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长江到戈壁(用户小城)_第52章 来自队长的关爱(2 / 2)_从长江到戈壁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52章 来自队长的关爱(2 / 2)

  陈广良立马来了精神,说:“终于有肉吃了,咱们编个网子,一逮一个准。”

  在绕子队长的帮助下,几个人顺利地借到驴拉的车子。队长还安排了一个半大的巴郎子,赶着驴车走在车队的前面带路。

  一大早,驴车车队在沙山脚下沿兰新搓板公路一直向东走。公路两边的湿地里,长满茂密的芦苇。

  中午时分,到了一个名叫南湖的小村落。

  巴郎子带着陈广良几个人,提着水壶来到一处清澈的水池旁,说:“阿卡把水装满。”

  陈广良三个人稀奇地发现,一股如茶杯口粗的水,从沙山半腰里喷入水池。他们蹲下捧起水喝了一口,甘甜的水让他放心地装满了一壶水。

  夏仲天说:“沙山上干的寸草不生,哪里来的这水?”

  大家一起看向巴郎子,问:“孩子!这水从哪里来?”

  巴郎子眨巴着眼睛说:“泉水!沙山底下的。”

  “嗷!新疆宝贝都在地底下,我知道骆驼刺为什么可以生长在干旱的沙漠里里了。”陈广良感慨地说。

  在南湖带足了水,驴车车队离开兰新公路,向南穿越沙山驶入茫茫南戈壁。

  刘一德赶着驴车看着眼前的景象,担心地说:“我的天!看到天边也没有个人家,队长让个孩子来当向导,行吗?”

  陈广良说:“放心吧!队长说这孩子每年都来。”

  一路上,不时的遇到拉满一车煤返程的驴车队,车主都在车的一侧走着。

  半夜里,驴车驶入一个大下坡后不久,几点光亮闪耀在黑夜里。

  巴郎子说:“阿卡(大哥)!到了。”

  天亮后,嘹亮的军号响起。

  只见三排整齐的平房一字排开。每栋平房的门上,都有一颗五角星。

  陈广良又看到了熟悉亲切的场景,这里都是军垦战士。他多希望自己也是其中一员啊。

  售煤窗口打开了,几  个人排队买好了煤票,到煤场装满四车煤沫子。

  满载的驴车,来到那个大上坡前。坡很陡,坡度应不少于四十五度。巴郎子叫大家都停了下来。

  陈广良看到在他们几个人前面,也是一队满载煤沫的驴车。几个人正一齐助力毛驴,推着驴车奋力爬坡。

  陈广良明白了巴郎子让停下来了原因,他让巴郎子在前面赶驴,三个大人在驴车后面推,四辆驴车顺利爬到坡顶。

  看来这要是一个人赶着车来拉煤,这坡注定是上不去。

  满载的驴车叽哇叽哇地走在南戈壁上,几个人跟着驴车在一侧走。

  天色暗下来后,巴郎子点燃了几支莫合烟。刘一德摆着手说:“小兄弟!俺不会抽烟。”

  “嗯?你不怕狼吗?”巴郎子认真地说。

  刘一德吓得连忙说:“我要抽,我要抽!”

  “哈哈哈……”大家都被刘一德逗笑了。

  几个人好不容易拉回来了四车煤末子,倒上几桶坎儿井水以后,怎么团都团不到一块儿。

  老马正好路过,嘲笑一番后,在旁边指导道:“在煤末子里,要放些黄土进去才能拖成煤块儿。就到咱们拖土块的那里去挖些黄土来。你们几个新来的口里人,没吃过羊肉还没见过羊跑吗?你们江苏老乡没有教你们吗?”

  冬天来了,果真很冷,伸手在外面摸铁家伙可以把你手冻上拿不来。虽说一人各有了一间屋子,但为了省煤,几个大男人照旧挤在一间屋里。

  每天到队部屋里,装满一筐子没有开开的棉花桃子。围着火炉一边侃大山,一边剥棉花。

  一天晚上,沙纪建,沈盛树过来串门,大家在一起闲聊时,聊起过往的事情。

  陈广良不经意间说起自己的在东北的经历,沙纪建呆呆的看着他,说:“你好亏啊!这人世间不公平的事儿太多了,很多时候就缺你这样敢出来说话的人。”

  沈盛树也感叹道:“好人多磨难!”

  夏仲天大嗓门说:“陈广良他媳妇也是个能人,会写、会唱、会说,结婚三天就送陈广良去了朝鲜,可不是一般的妇女。”

  陈广良苦笑了一下,说:“能撇家舍业的到边疆来,大家都不是一般人。”

  春节前几天,天空飘起了雪花。

  公社党委拿着慰问品,来慰问了小王坎儿村的支边青年。

  饶子队长请来三个维吾尔妇女,帮支边青年们打了一坑馕,表达了老社员们对新社员的节日问候。

  小王坎儿村年底结算报表出来了,一个工划到三毛四分钱,陈广良除去日常开销,还结余了七十多块钱。

  刘一德结余的最多,九十二块钱,来年回家娶个媳妇没问题啦!为此他高兴的一晚上都没睡好,翻来覆去的说着梦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