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当太子(淡墨青衫.QD)_第二卷 南方 第二百四十四章 转折(24)(2 / 2)_回到明朝当太子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二卷 南方 第二百四十四章 转折(24)(2 / 2)

至于在马上开弓,用骑弓杀伤敌人,皇太子和诸镇大将显然都是没有这种打算了。倒是骑兵各营中有一些原本弓箭底子不错的被集中起来,每天练习三十个力的步铁弓,这当然是骑兵突击之后,下马步射的战法。

只是这样的人并不多,几个营的骑兵队伍,大约只有三百左右的骑射手。

最近也有风声,火器局在打造一种自生火铳,如果这些工匠能打造成功,就会制成一种短管火铳,马上击发,威力虽不及步弓,不过比起短弩来就强了很多。

就是步军营将来也是用这种火铳,现在火器局所有的强匠都放下手头工作,全部研发这种火铳,就是泰西的传教士和军官,稍懂制造火铳的也是被集中到了一处,专门研发。

只是现在暂且还没有好消息,所以吕大雷觉得与其等着还没有制作的武器,不如就先练好眼前。

他能升哨官,除了本身自己底子很好外,这种踏实务实的做法,也是重要原因。

此时郭叔华也是闻到了酒香味道,不觉笑道:“大雷,你是不是想喝酒?不过这我可帮不得你,你们军法官的鼻子比狗还灵,上回我喝了酒进营,被人拦了好生一顿训斥。咦,不过怪了,谁有天大胆子,胆敢在营中饮酒作乐?”

“就算是魏总镇和李总镇几人,也不能在营中饮酒。”吕大雷喟然摇头,叹道:“我们王副总镇算是胆大包身的人物了,不过他也不敢在营中饮酒来着。就是偶尔在外头偷喝一小葫芦,就这也是吓的自己半死。这些人饮酒,是殿下特别允准的。”

见郭叔华茫然,吕大雷便将下午之事一五一十的和盘托出。

说到最后,自己看着手中长刀,刀光闪烁之时,这个青年军官才喟然道:“丈夫功名但在马上取,不过我等训练数月,现在自觉弓马娴熟,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有机会能为太子殿下讨贼杀虏?若是长久不战,受殿下如此恩养善待,我等实惭愧矣。”

“怎么,人家演练一场,你就想要实战了?”郭叔华也是骇然,不过,也是为这个少小一起长大的同伴而感觉吃惊。

少年相识,只是觉得吕大雷稳重,说话办事都有大人之风,而且在乡间学的一身粗浅功夫,等闲几人不是对手。

除此之外,也就没有什么长处可言了。

毕竟是正经的庄户人家出身的子弟,不能和他郭家这样的士族相比。

而此时此刻,对方说出话来却是井井有条,壮怀激烈的同时亦不失理性,而一心报上之恩的拳拳之心,也是叫人感动。

他收起在熟人面前那种带着几分戏谑味道的笑容,向着吕大雷正色道:“大雷,你放心吧,有机会,我会和太子殿下面禀,能早点把骑军用上去最好。”

“多谢!”得他一语,吕大雷也是面色一霁,十分高兴的样子。不过,紧接着又是摇头,只道:“各军现在都在等着授武持兵,然后各营成方阵配合训练,大军出战有数万人,事先没有列阵配合,上阵就非糟糕不可。现在出兵,时机未至啊。”

他倒没有怀疑郭叔华是否能见着太子,行营文官多半能面见太子,这并不稀奇。而且参军一职十分重要,负责军事情报的分析,归纳,上报,还要学习绘图,考量记录绘制山川地形,最重要的,就是制定战略和战役的计划。

目前平虏军还没有实战,参军事一职多是挑的年轻士子和军中一些到了一定年纪又识字的武官,诸司之中,真正叫人高看一眼的,就是这些够资格任参军事的人。

都是一等一的聪明人!

对郭叔华能和太子说上话,吕大雷没有丝毫怀疑,他只是认为,现在尚且不到出兵的时机。

“不然,不然。”

郭叔华大力摇头,诡笑道:“战守大事,你们这些丘八哪儿能知道?不过,最近用兵,恐怕也是徐州镇和睢州镇、济南镇、青州、武定各协这些地方军镇为主力,至于太子殿下是不是有用你们的打算,暂且还瞧不出来。不过,我看这事儿,并非完全没有可能!”

他是参军事,消息当然是比吕大雷这样的纯粹军人要灵通很多。

太子自己频繁召开军议,各镇大将和诸司都曾经参加过,听说事前还有小范围的会议,还听取了司马孙传庭的建言,最近这一段时间,可能就会对北方用兵。

具体的战略方向并不是山东,山东那边清军刚夺了济宁,与德州、临清、济宁联成一片,双方各拥兵对峙,暂且以山东方向明军的力量打不破僵局,而清军的战略方向也不是直接从山东南下,一直向着徐镇方向硬打。

这样打法,太过僵直强硬,以清军有限的人数,不会这么打法。

以郭叔华的分析,最好的办法就是从河南迂回,从洛阳和归德府一带南下,渡淮水,直插淮扬盱眙。

到时候,徐镇和山东就被隔在后头,不乱自乱,招降起来,就会容易的多。就算不降,也比沿城硬打要好办的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