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刘阿斗真不是曹操的种啊(秃然好像你)_第173章 世子需要以人为本的好名声(2 / 2)_三国:我刘阿斗真不是曹操的种啊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173章 世子需要以人为本的好名声(2 / 2)

  “不认识,但那个令牌可是金的,不识字难道我还看不出他身份不一般吗。”

  而留下的汉军士卒见张炆等人是军医官的装扮,也表现的很客气。

  得益于刘禅在军中不断加强医疗卫生的建设,汉军的士卒们对军中医匠敬重,甚至有些许畏惧。

  因为在汉军之中,医匠除了救治伤兵的责任之外,还有着对不讲卫生的汉军士卒直接处罚的权力。

  一般是拿柳条抽打,士卒们基本上都会甘心承受。

  因为被医匠惩罚之后不用再挨军棍处罚,相较而言,医匠的抽打反而不算什么。

  吴军跑的很快,汉军追击扩大的战果非常有限,之后大半天的时间都在打扫战场。

  由于战斗是发生在水上,所以许多尸体飘在江上顺流而下,不易打捞。

  汉军精力有限,索性随他而去,毕竟水葬也是下葬的一种方式。

  至于污染问题,战事紧急,管不了那么多了。

  而且他们在汉水上游,吴军在汉水下游,东吴会更加头疼污染的问题。

  吴军水寨中有五百余被隔离等死的伤寒患者。

  汉军抵达之后,立刻将此地封锁,防止瘟疫扩散。

  赵累、关平等将领商量之后认为应当将他们立地处死,否则一旦引起大军瘟疫,后果不堪设想。

  而张炆却是坚持应当抽调军医官人手全力治疗他们。

  “世子殿下常说,夫济大事者,当以人为本,我们身为臣子,怎么能违背他的意愿呢?”

  入了六扇门,张炆自认自己便是刘禅的私臣,已经无法从其他路径入仕为官。

  既然是私臣,自当为主君牟利,而当下刘禅在荆州比较缺的便是名声。

  刘禅在荆州的风评两极分化,在江陵的一些平民中就是医者仁心、悬壶济世的大好人。

  而在被他清洗的那些豪强眼中,这就是个像貔貅一般贪婪的恶人。

  而这年头,平民的活动范围有限,他们的观点态度传唱范围有限,而且他们不识字,难以影响后世。

  而这些士族豪强有权有势,掌握着话语权,还会编写家史,时间一长,刘禅的恶名就会压过善名。

  所以世子殿下的仁义之名需要他们这些做臣子的努力传播。

  “如果我们奉世子殿下的意愿,连这些病重的吴狗都救治,此事传唱开来,将大有益于世子殿下在荆楚地区仁义之名的传播。”

  虽然这时候没有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的说法,但无论如何救人比杀人总是更占据大义的。

  张炆提出这个意见之后,赵累等人只得同意,并拨给他更多的人手和药草。

  与此同时,他们得胜的战报正快马加鞭的送往麦城,向刘禅进行汇报。

  一天后,使者抵达,麦城周围,汉军正在热火朝天修建营垒。

  南边的吴军毕竟数量众多,不可轻视,必须留好后路。

  刘禅便以麦城为依托,修建城外大营以成掎角之势。

  若是将来南下与孙权主力对峙不利,便立刻撤回来。

  使者很快便被引到刘禅面前。

  “此战,我军斩杀俘虏敌人四千有余,缴获走舸四十四艘、艨艟二十八艘、斗舰一十七艘,现在已经全部编入我军。”

  使者抿了抿嘴,补充道:

  “有粮三千余石,草药三百石等缴获。军医官张炆向世子请罪,他说吴军中有伤寒者,他擅自取用人力物力为其治疗,愿受世子责罚。”

  刘禅摇头笑道:“他做的好,我不会责罚他。”

  啧啧,还特地来向自己邀功。

  这样的人是个利刃,自己得注意使用方法,别扎手。

  PS:这个时期军中的草药与我们在药店里看到的那种干瘪的精华不同,基本上都是直接全株采摘,使用之前临时加工,熬药的时候也是用那种大锅熬。故而同样数量的药材,重量比我们所看电视剧里的药材重的多。不同的草药根茎叶有用的地方不一样。一百斤草药,加工成我们熟知的干瘪中药材,不足十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