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小夫郎靠美食致富(半杯鸳鸯)_第26章 天地玄黄(2 / 2)_穿越小夫郎靠美食致富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26章 天地玄黄(2 / 2)

  请假是情理之中事,若是为此助长了学生的送礼之分,自己岂不是犯了大过。

  这个新来的学生,活泼可爱,敏而好学,他还是很喜欢的。

  为了引导自己的学生走正向之路,他还是压下心中怀疑,要先问问清楚。

  左夫子心底考虑良多,面上不显,温声问阿信:“为何送我,阿信可是有事相求?”

  阿信却不似刚刚请假似的大方,小脸微红,带着一丝扭捏:“我,我是看夫子前几日生病,我哥哥说了这豆腐有营养,吃了对身体好。”

  左子舟顿时羞愧,可怜了学生的一番赤子之心,顿时觉得这豆腐烫手,只叫他满脸通红。

  这份心意收也不是,不收也不是。

  阿信看夫子脸色不对,忙伸手探探夫子的额头,他在家发烧哥哥就是这般照看他的。

  在门外看热闹的柳长风本来看热闹看的好好的,他的阿舟在孩子们面前总是多些生气,他也乐意阿舟多跟崽子们相处。

  现在怎么回事,崽子的手都要摸脸上去了?

  他快步进来,伸手摸了上去,唔,温度还行。

  柳长风低头看向阿信:“我替你摸过了,没生病哦!”一双桃花眼里笑意满满,却是满满的占有欲。

  阿信摇摇头,大人们总是这样,柳院长跟牧大哥一样,看夫子看得紧!

  柳长风看他大人似的叹气就觉得好笑:“你带豆腐来送礼,你家大人可知道吗?”

  阿信摇摇头又点点头。

  “到底是知道还是不知道?”

  阿信:“知道我带豆腐送人了,不知道我送的谁。”

  两个大人对视一眼,原来是崽子的一片心意。

  “既然如此,我便代夫子收下了,谢谢你的心意啦!”

  “豆腐不吃要放凉水里,不然会坏掉。”阿信见自己的心意送到,便着急回去上课。

  走的时候不忘嘱咐:“院长,你可要照顾好我们夫子呀,让他按时吃药!”

  俩人应声答好。

  待阿信走后,左子舟红霞飞上脸颊,忍不住拧柳长风身上的软肉转圈。

  在外风度翩翩的柳院长,在自己老婆面前龇牙咧嘴半点面子不要,忍住疼痛,握住左夫子的手轻轻一吻:“轻点儿,轻点儿,仔细你的手疼,你的学生可是要我好好照顾你~”

  左夫子看他油嘴滑舌的样子就来气:“都怪你!谁让你帮我擅自做主的?为人夫子,怎可收学生的礼?”

  柳长风安慰道:“你总不忍心让那孩子一片好心付诸东流吧?等开业的时候我们给他包个红封~”

  他的阿舟最不擅长人情世故,那便由他来处理吧。

  午饭的时候,柳长风让厨房单炒了个青菜豆腐,自己与阿舟一份,另一份送了夫子们尝个鲜。

  素色小炒清清白白,倒是让左子舟多吃了几口。

  因其软嫩的口感,也深的那些上了年纪夫子们的一致好评,实在是对牙口友好。

  这边阿信的好朋友武存浩,吃饭的时候也跟阿信坐一起,他忧心忡忡的问阿信:“你今天没被夫子罚吧?”

  今天有阿信喜欢吃的炖鸡,但是面对好朋友的关心,他暂时放下面前的炖鸡:“没有,我只是去请假了,我家豆腐店要开业,到时候请你吃好吃的豆腐。”

  武浩存小朋友可是见多识广:“可是我已经吃过了,我家里经常买的。”

  没想到自己的好朋友竟然是自家的老主顾,阿信瞬间对武浩存更喜欢了,他想了想:“那我请你吃我家的新品,但是还没开业,所以我还不能告诉你是什么!”

  两个小伙伴击掌为誓,快乐干饭。

  顾宁跟牧野也在快乐创作。

  实验烤制豆干可以成功后,顾宁打算投入量产。那用之前的炉子就跟不上了,他演示了一下豆干的制作过程,牧野也觉得这样做太慢。

  研究半天,还是做个大的火炉比较好,方便烤制。

  火炉搭在哪里,放厨房地方不够大,放院子里不遮风挡雨,俩人转悠半天,要不建个厢房,专门做豆腐?

  开了铺子以后,再上新品,再做促销,如果顾宁的想法能实现的话,现在的产出是供不上的,需要更好的工作场地。

  既然厢房都造了,那干脆把老屋推了重建。

  两个人一个有脑子,一个有票子说干就干。

  顾宁确定好了院子大小,准备再往边上扩三丈,牧野就带上银子去找了村长和里长,带回了地契的文书。

  顾宁想要一个带小菜院的房子,还想要带个大窗户的屋子。牧野连夜找了山阳县最好的施工队画了图纸。

  正面三间屋子,顾宁和牧野一间,中间做客厅,阿信一间自己住,东厢房太阳好,两间留着做书房,也可以晒东西。

  西边两间房间空出来,一间做豆腐,一间做烤制专用间。

  后面的菜园里足够大,可以种许许多多的蔬菜,右边建立保暖的圈舍,可以住毛驴,也能喂兔子。

  顾宁看着图纸,都能感觉到自家的房子建起来以后有多漂亮。

  隔天两个人敲定完细节后,牧野当即买了两万块青砖。

  现下已经入秋,天气不冷不热,盖了冬天正好入住,因为牧野出手阔气,没有讲价,砖厂老板也大方,当天就送了八千过来,剩下的表示按时交砖,不会耽误他的事儿。

  牧野带图纸找施工队洽谈完,讲明要求,十天完工,工钱不是问题。

  行五在家排名老五,做工匠这行做的久了,口碑出来了,行业里都喊他行五,小弟喊“五哥”,更小的小弟喊“五爷”。

  行五爷敲了敲烟袋,召集了三十个壮汉,第二天就开工。

  一天五十文,十天五百文到手,这一单干好了,够兄弟们过年了。

  这边顾宁则喊了方婶儿,让她帮忙看看村里哪几个婶子时间,中午来给大家做顿饭。

  工人早饭和晚饭自己解决,但是午饭是要管一顿的,而且都是男人,饭量可不小。

  顾宁不想苛责工人,就想找几个靠的人手。

  方婶儿没想到顾宁说风就是雨,店还没开起来呢,怎么就又要建房子了。

  只能说,中国人什么时候,对房子都有一个执念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