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自己上交秦始皇(鸦泉)_第 27 章 #谁会给对家好脸色啊!但如果能帮陛下解决难题,那他会给#(1 / 2)_我把自己上交秦始皇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 27 章 #谁会给对家好脸色啊!但如果能帮陛下解决难题,那他会给#(1 / 2)

章台宫。【】

        周邈挤眉弄眼,向始皇陛下递眼色:接下来要说的,事关绝密!

        在内则侍奉君侧的新任中车府令蒙毅,见此颇为无奈:

        仙使递眼色的功夫,可真是……青涩。

        不用嬴政吩咐,蒙毅自己就识趣地告退了:“陛下,中车府公务积压,臣请告退前去处理。”

        “准。”

        把蒙毅排挤走了,周邈心里怪不好意思的:“萌1……蒙府令,我们以后一起玩啊!”

        情绪稍一起伏,就容易嘴瓢的毛病真的难改!

        蒙毅:……怀疑仙使叫了他什么绰号。

        蒙府令选择听而不闻,心道:听说仙使在学着成熟,眼下看来成果不甚显著。

        成熟的人可不会如此轻易就对他人产生愧疚之意。

        蒙毅含笑道:“好,一定。”

        嘴上回复着,脚下利索地退出殿去。

        现在殿中就只剩嬴政和周邈两人了。

        周邈迫不及待地立即就叭叭起来!

        “陛下陛下!”

        “我和你说,你绝对想不到我今天遇见了谁!”

        嬴政顺着周邈的话开口问:“遇见了谁?”

        周邈情绪高涨,几乎是手舞足蹈地告诉始皇陛下:

        “陛下我和你说,我今天竟然在街上遇见了历史上未来的大汉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

        嬴政不由坐直身躯:“哦?”

        始皇陛下一个疑问的语气助词,就彻底激起了周邈的旺盛表达欲。

        当即滔滔不绝讲起来:

        “汉高祖刘邦,他这会儿还没改名呢,仍叫刘季、刘老三,现在是泗水郡沛县泗水亭亭长……”

        接下来,从始至终,嬴政都没能插进一句嘴。

        周邈一个人就叭叭地,把刘邦大概的人物生平、为政举措等,全给秃噜完了。

        最后还讲起了他们在章台街上遇见刘季的前因后果。

        “……我仔仔细细地看了,那刘邦虽然比陛下小三岁,但长得非常潦草,看着比陛下老多了!”

        嬴政:“……”

        周邈对始皇陛下那是无话不可说,外面遇见汉高祖,回宫就告诉始皇陛下。

        末了更是开始诋毁对家:“那刘季就是一个无赖街溜子!”

        “史记中多次记录他‘狎侮’他人,又好酒色,也就是有一群能干的至交好友!个个都是他大汉的开国功臣。”

        “尤其是沛县主吏掾萧何萧相国,大汉开国首功!”

        “楚汉争霸时,刘邦十战九败,但却次次都能东山再起,靠的就是萧相国,有萧相国在关中给他镇守经营大后方,要人给人、要钱给钱、要粮给粮!”

        “相应地,楚霸王项羽,勇武无双、常战常胜,唯逢一败就一败不起,原因之一就是大后方没有一个萧何。”

        嬴政在得知取秦而代之的大汉开国皇帝,如今就在咸阳

        城内之时。

        神色幽暗,不发一言,眼底有杀意浮沉。

        但最终,到底一切都归于了平静。

        大秦若衰微,没有他刘季,也有张季、王季取而代之。

        大秦若强盛,便是他刘季又能奈何?

        这偌大的大秦天下,还不至于容不下一个刘季。

        李斯、胡亥容得下,刘季也不例外。

        周邈还在诋毁:“刘季本人完全不及陛下的雄才大略,不过是占了有人才相帮的便宜!”

        捧高蒸煮、诋毁对家,仙使周邈正在唯粉和毒唯之间反复横跳。

        就连蒸煮本人——始皇陛下,都听不下去了。

        嬴政也是从没想过,他竟有替对手说公道话的一天:

        “那刘季既然能结交那样多的至交好友,且又都颇有才华,本人想来也不会一无是处。”

        “至少有识人之明,善于交友,以及与生俱来的领袖天资。”

        周邈撇撇嘴,始皇陛下难道就没有这些优点吗?不但有,还多得溢出了!

        不过,“陛下连敌人都能欣赏夸赞,真是心胸宽广,光明磊落!”

        果然值得他崇拜!

        又嘀嘀咕咕:“一个杀光汉初三大名将,薄情寡义的皇帝,反正我是喜欢不起来。”

        说到这里,周邈就非常意难平:“汉初三大名将,兵仙韩信被萧相国献策吕后,杀于长乐宫钟室,死得不见天日;

        彭越死后都还被剁成肉泥,做成肉圆子分给各诸侯食用;

        英布收到‘彭越牌肉圆子’,加上韩信被杀在先,惊惧之下反了大汉,结果兵败之后又被大卸八块,分尸而葬!”

        “杀人

  不过头点地,就算害怕功高震主,要清算功臣,也大可不必做此小人行径!”

        周邈是懂拉踩的,当即就对比道:

        “不像陛下,就从不杀功臣!”

        “说到底,会害怕臣子功高的皇帝,都是自己没什么本事!”

        相比对始皇陛下的推崇,周邈对刘邦这个对家就真是嗤之以鼻了。

        嬴政:……

        此时,他想到了文信侯吕不韦之死。

        如果周邈知道始皇陛下心中所想,只会当场大呼:陛下道德底线真高!吕不韦他那是该死!

        而且吕不韦怎么算是陛下所杀呢?陛下明明一再给他退路,是他自己要服毒自尽的!

        关于刘邦个人的讨论,到此为止。

        嬴政开始对相关人等的去向做出决定。

        “刘季,就将人留在咸阳罢。”

        不会为了免除后患而杀了他,但也要将人放在眼皮子下监视着。

        周邈举双手赞同,并且在一旁帮着出主意:“最好是把刘季的家人也都接来!”

        做人质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则是:“刘季娶吕雉具体是哪年,史料里没有记载,但推测应该就是在这几年了。”

        “如果光论政务能力,我其实更看好执掌天下

        、临朝称制的吕太后吕雉,她在经济、政治和外交方面都有不俗政绩。”

        听起来是和宣太后一样的女中豪杰,此等人杰当然要归属大秦。

        嬴政也补充道:“若是成亲了,就作为刘季家人接入咸阳。若是没有,也可令御史征召。”

        想要得知成亲与否,并不麻烦,刘季现在就在咸阳,询问一句即可。

        吕太后已入毂中,周邈就放心了。

        于是又有闲心吐槽了:“说起来,吕雉和扶苏还是同龄人呢,却要嫁一个和陛下是同龄人的刘季。”

        老牛吃嫩草!——刘季又添一宗罪。

        始皇帝·被殃及的池鱼·陛下:……朕老了,知道了,别说了。

        实际上嬴政神色如常,继续道:“至于萧何,亦可擢升至咸阳。”

        周邈却有些担忧:“史记记载,大秦御史曾打算入朝进言、征调萧何,但萧何一再辞谢,才没被调走。

        可能萧何他不想入咸阳呢?”

        嬴政丝毫不觉得这件事麻烦:“朕下旨接刘季的家人入咸阳团聚,又下旨征调萧何入咸阳,他怎会不来?”

        周邈福至心灵:“陛下亲自下旨,萧相国不想因抗旨不遵,而被夷三族,那肯定是要来的。”

        又灵光一闪:“而且因为刘季就在咸阳,萧何会猜测可能是刘季摸着了门路,才向贵人举荐了他这个好友!”

        “可是这样,不是会让萧何念着刘季的人情吗?”

        嬴政并不担心:“无妨,人到咸阳了再说。”

        等人到了咸阳,征调的个中内情,萧何自然会知道得清清楚楚。

        既然始皇陛下这么说,周邈也立马就放心了。

        突然周邈又想起来一个人!

        “说起萧何,有个成语是‘萧规曹随’!其中‘曹’字所指之人,就是曹参啊!”

        “而曹参似乎也是沛县的一员狱掾?”

        曹参不及萧何有名,但也是文武双全的人才。——虽然文治方面,因为萧规曹随,无为而治,有人觉得还有待商榷。

        但那也是一个武德充沛的人才啊!

        “大汉开国功臣中,居首功者萧何,居次功者就是曹参。”

        嬴政得知此人,当即又道:“人才自然是多多益善,圣旨中就再加上一个曹参,将曹参与萧何一道征调入咸阳。”

        细数大汉功臣,周邈发现好多都曾是大秦官吏,不由得心疼!

        “我泱泱大秦,其实人才济济,但都便宜了大汉!”

        始皇帝·再次被殃及的池鱼·陛下:……遗漏人才,是朕之过。

        虽然知道周邈本意,但始皇帝还是觉得膝盖中了一箭。

        暗自决定:下次若非真正事涉绝密,一定让知情的群臣也一道参与议事。

        为君分忧尚在其次,主要是有聪明人能为周邈的言行描补一二,不必他独自面对。

        一刻钟之后,周邈从章台宫离开。

        ……

        当日黄昏时,从章台宫中送出几道旨令。

        大秦的驿传系统立即响应,带着圣旨连夜上路。

        在路上奔驰十日之后,最终到达泗水郡沛县。

        萧何、曹参、吕雉及刘季的亲人,都接到了县令亲自上门宣读的圣旨。

        接着在三日之期的第三天,一行人结伴启程,往咸阳赶去。

        差不多的时间,旧楚地的楚国贵族及富豪们,也已收拾家当上路了。

        其中楚国大将项燕的后人——项梁、项伯、项庄带上侄

  子项籍,并其他项家人和奴婢,终于也动身往咸阳赶去。

        此前项梁曾多番走动,意图逃过这一次迁徙。

        就在离成功脱身一步之遥时,被李斯派去的亲信佐官——廷尉正监,给逮了回来!

        彼时,项梁找了借口,把跑路之举给糊弄过去了。

        又回到家中时,悲愤太息曰:“时不我与,命不待我!”

        大力少年项籍:“叔父,什么意思?”

        项梁先是一时语滞,而后暴跳如雷!

        “叫你好好读书你不读!叫你学剑你又不学!非要学万人敌的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