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演反派太吓人,网友联名求封杀(我是吃货泡泡)_第343章 《大明》遭遇滑铁卢(2 / 2)_他演反派太吓人,网友联名求封杀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343章 《大明》遭遇滑铁卢(2 / 2)

    比如“改稻为桑”,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别的电视剧里,历史人物都是些耳熟能详的,比如就拿明朝来说吧,拍摄明朝题材的电视剧里,最多的就是朱元璋那个时代。

    大家听到徐达、常遇春、刘伯温,那谁都能说上两句。

    可现在呢?

    什么高拱,什么杨金水,什么郑夶昌、何茂才,这都是什么人呐?

    稍稍懂点明史的,可能还知道徐阶、高拱、胡宗宪、谭伦,若是平日里对明史没有了解的,甚至连这些人是谁?他们在历史上的人设是什么样都不清楚。

    第一天播放,因为沈浪和剧组里很多老戏骨的缘故,大家还在观望,期待下面会越看越明白。

    可是到了第二天,故事的剧情还是纠缠在浙江大灾和改稻为桑的事情上。

    观众们看到这渐渐失去了耐心。

    “这拍的都是些什么啊?开头就是一群太监噼里啪啦用算盘,之后就是各种又是稻,又是桑的,一点意思都没有!”

    “也不打仗,戚继光呢?打倭寇啊!”

    “沈浪演的嘉靖也是搞笑,神神叨叨的,说的话云山雾罩,根本搞不懂!”

    逐渐,网上的媒体也出现了一些批评之声。

    “好的剧本,是要在史实和观众喜闻乐见中寻找一个合适的平衡点!”

    “《大明》这部戏,可以看出,整个剧组都很努力地想把电视剧拍好,但很可惜,他们没有抓住平衡点。”

    “观众们对时代、人物、事件全都不清晰,你在一片迷雾上展开故事,这就是剧组曲高和寡的原因!”

    《大明》剧组是有群的,这些天,大家陆陆续续把自己看到的反馈发到群里。

    沈浪在看到张志坚转发的这篇文章后,觉得这个记者的文章一针见血。

    这几天,他也问了身边的几个熟人,大家虽然没有说得太过直白,但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大家不能代入到戏里,感动身受剧集想要表达的紧张感。

    大明王朝因为党争、因为贪腐、因为皇帝造成的民不聊生,大家压根都不知道。

    比如王沛沛这种留学的高知,她对嘉靖是谁都不了解,更不会知道,这位一心修玄,二十多年不上朝了。

    而且也不会有人知道《大明王朝1566》中的“1566”到底这一年发生了什么。

    这叫大家怎么投入到电视剧里?

    一下子整个剧组和芒果卫视都懵了。

    大家一开始拍这部戏的目的很单纯,就是为了拍一部有历史深度,有现实意义的好的历史剧。

    可是用力过猛,题材过偏,导致观众们的观看热情断崖式的下跌。

    尤其是播放到第四天,芒果卫视的收视率掉到了0.11%,这还是在沈浪的号召力下,第一天拉动的观影热情下产生的数据。

    芒果卫视的一腔热血,突然被一盆冷水浇灭。

    又因为这时有一部校园青春剧上播,台里直接决定,将《大明王朝1566》从黄金档调整到晚上10.30播出。

    听到这个消息后,整个剧组全都EMO了。

    那种感觉找个形容类比一下,就好像你觉得自家儿子期末考试能考双一百。

    但考完后老师却打电话劈头盖脸把伱一顿骂,告诉你,你儿子在学校打架泡妞就算了,期末考试双零蛋。

    沈浪腆着脸问老驴道:“咳咳,驴啊,我问一下,0.11%的收视率,能不能完成任务?”

    “你说呢?”老驴反问。

    “我说能!”

    “你说错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