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宋(庚新)_第二百五十六章 日常(二)(2 / 2)_余宋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二百五十六章 日常(二)(2 / 2)

余宋 庚新 2463 字 2个月前

想到这里,高余突然站起来,在水池中,凭借着记忆想要把那套桩法演练一遍。只是这一伸手,他就觉察到不对劲。那动作仿佛已经印刻到了骨子里,一套桩法施展起来,竟十分顺畅,全然没有半点的窒涩。

内天罡桩法?

他激灵灵打了个寒颤,忙进入虚空中。

光阴蝉,匍匐在一堆黄金上,正沉睡着。

按道理说,光阴蝉非常惊醒。若是高余进来,它一定会有所反应。可这一次,它却一动不动,好像睡死了一般。与此同时,它的身体泛着一种奇异的金光。光芒流转,好像附着在它的身上,就宛如一只黄金蝉。

而高余的状态栏中,内天罡诀法已从‘入门’状态,变成了‘初级’状态。

那梦中所见,一定就是内天罡桩法!

虽然不清楚这内天罡桩法为何出现,但看着昏睡的光阴蝉,高余知道,一定是和它有密切的关系。

+++++++++++++++++++++

龙虎山,天师府。

张继先突然睁开眼睛,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

他一手捧着一枚龙形玉符,一手捧着一枚虎形玉符。两枚玉符,泛着一团朦朦玉光。

“是春秋符!”

他喃喃自语,旋即露出了笑容。

春秋符终于又有了反应,而且从龙虎双符的反应来看,那枚春秋符一定是找到了主人。只是,玉蝉有灵,竟然隐匿了行踪。张继先虽然觉察到了玉蝉的气息,但是却无法确定它的位置……不过,这终究是一件好事。春秋三符,是祖上传下来的宝物,若无秘法,根本无法开启。

而这开启的秘法,就是龙虎山天师不传之秘,内天罡诀法。

也就是说,叔父的传人尚在人间,而且正在通过春秋符,感悟天师秘法。

张继先收起虎符,把龙符托在手中。

他沉吟片刻,突然张口喷出一口血红色的雾气,龙符顿时光芒大盛,从他的手掌中飘起,在那一团血光中游动不停,并发出了一声龙吟……

龙吟声,在斗室中回荡。

张继先脸色有些苍白,凝视龙符在空中的变幻,若有所思。

春秋符虽然已经出现,但很显然尚未成长起来。

玉蝉还需要进化,所以才会隐匿行踪。既然如此,便不急于寻找玉蝉,待它完全成长之后再去寻找,三符合一,龙虎山传承千年之秘,便可以彻底解开。

天师一脉,已等待了千年,不急于这一时片刻。

就让它再成长一些,从龙符幻化所透露出的信息来看,玉蝉就在汴梁。

嗯,也许是时候返回汴梁了!

即便是无法找到,也可以守护玉蝉成长……

想到这里,张继先深吸一口气,收回龙符,复又盘坐下来,眼中流露出一丝期待之色。

++++++++++++++++++++++++

炉火,熊熊。

高余把一块凝固的白色方糖碾成粉末状,散发出一股子带着奶香的甜味。

“三娘,你尝尝看。”

他把糖粉推到了扈三娘面前,扈三娘用手指捏了一撮,放进口中。

周四娘则紧张的站在旁边,焦急问道:“三娘,怎样?这味道如何?”

“好甜,好香。”

扈三娘展颜而笑,忍不住夸赞道。

周四娘这才松了口气,如释重负般笑了。

经过十余天研究,高余终于把他之前所说的‘白如雪,细如沙’的白糖研制出来。

当然,这‘白如雪’有些夸张。

白糖碾成了粉末之后,呈现出一种牛奶的颜色。

可即便如此,其外观和口感,都远远超过了如今市面上所贩卖的黑糖和红糖。

高余把这制糖的方法,教给了周四娘。

高俅希望他进入仕途,虽然同意了他经商的想法,却不会同意他去经商。

而高余呢,也不可能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经商的事情上面。

他会找一个代理人,而后只要牢牢把握住制糖的方法,就足以掌控全局。

至于其他方面,有高俅在,就不必担心有人找麻烦。

“四娘,把糖收好,待会儿我带回去,给我娘亲尝尝。”

“好!”

“这制糖的方法,你要掌握好。

我已经让六哥在快活林那边找了一处空地,待安排妥当之后,就交给你来打理。只需要把糖做好,其他的事情,我自会处理,你不必费心。”

周四娘闻听,连连点头。

能有一个差事,对她而言无疑是一桩好事。

虽说高余和马大壮的关系摆在那里,哪怕她什么都不做,高余也不可能亏待了她。但是,骨子里周四娘还是希望能够自立,不是做那无事可做的闲人。这样子,马大壮和高余的关系才能持久,才能更加紧密。

“衙内今天要回家吗?”

扈三娘看着高余,轻声问道。

高余道:“已经有好几日没有回去,小妹昨日还说,娘亲有些想念我了。

我准备回去一趟,顺便解决你的事情。”

“我的事情?”

扈三娘一愣,疑惑看着高余道:“我有什么事情?”

“你不是开始学枪了吗?”

“嗯!”

扈三娘点点头,轻声道:“师父说我的入门功夫已经练成,可以学枪了。”

“我曾听二哥说,年刀月棍一辈子的枪。

学枪,易学难成,需要下苦功夫,更要有一杆趁手的好枪……我在杭州时,曾答应过你为你制一口好枪。制一杆好枪,可不容易,需要费一番心思。我已经知道了你适合什么样的枪,所以要开始着手打造了。”

陈广的那杆霸王枪,肯定不适合扈三娘。

高余准备这次回家的时候,找高俅帮忙,去禁军都作院找材料。

有宋一代,兵械制造从最初的作院到如今的都作院,已形成了体系。

禁军内设都作院,专门打造禁军武器。

其材料相比诸路监都作院的库藏,无疑更加精良。

扈三娘当然也想有一杆专属于自己的兵器,听高余这么一说,也非常开心。

不过,她还是有些怀疑道:“小道士,你真会制枪?”

“笑话,我若是不会制枪,大宋朝治下,就没有人会制枪了!

等着吧,待我把枪制好,若是你不满意,我就把我那‘高’字倒过来写。”

他这话,乍听有些狂妄。

但事实上,拥有宗师级的铸剑技能,高余这话一点也不算夸张。

扈三娘笑了,那笑容格外好看。

“好啊,那我倒要看看,你那‘高’字倒过来写,会是怎生一个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