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明(余寿)_第114章 皮岛经济特区(2 / 2)_惊明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114章 皮岛经济特区(2 / 2)

惊明 余寿 1642 字 3个月前

“殿下!”

“不急。”

朱翊镠见到陈幼学这样子,就知道他想明白了,不过自己的话还没有说完。

“可以在这两个岛之间,选1个嘛,当作经济特区。”

“经济…特区??”

陈幼学听到这陌生的名词,楞了1下,但是很快他便大概猜到了这所谓特区的意思。

“殿下,您的意思是仿着那天子南库1般?也造个北库出来?”

“聪明!”

朱翊镠轻笑1声,点头应下了,这天下南库其实就是月港,“这月港不是开关了嘛,你也可以直接在北方也搞1个啊。”

“引各方商旅,咸聚于此,招集商民,另外,你也不用担心其他的,本王对于商业1向是重视的。”

“本王只会派人监管,不会插手,属于官督商办,听任你们将货物自行讲价,自行易换。”

“殿下当真天纵英才啊,思绪不同于常人。”

陈幼学越听越起劲,他已经想到了将这个所谓的什么经济特区发展成中转站的想法。

到时候,自己作为2道贩子,可以凭借这个中转站,将明,朝,乃至日本的商品都串在1块,倒倒差价之后,那还不是赚得盆满钵满?!

“本王建议啊,最好在皮岛。”

朱翊镠摆了摆手,打断了那陈幼学的恭维,继续补充道,“皮岛距离那湾商近1些,日后那些湾商直接沿江而下,便能做买卖,这对于他们来说也是个好事。”

“并且,在这皮岛之后,不单单是这湾商你可以去联系,就连京商,乃至游走各地的包袱商也是可以的。”

所谓京商,其实就是贡商,算是与那李氏朝鲜政权关系最为紧密的商团了。

朝鲜和明廷初期1样,都是实物赋税,只不过明廷到后面,有1部分变成折色银了。

但是朝鲜从来没有变过,像之前所说的贡米就是那些个京商经手的主要商品。

朝鲜王室通过宣惠厅来与这些京商进行联系,从而获取王室所需的其他奢侈品。

而那包袱商,则是基于朝鲜特殊的地形。

朝鲜多山,很多山里面的村落是没有道路连通外面,尤其是平安道,咸镜道两地。

这些村落的物资交换就需要通过包袱商了。

他们通过人力搬运来实行了大山内外的联系,由此也掌握到了那些山里面的山货的第1手货源。

也凭借这1点,让包袱商得以独立于其他商团,自成1体。

至于那最后的莱商,是活跃在东莱地区的商团,干的则是走私贸易,也就是后世的黑市。

这莱商啊,也跟朝鲜的小朝廷有紧密联系。

因为莱商主要是跟那对马藩有所贸易。

这日本的银子,铜,乃至铅都是通过莱商得以进口的。

而朝鲜的小朝廷又需要大量的铜来铸造常平通宝,两者自然1拍即合。

因此这走私贸易也就被变相承认了。

这1点倒是跟后世的朝鲜有得1拼。

那后世的朝鲜在主体思想的束缚下,经济体制趋向僵化,形成了4重经济体制,其中这最后1重就是黑市贸易。

“本王还是给你几句忠告的。”

朱翊镠沉思了1会,又对着陈幼学开口道,“做生意嘛,你肯定是比本王懂得,但是本王知道1个点,那就是不能将所有鸡蛋放在1个篮子里。”

“你之前只是将宝都压在了那松商上,这可不行啊,万1呢?”

“所以,这立足于皮岛,对于你来说是有好处的。”

“殿下!”

陈幼学的眼眶瞬间变红,也不知道是真感动,还是假感动,只见他的声音带着哭腔,“殿下厚爱无比,为小民想得这么多,小民,小民实在难以回报。”

“好了,你只要能将皮岛发展好了,能把经济特区这个牌子给它搞好了!”

朱翊镠再次扶起那跪地的陈幼学,“这便是对本王最好的回报!”

“另外——”

朱翊镠再次提出了另1个问题,“这皮岛之后若是成立特区,少不得有仓储之地。”

“而这辽东朝鲜1带又常有倭寇来扰,不可不设防啊。”

“但是你也知晓。”

朱翊镠说到这看向陈幼学,“你也知晓,本王身份在这,这额外的军事…”

“小民明白的!“

朱翊镠说得这么透了,陈幼学又怎么可能不明白,当即便抱拳道,“这点殿下放心,小民船上的水手脚夫,那都是常年穿行于海涛之间的盐徒灶丁,配些刀剑斧钺不成问题。”

“那岛上的话,小民再招些打行或是标行,长期在岛上就行。”

“小民家乡有打行头目,名叫边城,此人勇悍无比,精于武艺,小民到时候再招些其他地方的打手标手,便能凑齐数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