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骑砍速通乱世(波德瑞克派恩)_第103章 让辽西军都瞧瞧,鞑子不过如此(2 / 2)_带着骑砍速通乱世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103章 让辽西军都瞧瞧,鞑子不过如此(2 / 2)

    关城援军的游击金国奇回禀了赵率教的作战计划。

    在之前的十多天里,三岔河东岸并不平静。

    无论是八旗大营,还是海州城内的明军,都拥有大批战马,战马的草料供应不足,双方都派出精锐骑兵出城出营牧马,以及空闲的民夫四下割草。

    后金骑兵机动性很强,自然不甘于结硬寨和明军对峙,于是多次牧马牧到海州城附近,意图诱惑城内明军出城作战。

    赵率教本身脾气就硬,受不了这种诱惑,但也怕出城恶战后与沈阳城外的贺世贤一样,主帅战死,城内将士无人统辖,于是前几次只派手下将领出城抢马。

    等到鞑子觉得引诱不到城内明军总兵时,他再率五六百家丁大打一场。

    双方就这样派小规模骑兵来回斗心眼,因战斗带来的减员不多,都只有一两百上下,后金方面损失了不少马,海州城内战马草料不足,马儿都饿瘦不少。

    “还是以稳为主,一两万规模的对峙,咱们耗得起。如遇强敌,请赵帅领军退回海州城,西岸军营一切有我。马儿这事,让城内的东江兵出去帮忙打草。”

    旅顺等地的东江兵来了三千多,由毛承禄率领,全去海州城了,西岸军营里只来了几百水师兵。

    金国奇领命,派心腹家丁回去给山海关总兵回禀。

    宁前援军主将祖大寿却还有想法,他指着舆地图道:

    “李帅,三岔河河水湍急,河道泥泞,水量却不如双台子河,河面也窄。不如辽军几部移师双台子河以西,或者大辽河西边的西宁堡,拉长鞑子的补给粮道,以逸待劳。”

    这人不花心思搞钱时,办事还挺靠谱,执行力也强。

    “不可,鞑子军营在东昌堡附近,我军一退,阿敏带兵回去围海州城怎么办?单靠我领着几百骑兵,是调动不了这么多八旗兵卒,人家一定分散骑兵,去各个大村堡驻守,以防袭扰。”

    后金民力不足,与其说明军在隔河与后金军对峙,倒不如说李昊在拿这群营兵吊努尔哈赤的胃口。

    没这一万多壮丁,人家还真不可能派大军跑到三岔河来。

    要是明军真撤到较为安全的双台子河西岸,那努尔哈赤和八旗贝勒也就熄了抢壮丁的心,趁早回头去围攻海州城了。

    头发花白的祖大寿深叹一口气,“那这几日得发动营兵多挖沟壕,据寨死守。一两百人规模的骑兵也得派出去,一旦探查到鞑子过河,就得派船工、水师兵阻拦,务必不使鞑子兵卒过万。”

    金国奇补充道:“李帅南归的河道也得派人防备,保不齐鞑子就走这条路。”

    他指着浑河与辽长城重合的那段。

    “这倒不必,那条路一路沿河,我南下时陷进泥沼里的就有三四十人,牛车等辎重更是不可通行。”

    虽然浑河上游能做到不用舟船就涉水过河,可浑河下游到与三岔河汇合那段全是烂地,后金若要运送牛车、盾车等军械,必不可能这么一绕。

    李昊在沈阳城内大闹后,派降兵搜刮了不少牛车带着粮食南下,但进入辽河套与浑河分界线附近,就不得不弃车南下,粮食都是肩抗手提弄回来的。

    “国奇领教了,这后面几日如何守寨,还请李帅示下。”

    这位关城的游击将军行了一礼。

    李昊瞧了瞧他,这是个三十五六的精干将领,脾性和赵率教一样,比较鲁莽,据寨死守的能力,不如祖大寿。

    “祖镇安排的不错,到鞑子大举围攻前,就按这个打法来。”

    “等阿敏带兵围寨之后,我就率领精锐出战,我先单独冲一次阵,杀了一圈后,再一两百精锐冲阵,届时你们各营要派战兵在营寨四周观战。”

    “此举,便是要明明白白告诉辽军,鞑子也不过如此!”

    PS:补昨晚的更,今天两更正常更新,求推荐票求月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