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色黎明(绯红之月)_82 南望(二)(2 / 2)_赤色黎明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82 南望(二)(2 / 2)

赤色黎明 绯红之月 4218 字 4个月前

                那两位一听就愣了,陈克的亲家母试探着说道:“陈主席,咱们的孩子既然结婚了,我就叫您声大哥。陈大哥,您是想让孩子在郑州买房子么?”

                “在郑州买,还是在河北买都不是问题,我是觉得这孩子结婚了得有自己的房子。”陈克答道。

                对方也不傻,一听就知道陈克希望孩子们能够独立生活。这年头孩子们自立门户居住的越来越多,至少在城市中,大家族完全处于解体状态。陈克的亲家爽快的答应了,“我们来出钱买这房子。”

                陈克笑道:“咱们出什么钱啊,让他们自己申请贷款去。要是一定要咱们老家伙出钱,这时代男女都平等了,咱们各出一半。”

                对方看陈克态度如此坚定,忍不住笑道:“陈大哥,您放心,我们对倩如一定会对自己亲女儿一样。”

                陈克心想,你们就别给我瞎bb了,什么跟亲女儿一样,你们这么说明显是要我闺女把你们当亲爹娘一样伺候。别说我女儿愿意不愿意,我首先就不能接受。想到这里,陈克笑道:“现代的工业社会,养儿防老这不太现实,等咱们老的时候他们上有老下有小的,咱们还是多靠自己,不用管他们。我都没指望这孩子能照顾我,他们能自己好好生活,我这就谢天谢地啦!”

                听了陈克的话,陈克的亲家虽然还强打欢笑,不过脸色也不怎么好看。他们试探着说道:“我觉得就在河北买房子吧。”

                “可以!”陈克在这件事上也不纠缠,只要单独住就没什么事情,矛盾无处不在,媳妇和婆婆有天生的矛盾,这根本不是靠理智与理性就能解决的问题。

                嫁了女儿之后,陈克心里面叫个不爽,何颖也偷偷掉眼泪。陈克也只好多给何颖说说话,“孩子长大都要组建自己的家庭,自然规律,自然规律。过几年你就当姥姥啦!有个小外孙,这多有意思啊。”

                何颖含着眼泪噗哧笑出声来,“文青,你这么说没错,可我心里头还是难受。”

                “别难受,还有我在呢。等我退休了,我天天陪着你,咱们俩也活个一百岁!”陈克拉住妻子的手,开始说起种种不切实际的傻话。

                “活个一百岁,累也累死了。都不说多,活过七十之后咱们还能干什么啊?”何颖也握住陈克的手慢慢的说道。

                “活过七十岁之后可以等死么。”陈克笑道。

                何颖叹了口气,“好像也只能这样了。”说完这话,何颖靠坐在陈克身边,“到时候咱们能每天就这么靠着坐在一起也挺好,可文青你真的能退休么?”

                陈克不敢再说大话了,就他这工作能退休才是个笑话。二战的诸大国的领袖们,罗斯福死在工作岗位上,铁人大叔倒是活过了二战,可也照样死在工作岗位上,小胡子也算是以身殉国,邱胖子如果自己吹自己是二战战时首相是可以的,但是他根本就不是英国的领袖。戴高乐么,也就是自由法国抵抗运动的头子而已,距离法国领袖差的太远。

                坐到这位置上了,就得有这觉悟,豁出去这条命为国家服务吧。

                陈克把何颖揽在怀里,“只要有空,我就陪你。万一我运气好生病了,找个偷懒的机会。你一定要陪我啊。”

                何颖抓住陈克的手臂,“你胡说什么呢,我才不要你生病呢。”她当然不知道自己的丈夫此时想到的却是美国总统罗斯福,这老头子情人众多,死的时候配在罗斯福身边的还是罗斯福的一个情妇,而不是罗斯福的老婆。为了这件事,罗斯福的老婆到死都没有原谅罗斯福。

                哪怕是谈家事,陈克的心思也会不由自主的转到工作上去,在未来,中国最大的对手就是美国。现在就必须考虑与美国发生战争的可能性,并且开始做全面准备。

                然而1935年7月7日,一条消息从荷属东印度传来,在当地数个中国的大型油榈种植园遭到了袭击,死伤很重。而荷属东印度当局不仅没有立刻调查,反倒以中国开垦者大量持有非法武器为由,查封了几个种植园。

                这消息传回中国之后,中国方面被震动了。荷兰人这是要闹哪样呢?中国同胞,特别是有中国官方背景的油棕种植园被袭击,与中国银行被刁难可是两码事。银行问题是国家间的金融主权问题,人民党说什么都不能以这个为借口开战。而种植园被袭击,出了人命之后,荷兰当局开始刁难中国资本,即便放到国际上也是能够当作开战借口的。

                难道荷属东印度的内部有人要“通共卖荷”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