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明(余寿)_第139章 商议完善(2 / 2)_惊明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139章 商议完善(2 / 2)

惊明 余寿 1603 字 3个月前

“明白,殿下。”

徐贞明现在能做的只是机械1般地点头,但是心中对于眼前这位潞王的评价却是越来越高了。

这是位干实事的主。

朱翊镠自然不知道徐贞明此刻内心所想,他现在已经沉浸在自己脑海当中的蓝图构想了。

“当然了,这最要紧的还是粮食,粮食的产量1定要上去的。”

“你想啊。”

朱翊镠说得兴起,1把拉住徐贞明的手,“这成祖年间,整个辽东的屯田在两万5千3百顷,所得屯粮数为7十1万6千1百7十石。本王现在的要求就是这个。”

“本王王府所属的庄田有4万顷,眼下能搞清楚的,也差不多就在两万顷。”

朱翊镠1边说着,1边直直盯着徐贞明,“本王会将这两万顷的庄田都交给你管理,孤让你总理王府水利营田!”

“孤就1个点要你做到。”

“吃饱——”

两个字从朱翊镠的口中缓缓吐出,带着千钧的重量,“将来,让这辽东每个军民都能吃得起粮食,吃饱穿暖便是本王当下的1大心愿。”

“每石麦米若是能低到5百文就好了。”

“殿下——”

徐贞明再1次动容了,朱翊镠说得很是真诚,那种最为朴素的愿望,却让徐贞明深受感动。

他作为1个有良知的官员,远远比得上后世那些个吃着国家饭,以为自己老子是天下第1,他是天下老2的高官们要好上很多。

“对了,徐先生啊,不要1味地追求这水田开种面积多少啊,宁可少而精密,不可多而草率。”

朱翊镠还是有些不放心地交代徐贞明1句,因为他担心徐贞明为了做出成效来,选择用面积来增加总体产量。

这样是不好的,在辽东,在日后小冰河期到来之际,更要注重土地本身的内涵,要注重改良农田品质。

“孤听闻啊。”

朱翊镠想到了后世的基塘农业,便试着用简单的话语讲述给徐贞明廷,“有些地方,他们这些农家会在低洼处作为池塘,4周围以高塍。”

“这开出来的池塘啊,也不空着,除了可以蓄水,还用来养畜群鱼,并且在水池上面啊,构建屋舍,也不住人,而是养猪或是鸡。”

“这鱼到时候食其粪易肥。”

“至于那高塍,则需要平整,平整之后便可进行种植谷物。”

“这高塍上,也是要开渠的。”

朱翊镠没有解释原因,但是在朱翊镠的设想当中,田间的水渠也是很要紧的,这若是在秋冬麦的苗期内进行灌水,可以调节地温,因为比热容的问题,从而保证过冬的平稳。

“殿下高明啊。”

徐贞明对于农事自然也是擅长的,1听到朱翊镠这描述,当即便想明白了其中的利害关系。

他低垂着脑袋,轻轻拨动着自己的几根手指,而后便又再次抬头,“殿下,这若是能成行,辟而耕之,其单亩岁之入可视平壤3倍之多!!”

“好了好了,我自己几斤几两,自己还是清楚的。”

朱翊镠连连摆手,不愿意接受这称赞,“这本王也只是口头工夫,但是这具体的实操工作还是要靠你来完成的。”

朱翊镠看了眼徐贞明,这人可是写了数万言的潞水客谈。

那潞水客谈,可是被后人盛赞为终明代良策,无以逾此。

对于这样的人才,朱翊镠自然是要去用的。

“你说你缺什么,本王就会给你什么,本王全力支持你。”

“对了,必然是缺耕牛耕具的。”

朱翊镠看似有些自言自语,但是他其实现在满脑子都是在想怎么让庄田更高效地利用起来,“那这样,牛,王府里面出,从马市,木市当中换来牛后,便下发给各个庄窝。”

“耕具,本王则会让辽东都指挥司的杂造局去铸造,务必要生铁淋口。”

所谓生铁淋口,算是当下1种高效并且低价的提质法子。

“这秋成之后,收打子粒,通过水运运到辽阳存储,以备军饷和饥荒。”

“另外,本王已经让长史田乐,乃至其他人1并操手募民1事,行招住种以补屯粮旧例。在3年内,少说给辽东带来3万户人丁。”

朱翊镠1边说着,1边伸出几根手指,“每年不低于8千户!”

“让本王想想啊,还有什么,还有。”

朱翊镠1边说着,1边轻敲着自己的太阳穴,想要逼着自己将这件事的各个方面想周全些。

“对了。”

朱翊镠再次看向徐贞明,“徐先生啊,你说说看,这本王要不要设那专门的劝农水利的属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