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长江到戈壁(用户小城)_第38章 进工厂(2 / 2)_从长江到戈壁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38章 进工厂(2 / 2)

  当天下班回到家中,陈广良问仝兰芝:“家里还有粮票嘛?”

  仝兰芝正在给小女儿喂饭,随口说:“  口粮都不够吃,哪还有多余的粮票?”

  陈广良慢慢地给妻子说了今天厂里的事,叹口气说:“老天爷也该睁眼了,连续几年自然灾害,今年也该是丰收年了吧?”

  仝兰芝起身到里屋,不一会儿手里攥着三斤粮票出来,说:“我翻找了一下,这还是你去年转业时剩在家里的。”

  陈广良说:“给我吧。”

  第二天,陈广良瞅个机会把家里仅有的三斤粮票送给了那位工友。

  后来,他又拜托房东仝经理,在夫子庙商业街给那位工友的妻子找了一份临时工作。

  “嘀铃铃”,下班的铃声响起,工人们又结束一上午的工作。

  大家都陆续去食堂打饭去了。陈广良依然专心地工作着。

  “陈组长,组长,吃饭了。”那个陈广良帮助过的工友大声喊喊道。

  陈光良抬头回答:”你先去吧,俺这还有一点儿就组装好了。”

  陈广良继续摆弄着手里的工具,等他结束了手里的活来到食堂时,只有几个工友坐在那里吃饭了。

  他到窗口打好饭菜正要离开,从后厨传来一群人的嚷嚷声:“哎呀!喝完喝完,先干为敬嘛。”

  陈广良问师傅:“谁在里面?”

  师傅紧张地说:“没有谁,是几个兄弟在打闹呢。”

  陈广良端起饭碗上前一把拉开门儿,他愣住了:几个车间领导和工区的小头目个个喝的面红耳赤,每人面前一大碗白米饭,桌上鸡鱼肉蛋应有尽有。领导们见有人进来,立刻停止了戏闹,一个个呆在那里看着陈广良。陈广良低头看看饭盒里的杂粮馒头,摔门愤然离去。

  陈广良从16岁就参加了革命,见惯了革命队伍里的官兵平等。特别是打仗时,或有危险时,他见到的干部都是冲锋在前。首长除了练兵时对士兵比较严厉,在生活上首长是爱兵如子,哪里见过这样的阵势。

  工友们吃着杂粮馒头,即使饿着肚子还在工作,白米饭那是不敢奢望的美味。这些损人利己的家伙,分明是抢食工人们到嘴的饭。

  陈广良气愤难平地回到车间,把自己所见给工友们又愤愤地说了一遍。一时间工友们炸了窝,撂下工具聚集起来拥到厂部办公室门前讨要说法。

  厂部党委书记和厂长,根据工友们提供的线索,立刻严查了此事。

  从那以后,除了不变的杂粮馒头,工友们一周可以吃上一顿白米饭了,菜里多少能见到了些油腥。

  工友们在工作中,更加听从陈广良的指挥了,没人迟到,人人争当先进,生怕比别人干少了。

  一辆辆红头拖拉机开出工厂,奔驰在农业生产的社会主义建设大道上。

  后来有几次在季度讲评时,陈广良所在车间的生产效率排在了榜首。可在各车间评比生产标兵时,有些领导总是能找出陈广良所在组的不足,各种吹毛求疵,到手的先进红旗每次都从手中溜走。

  陈广良明显的感到有人在暗中报复自己,欲加之罪,何患无词啊。

  而就在这时,陈广良在报纸上得知东北那里因为油田开发,到处都在招人。而且那片黑土地上,遍地都是长势喜人的庄稼,根本不愁吃不饱肚子。

  陈广良暗暗地内心又生出了离职的想法。

  连续几天,仝兰芝下班回来都见丈夫已到家了,带着两个孩子边做饭边和孩子玩耍。平时可没见他回来这么早过,这几天是怎么了?

  仝兰芝奇怪地问:“这几天下班怎么比我早?”

  陈广良漫不经心地说:”奥!我们提前完成了生产任务,下班就早了些。”

  其实,这几天陈广良根本没去上班,他向厂里请了几天假,在暗暗地做着离职的准备,他担心妻子的反对,故不声张。

  晚饭时候小燕坐在爸爸的腿上吃着饭,陈广良对妻子说:”兰芝,小燕都快两岁了还没给取大名字呢。”

  仝兰芝笑着说:”小燕也太可怜了,都这么大了连大名还没混上,现在就给起个名吧,今天爸爸高兴给俺小燕起名字了。”

  陈广良沉思良久说:“  大名就叫咏梅吧,最近毛主席发表了《卜算子.咏梅》,毛主席鼓励人们要有威武不屈和革命到底的乐观主义精神,歌颂了梅花俊美和坚忍不拔的形象,梅花不畏寒冷,对春天充满信心。”

  仝兰芝欣喜地说:”你这私塾的底子就是比俺深,这个名字好,咏梅,咏梅,俺们有名字了。”  仝兰芝抱起小燕搂在怀里。

  小芳在一边跑过来挤到爸爸怀里说:”爸爸,俺也要叫这个名字。”

  陈广良点着小芳的鼻子说:“名字一人只能有一个哟!你的大名陈芬芳最好听了。”

  一家人难得像今天这样开心,仝兰芝提议说:“到星期天俺们一家人去玄武湖玩玩吧,再拍个全家福,自从上次照片被偷了,还没有再照过相呢。”

  陈广良停顿了一下,满口答应了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