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宋(庚新)_第一百五十六章 风将起(二)(2 / 2)_余宋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一百五十六章 风将起(二)(2 / 2)

余宋 庚新 1477 字 3个月前

高尧辅之所以能够得以案首,盖因梁师成暗中插手。

高俅当时吓坏了!

他想不明白,梁师成为什么会帮高尧辅。

后来他得到风声,梁师成是用这种方式,来表达他在裘妙法一案中的歉意……

梁师成什么时候这么有良心了?

高俅虽然有些奇怪,却没有放在心上。

他心里想的是,高尧辅通过了省试,就可以入秋参加殿试。

到时候,有李师师暗中帮衬,高尧辅得个进士出身应该不难。

可是现在,赵构却对他说,梁师成在观察他。而刚才梁师成的微微一笑,也让高俅感到了莫名恐慌。他不知道,梁师成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又是什么意思?

“九哥,这快雪时晴帖,你从何而来?”

“乃是我一位朋友赠送。”

“赠送?”

赵佶在欣赏完了快雪时晴帖后,心情大好,显得非常愉悦。

他命人把书帖收好,又还给了赵构。没错,他酷爱书法,却不代表他会夺人所爱,而且是从他亲生儿子的手中夺取。赵构能把这书帖拿出来,已显示出了他的孝心。有这份心,赵佶就很高兴。再说了,书帖在赵构这里,与在他手里也没区别。

赵佶的收藏多不胜数,也不缺这一副快雪时晴帖。

他倒是更加好奇,赵构是如何得来的这《快雪时晴帖》。因为在汴梁城,快雪时晴帖的出现,几乎成了一个传奇。而今白虎桥土市的搏字画摊前,可是生意兴隆。

赵构忙道:“说来此事,倒是有一个故事。

那日孩儿去白虎桥土市,本来想到处逛逛,却不想听到有人批评柳七的字,于是心中不满,上前与之争辩。那人说,柳七的诗词,千金难求,可这字,却太媚,格调不高。他还评点当今书法大家,更推崇父亲独创的瘦金体,以及蔡相的书法。

后来,孩儿与他做扑。

孩儿扑到了米南宫的《海岱诗》,可未曾想那人却扑到了《快雪时晴帖》。”

“原来,那天九哥就在现场,还参与了如此雅事。”

赵佶看赵构的目光,有多了几分亲切。

他就喜欢这种事,更何况自己儿子还参与其中,甚至令赵佶产生了一丝丝的羡慕。

“后来,孩儿就想从那人手里买来快雪时晴帖,献于父亲。

但那人却不愿意卖,即便孩儿出家三千贯,他也没有同意。他说,这等雅事,岂能沾染了铜臭之气?也正因此,孩儿与他成了朋友,之后还一起吃酒,相得益彰……

前些日子,那人突然离开了汴梁,让人把字帖赠与孩儿,同时又托付了孩儿两件事。”

“呵呵,我早就猜到,那厮沽名钓誉,不过是想趁机与广阳郡王亲近。”

说话的人,是王黼。

赵构却道:“王相公所言差矣,那人并不知我的身份,而托付我的事情,一是让我帮忙,给他一个朋友在都商税务找个差事;另一件事,则是他一个朋友在西京被人诬陷,请我找人帮忙,洗刷罪名。除此之外,他甚至没有问过我,是什么人。”

“如此说来,那人竟然不知道九哥的身份?”

童贯一旁好奇问道。

赵构摇头道:“我一直是以化名与他结交,他并不知道我的身份。”

“奇人,奇事!”

赵佶一旁听完,忍不住大声称赞道:“此人,端地是一个奇人,端地是一位高士。”

高余托付赵构的两件事情,在赵佶等人看来,都不足为题。

倒是梁师成突然开口道:“却不知那人说的西京被诬陷之人,可否属实?”

“孩儿派了富贵过去调查,不难查证,千真万确。

那人叫李大志,原本是西京仵作。去年西京发生了一场命案,他不顾雒阳令的反对,冒死调查,为人洗刷了清白。可也因为这件事,他得罪了洛阳令,被人诬陷。”

这有名有姓有事实,很容易查证。

赵佶连连点头,道:“这么说来,他的托付,也算不得什么……对了,那奇人叫什么名字?

下次他若是回来,九哥定要与朕引见一下,朕对此人,也好奇的紧呢。”

赵构,却犹豫了一下。

他深吸一口气,上前一步道:“此人名叫高余,乃太尉家中幼子,便是那吉祥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