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84赶山狩猎(蜗猪)_第126章 实在有愧于她(2 / 2)_重回1984赶山狩猎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126章 实在有愧于她(2 / 2)

重回1984赶山狩猎 蜗猪 5861 字 1个月前

    不打湿,黄土就粘不住。

    忙碌到中午,余秋堂在余春菊的帮助下,将昨晚的狐狸烧成菜,几人小小的喝了点酒。

    其他几人都没有吃狐狸肉的经验,还是得余秋堂亲自上。

    常见狐狸肉的烹饪方法有很多种,最常见的就是红烧狐肉、炖狐肉汤,以及辣炒狐肉。

    反正有十斤左右的量,余秋堂索性三种方法都试试。

    他也很久没有做过,而这个时候的调料也很有限,具体能做成什么味道,还真不好说。

    红烧狐肉,最为简单。

    只要将狐肉洗净切块,放入锅中焯水去腥。锅中热油,加入葱姜蒜、干辣椒等调料炒香,放入狐肉煸炒至变色,加入酒、酱油等调味料,加水焖煮至肉烂即可。

    本来还需要一些糖,但这个时候的糖比较稀缺,一般人想要获取甜味,都是用糖精代替,余秋江家里也没有糖,只好选择性无视。

    狐肉汤相对麻烦点,需要慢火炖。

    余秋堂将将狐肉洗净切块,征用了余秋江一只鸡,与鸡肉一起放入锅中焯水后,添加姜片、葱段等调料,大火煮开后转到后锅,用小火炖煮了一个多小时。

    等到其他菜做好,狐肉汤也就炖好了。

    炒狐肉和炒猪肉没啥区别。

    就是将狐肉洗净切块,用盐、酒、姜片等调料腌制片刻。锅中热油,放入狐肉煸炒至变色,加入葱姜蒜、辣椒等调料炒香,加入适量盐、酱油等调味料调味,翻炒均匀即可。

    烹饪狐肉有几个注意的点。

    其一,要保持高温焯水一定时间,尽可能将狐狸身上可能携带的病菌消除干净。

    其次,狐狸肉的味道比较特殊,烹饪时需要加入适量的调料来掩盖其异味。

    还有就是狐狸肉的肉质比较细嫩,烹饪时需要掌握好火候,以免肉质变老。

    相比其他野物,狐肉做起来麻烦,做好的味道也并不突出,甚至很多人还不习惯。

    属于性价比很低的肉类。

    很多猎人抓到狐狸,将皮毛剥除后,狐狸肉都是给猎狗改善生活,并不会真正拿来吃。

    山里有太多比狐狸肉好吃多的东西。

    四人围坐在一个石板改造的石桌上吃喝着,都是彼此很熟悉的人,聊的也很开心。

    “堂堂,说起来也不够意思,你们那天昨个晚上去逮狐狸,咋不喊上我?”

    王浩峰听余秋堂谈起昨夜的事,还有点小小地遗憾。

    “我们是去找骡子,能碰到狐狸,也是意外。再说带着你干嘛,你不是最怕鬼嘛,那树林晚上阴森森的,怕不是到时候你腿软的动弹不得。”

    余秋江没好气地说。

    上次逮熊的时候,王浩峰不够谨慎,滚到对面山坡,差点被熊舔。

    余秋堂倒没什么,他知道王浩峰性子就是这样,日常大大咧咧,看起来冒冒失失,但真正遇见危险时,他是真上。

    若是余秋堂和他出现危险,王浩峰第一时间一定会将生存的机会让给余秋堂。

    所以余秋堂才愿意和他做两世兄弟。

    他活了大半辈子,早看清人情社会,不要处处以圣人标准去要求别人,人人都有缺点和优点,只要人三观正,那就不是问题。

    但余秋江却很有意见。

    认为拉着这么个冒失鬼,尽帮倒忙,可不是啥帮手。

    “把我想的那么差。”

    王浩峰嘴上还在逞强,但脑袋还是潜意识朝脖颈里缩缩。

    他就是这样,没事的时候畏畏缩缩,出事又胆子大得不行,简直是两极分化。

    余秋江提到这个事,突然说:“昨晚上事情急,也没有多想,现在再寻思,那坑里竟有狐狸,还真是件稀奇事。”

    “是有点少见,不过也算不上特别奇怪,有些狐狸就是喜欢躲避在人类居住的地方,要不然古代聊斋里为啥有那么多狐狸精传说呢。”

    余秋堂笑着解释。

    “那你们也没逮完,我们要不要一起去连窝端?”王浩峰摩拳擦掌。

    余秋堂犹豫下,笑道:“行啊,不过要等段时间,现在是狐狸产仔的时期,估计里面藏着很多小狐狸,逮了大的,小的也没用,也活不下去。

    等再过三两个月,雪下来的时候,狐狸约莫就长的差不多了,到时候再一窝端。”

    “那也行,便宜这些家伙了,竟然敢跑出来偷鸡吃,活得不耐烦了,你说是不是原原?”

    王浩峰大大咧咧拍拍余秋原的肩膀。

    余秋原笑笑。

    他是刚加入这个队伍,还有点不好意思说话。

    尤其是队伍里又有余秋江。

    人的感情就是这样,即使两人都知道他们堂兄弟间没有什么矛盾,误解都是来自于上辈人。

    所以表面上不会太过僵化。

    但要真正融洽相处,却也并非简单事。

    所以余秋原坐在边上默默吃肉,一边吃一边听三人说话,基本没插嘴。

    突然被王浩峰拍,还有点紧张。

    幸好其他人也没注意。

    余秋江看王浩峰那个样子,不由翻个白眼。

    看看时间差不多了,招呼大家继续干活。

    这一干,又是两个多小时。

    即使是秋天,温度也有十几度,尤其是大中午,四人都热的不行。

    余秋堂看看天,招呼大家先休息,等到太阳差不多落山再继续。

    大家伙也觉得行。

    时间紧张的话,晚上还可以继续干。

    反正山村的夜晚,成家的男人还能耕地,单身小伙子们屁事没有,不干活也是坐在门口树下胡扯。

    “堂哥,那我先回去啦,咱奶不是在家么,不知家里有没啥要帮忙的。晚上我再过来。”

    余秋堂应了。

    又告诉他,“咱奶脾气不太好,山哥又回去了,还不知道她现在脾性啥样,给三叔……尤其是三婶子好好说说,能顺着就顺着点。”

    余秋原道:“这我知道,我爹娘肯定也懂。咱二婶和二叔那么好的性子,奶都不高兴待,脾气指定不会小。

    我爹嘛,肯定没啥问题。

    就是担心我娘的脾气,你也看到了,昨晚她可是忍了又忍,也就是咱奶,换成一般人,她早将对方赶出门了。”

    余秋堂苦笑。

    “回去吧。”

    “那我走了,峰子哥江哥回头见。”

    “好好好,看到咱奶,替我问声好。”王浩峰笑着说。

    余秋江皱着眉头,点点头。

    等余秋原走后,余秋江才问余秋堂,“咱奶昨晚来了?”

    “嗯,”余秋堂想起早上忙碌,也没告诉他,便将昨晚的事简单说说,完了又感叹道:“我看咱奶比以前更糊涂了,放在三叔家里,就三婶那脾气,后面麻烦的事多着呢。”

    余秋江沉默片刻,“怪谁呢。”

    说出这句模棱两可的话,他也不解释,转身回答铁匠炉前,开始修理他的东西。

    “我躺树下睡会,堂堂一起?”

    “你自己去睡。”

    “那……咦,你看看,那是不是你爹?”

    王浩峰突然指着远处。

    余秋堂转身一看,发现有两辆自行车沿着乡间小道行驶过来。

    前面是父亲余得金。

    后面嘛,不是旁人,正是他前世的大舅子,米文忠。

    “是。”

    “你爹来干嘛?”

    王浩峰有点紧张,下意识就想跑进里面,小时候他在余秋堂家里玩,经常会看到余秋堂挨揍,余得金凶神恶煞的模样在他小小的心灵里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迹。

    以至于慢慢长大,就不愿意再来余秋堂家。

    就算找他玩,都是站在地坑院上面学鸟叫,接收到暗号的余秋堂就会跑上去。

    “后面那人是谁?”

    王浩峰又问。

    “不是给你说过,我准备在这里建院子,那应该是我爹帮我喊的砖瓦匠。”

    “你爹帮你?”

    王浩峰睁大眼睛,“你没说错吗,你们父子关系,咋时候好到那种地步?”

    余秋堂没好气的踢了他一脚,“睡你的觉去吧。”

    “还不让人家说话,我又没说错,”王浩峰扭了下屁股,“行,睡觉就睡觉。”

    说着,四处看看,跑到一棵苹果树下睡觉去了。

    余秋江听到两人谈话,开始没吭声,看到自行车越来越近,这才放下手中东西,转身进了房间,顺便将门关得严严实实。

    余秋江对余得金这个大伯,也是一腔愤恨。

    父亲的死亡,四个叔伯里,他唯一不恨的四伯,毕竟人家的倒插门,有些事情说起来不那么名正言顺。

    其次对二伯余得木也还好,父亲生前二伯就很照顾他们家,死后也一度很关心他们兄妹,只是他倔强,不愿意接近才慢慢疏远。

    最恨的就是三伯。

    当年三伯和父亲因为年龄相近,所以关系最亲,可关键的时候,三伯只知道听大伯的,满口大道理,硬生生将父亲逼死了。

    至于大伯……

    他实在是很难原谅。

    如果父亲的死亡有十分原因,他认为起码五分在大伯身上。

    若大伯心里只有兄弟,而不是周围的流言蜚语,不用去管其他人怎么说,在关键的时候拉父亲一把,而不是冷漠对待,那父母如今依然健在。

    这种恨意,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在上面结疤,虽不会再刺疼,但依然会隐隐作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