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闲的大学时代海钓社团生活(渔歌海韵)_第105章 一条大多宝(2 / 2)_悠闲的大学时代海钓社团生活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105章 一条大多宝(2 / 2)

  用岸投铁板竿在船上钓鲽鱼类,敖海源还真是大姑娘上轿—头一次。

  老敖觉得这次拉动水下大鱼的感觉很奇妙,像是扯风筝,又像是在拉一个装满水的大塑料袋。

  通过钓组和竿身的传导,敖海源也感受到了线的另一端,鱼的状态的变化。

  敖慕之看到自己老爸也中大鱼了,端着抄网颠儿颠儿地跑了过来。

  “老爸你稳住啊,是不是感觉像放风筝?”

  “适当压下竿子,然后再抬起来。”

  “不是压这么长时间,停顿几秒就立刻再抬起来。”

  “哎呀,不是这样,是这样……也不是这样,是那样……”

  敖海源叫他闹得都有点儿不会钓鱼了,索性让小敖把抄网留下,让他滚一边儿自己玩儿去。

  定了定心神,敖海源再度认真的对付起海里的鱼。

  从手感上来说,感觉是不一样。

  飘忽中带着一丝沉重,扯得动但又夹杂着一种怕扯断的小心。

  按照自己的想法,敖海源一点一点的把这条鱼拉到了水面。

  “这是……”

  看着水里的大家伙,敖海源生出了一种不真实感。

  身体扁平,体形略呈菱形,由于背、臀鳍较宽,所以整体观又近似圆形。

  这货是个大菱鲆啊!!

  大菱鲆,又名瘤棘鲆,商品名多宝鱼。

  “多宝”二字与通天教主座下弟子的名讳无关,乃是英文Turbot的音译,取“多宝多福”之意。

  1992年由黄海水产所雷霁霖院士从欧洲引入国内,成为我国北方海水鱼类最大宗养殖种类。

  体型接近菱形,有眼侧(下同)颜色变化较大,灰褐色至近乎黑色皆有可能,无眼侧白色(下同),气质朴实敦厚,在比目鱼中算是模样比较周正的。

  个大肉多,滑嫩鲜香,清蒸、红烧皆可。

  而对于鲽形目鱼种,区分起来也特别有意思。

  鲽形目  Pleuronectiformes,硬骨鱼纲的1目  ,因游动似蝶飞而得名。

  又因本目鱼类两眼同位头一侧,被认为需两鱼并肩而行,故又名比目鱼。

  在古代,这可是皇帝的专属贡品,一般二般的人想吃还吃不到。

  相传清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曾在福州一家饭店用餐。

  当时这家饭店在台江码头旁边,临江而建,风光秀丽,空气清新,饭店里生猛海鲜,海产珍品样样俱全。

  咱乾隆皇帝喝酒喝美了,就命跑堂的伙计再打一壶福建老酒,要了一条当地的贴沙鱼下酒,想品尝一下福州的酒菜。

  皇上老佛爷发话了,厨师哪敢怠慢,很快从鱼缸里挑选一条肥大且活蹦乱跳的黑点贴沙鱼,放在砧板上对半切开。

  却不小心其中一半贴沙鱼竟然跳到闽江中,在江水中游来游去。

  如此神奇的情景,哪能独享?!

  厨师赶紧请乾隆皇帝观看。

  皇帝见此景,说道:“怪哉!怪哉!此乃半边鱼也。”

  在乾隆皇帝细细品尝了另一半鱼,觉得鲜美可口,风味独特,留香口齿,回味无穷,大加赞赏,叹曰:“朕在皇宫吃千秋百味,都不如这半边鱼也。”

  半边鱼因此得名。

  回京后,皇帝下旨命福州知府每年进贡鲜活“半边鱼”。从此,福州特产“半边鱼”名声在外,饮誉京都,故又称“皇帝鱼”。

  其实,当时乾隆吃的,应该是鳎亚目里的舌鳎。

  鲽形目里有3亚目9科约118属538种。而我们中国,产3亚目8科50属134种。

  尾部明显的是鲽亚目,眼在左侧为鲆,在右侧的为鲽。

  躯干部和尾部浑然一体的是鳎亚目,眼在左侧是舌鳎,在右侧是鳎。

  还有一个不重要的鳒亚目,体轴扁平化和不对称程度上明显低于鲽亚目,仅1科1属3种,我国南方海域产1种大口鳒Psettodes  erumei,左倾右倾没准儿。

  而鲽形目里最牛叉的品种,要属鲽亚目里的大西洋比目鱼。

  英国《每日邮报》在2013年,德国钓鱼者马尔科在挪威钓到了一条重达513英镑(约233公斤)的比目鱼,打破了大西洋比目鱼的世界纪录。

  在此之前,世界上最大的大西洋比目鱼重量为419英镑(约190公斤),而这条鱼则重达513英镑(约233公斤),比一只野生大猩猩都重。当这条比目鱼上钩时,马尔科开玩笑说他钓到了“潜艇”。

  由于这条9英尺(约2.7米)长的比目鱼对于马尔科的小船来说太大了,他和他的三个朋友在鱼尾巴上系了一条绳子,用吊车把它拖到了码头。

  后来马尔科在国际钓鱼协会提交了申请,最终确定了这条世界记录。

  敖海源钓的这条大菱鲆,虽然没有达到夸张2米多长度,但是目测也有个七八十公分的样子了。

  单脚挑起来抄网,敖海源自钓自抄。

  得亏这个抄网口径超大,要不这条大菱鲆还真抄不进来。

  体长七八十公分,横向宽也得有个七八十公分。

  用摘钩器把鱼嘴里的钩子小心翼翼的摘下来,别看这种鱼看着像躺平的,但是要给你一口,那小牙也够你喝一壶的。

  “啧啧啧,这个体,恐怕没个六七年都长不到那么大。”

  围观中的老丈人李国振感叹道。

  拿来鱼尺一拉,鱼体长83厘米,宽78厘米。

  从厨房里端出来一个电子秤,上秤一幺。

  好家伙!7.3公斤!

  这已经算是这个种类里的巨物了。

  “这个必须得整活的,要是挂了就太可惜了。”

  对此,所有人的意见一致。

  这条船还有两个活饵舱,腾出来一个放满海水,小心的把这条大宝贝儿请进去,就算是安顿好了。

  “你们说这算是野生的还是养殖的呢?”

  王海华摩挲着下巴问众人。

  “既不算野生也不算养殖!”仇院在一旁解释道。

  国内外大菱鲆养殖模式分为:室外开放式流水养殖、海面网箱养殖、室内开放式流水养殖和室内封闭式循环流水养殖四种。

  初期大菱鲆主要采用三种养殖模式养鱼,一是采用过滤自然海水,冬季升温,夏季降温的方式,但这种方式能耗大。

  第二种方式是利用深井海水养殖大菱鲆,整个养殖主要使用深井海水,夏季抽取自然海水,用井水调高温,使全年的养殖水温保持在11.3-20℃,养殖13个月体重可达1000g左右,养殖17个月体重可达2000g。深井海水具有调温,防止污染,保持优良水质,节约能源等作用。

  第三模式为采用网箱养殖,主要在我国福建沿海,在秋末冬初,海水温度在20℃左右,将全长10cm左右、体重30g左右的大菱鲆,进行网箱养殖,亦带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海水网箱养殖是一种很好的流水养殖方式,水中溶解氧高,病害少,网箱养殖试验可以为大菱鲆养殖提供另一条途径,并通过网箱养殖,开辟了“南北接力”、“海陆接力”的养殖格局。

  “这个种群,极有可能是网箱破损后逃跑出来的族群,在这里繁衍生息,结果被我们给截胡了。”

  有好货就不要多聊了,继续开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