前面坐上40个小时,而且每隔20分钟记录一次数据。可是等他到了社会上,居然完全背离了这种正确的态度,总希望能够通过一次决定性的胜利来获取永久的安逸生活。

                而抱持着这种想法的,不仅是陈克,现在中国的其他政治势力大多都是如此,包括人民党党员们,也开始有着类似的想法。

                尽管《矛盾论》里头反复强调,当矛盾永远结束的时候,就是死的时候。可是无数的人一路奔向死亡,还自以为向着光明未来前进。这种极度的严肃性与滑稽性让陈克很想向大家说透这个道理,可是他又感觉,大家真的不会相信这个世界上唯一存在的“一劳永逸”就是死亡。

                看着议论纷纷的同志们,陈克叹了口气,怪不得党爱开会,毛爷爷也最反对教条主义,若是不开会,而且不能阶段性的确定目标,那没有不闹出大笑话,而且注定会把革命工作引导到万劫不复的局面的。

                “同志们,既然欧洲已经把触手伸到了全世界,那么我们就以1905年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为基本战略考虑,讨论一下湖北的工作。”陈克用现实的理由打断了明显不够科学的讨论。

                有了具体条件,讨论就上了正规。既然欧洲不可能发动全面入侵中国的战争,那么合作的确是现阶段的主流。与欧洲的斗争就变成了不能给欧洲插手中国的机会,必须稳定中国现在的局面,保证基本的统一。

                讨论很快就有了第一个结论,必须与袁世凯确定继续合作的关系。而人民党到现在为止,完全遵守了与袁世凯前一阶段的协议内容。那么为下一阶段的合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当然也有同志提出问题,“既然前一阶段的合作并没有出现问题,我们为什么要和袁世凯商谈下一步合作呢?”

                “因为合作基础已经变化了。”路辉天答道,“前一段合作,袁世凯目的是为了稳住局面,以方便他夺取中央权力。现在的情况发展到满清的覆灭已经成了定局。而各省内部乱作一团,袁世凯此时关注的已经是由他彻底控制局面,并不是简单的稳住局面。如果此时咱们不和他进一步谈判的话,袁世凯反倒会对咱们产生很多误解。合作么,首先就是要消除误解。”

                “可是咱们最终不还是要和北洋决战么?”

                “这个是共识,而不是误解。”路辉天看来是真的读透了《矛盾论》的内容,“我们和北洋最终主导权的矛盾始终存在,除非我们两边有一方消失。而在双方的矛盾发展到兵戎相见的程度之前,我们有必要进行最大程度的合作。这不是我们要与北洋妥协,这么做的原因是我们与其他势力之间也存在深刻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些矛盾,我们必须与北洋合作。”

                话说到了这里,同志们已经没了异议。剩下的问题就是代表团的人选问题。

                “路辉天同志,你有兴趣带队去北洋那里么?”陈克点将了。

                “我服从组织上的安排。”路辉天回答的很干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