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仁宗皇帝本纪(觉三千里)_第35章 第 35 章(2 / 2)_大宋仁宗皇帝本纪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35章 第 35 章(2 / 2)

所以现在赵受益是真正的囊中羞涩,没有半个大钱。

一个八王府世子的零花钱居然比他这个皇帝还要多,可想而知他他这个皇帝做的有多艰难。

像这回也是,就是招揽一个晏殊,他们保皇党在京的一共四个人,刨去深陷军营与世隔绝的狄青,剩下的三个全都出动了。

要是他保皇党家大业大,哪至于像现在这么狼狈啊

说来说去,还是缺人。

不止是他这个保皇党缺人,其实整个大宋朝都缺人。

无论是行政管理人才,还是各行各业的专业人才,都缺。

赵受益不能等着所有人才都像文武曲星一样自己撞上来,他必须得主动出击。

缺人才,要么去招揽,要么去培养。

但目前赵受益目之所及的人才都有自己的立场要么站太后,要么站莱国公,反正没有站皇帝的。

像范仲淹和晏殊这一类为两党不容的,说实在的都是捡漏。

包拯和狄青属于有天命在身的,另算。

捡漏能活一时,不能活一世。所以赵受益一开始就打算在大宋朝办一所综合性大学。

没错,他要创办的,并不是专门培养文史专精的传统书院,而是真正意义上的综合性大学。

文学历史要教,算数天文农科医学手工等等等等都要教。

晏殊这个第一任校长的人选,他也看好了有一阵子了。

千古留名的大才子,真是太适合去教书了。

但,如何说服身为传统封建主义官僚的晏殊同意创办一所兼容并蓄、包含所谓“君子不齿”的“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的综合性大学呢

他还没思考出个头绪来,晏殊就为他了一个新思路。

他不需要说服晏殊去创办这样一所大学,他只需要让晏殊不得不创办这样一所大学。

所以他刻意将晏殊挤兑到了如今这样一个两难的局面中。

要么辞官,要么放弃为陛下办学的机会。

辞官是放弃了过去积累的所有政治资本,而放弃办学却是堵死了唯一一条出头之路。

晏殊权衡再三,终于选择了辞官。

而这种抉择,是赵受益刻意逼他做出的。

他必须让晏殊辞了官,以一个平民百姓的身份来办这所学校。

其实办学在哪里不是办呢,未必只有汴梁可以办大学。

只要他愿意,可以让晏殊一边做官一边为他办学。

晏殊被贬到哪里,学校就开到哪里。

但他却不愿意让晏殊这样做。

汴梁城的人知道晏殊是触怒了当权者,前途无望,但其他地方的人却未必知道。

如果晏殊顶着一部侍郎的身份出知外州,到了辖地,他就是正正经经的官长,收到的尊敬未必比在汴梁城里少多少。

就算是有人了解晏殊的过去,但那又如何呢县官不如现管,晏殊虽然在京城混不下去了,到了地方,还是个土皇帝。他要是以官长的身份办学,恐怕当地士绅趋之若鹜,稍微有头有脸的人都得削尖了脑袋往里钻。

这可不是赵受益想看到的局面。

他不愿意让太多的富贵人家的子弟进入这个刚刚开办的学校。

不便于管理当然只是一个借口,晏殊如果出知外州,身为地方长官的他怎么可能管不住一群乡绅的儿子。

真正的原因是如果学生们都是出身富裕阶层,那么他们入学的需求,自然就是攻读圣贤书,再和晏殊这个曾经的朝中大员打好交道,好为以后的科举、做官做好准备。

说白了,这群人是抱着“学而优则仕”的念头来的。

而晏殊本人当然是支持这种做法的。

在他的观念中,学而优则仕是再正确、再正常不过的了。

不为当官,谁读书呢

不为培养将来能在官场上出人头地的人才,开办学校又有什么意义呢

但赵受益需要的不是一个只能培养官吏的干部进修所,他需要的是一个能够培养出各行各业人才的综合性大学。

所以他只好在生源处下功夫。

乡绅家的子弟,如果想要努力上进,科举做官是唯一的追求。

但穷苦人家的孩子可不一样。

做郎中,做木匠,做农民,打铁,捕鱼,造船,盖房子,都是穷苦人家眼里的好出路。

一个学校如果只招收乡绅家的孩子,那慢慢就会演变成以文史为主导的专科学校。

而一个学校如果面向社会各阶级招生,甚至穷苦人家的孩子占比更大,那就会成为一所学科齐全的综合性大学。

毕竟学生什么都想学,学校也只好什么都教。

但,晏殊可能会想要招穷苦人家的孩子做自己的学生吗

怎么可能呢。

所以赵受益就得逼他,逼他辞了官,留在这个他已经走投无路的京城,白手起家,开办起第一所学校。

权贵不屑去,殷实人家不敢去,只有穷人家的孩子可能会愿意去。

如果晏殊坚持在学校里只教授圣贤书的话,那么很可能招不到太多的学员。

穷人家的孩子,哪有那么多想读书做官的呢

就算想,也不敢呀。

学一门手艺,师父管吃管住,虽然当学徒的时候受点磋磨,但好歹不会饿死,出师之后,马上就能养活自己。

读圣贤书,师父不管饭,还要收学费,平时笔墨纸砚不少花钱,也没处找活干养活自己读了书,自然不愿意干体力活,可精细活也轮不着,就只能干挨饿。

学了几年出师了,想要考科举。可科举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哪是那么好考的

考上了就是鱼跃龙门,考不上就是一世喝西北风。

所以说,如果没有能力供养一个吃白饭的闲人的话,很少会有家庭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去读书科举。

穷人家的孩子,要么种地,要么走街串巷卖劳力,要么学一门手艺,要么就去当兵哪有人去读书。

晏殊为了把学校办起来,去招徕这些最有可能被招来的学员,就只有同意在学校里增加其他科目。

所以赵受益问晏殊,如果是寒素子弟,晏卿愿意招进学校,悉心教导吗

晏殊毫不犹豫地回答“愿意。”

此时的他尚未想到小皇帝心里的弯弯绕绕,只是以为皇帝要他表决心,所以就一口应下。

寒素子弟又怎样,他的好友范仲淹就是寒素子弟,年少时穷成那个德行,一天只喝一碗粥,到现在也还抠抠搜搜的,吃肉都不敢放开了吃,晏大人不是还和他相处得挺愉快的嘛。

晏大人不歧视穷人。

赵受益微笑点头。

他看出来晏殊的心思了,看来还是没有预料到即将面对什么啊。

“既然晏卿决心已定,那朕就将开办学校一事交给晏卿了。”

赵受益拍拍晏殊的肩膀“夜深了,晏卿回去休息吧。更多的细节,朕日后叫刘公公写成一个册子送到晏卿府上。”

晏殊又谢恩。

赵受益让刘恩将范仲淹和晏殊送回府,自己又跑到床上躺好,拿被子将自己裹起来。

还是有点害怕。

人手不足就是难受,好想快点亲政啊啊啊。

要不明天就让刘恩把刘娥和寇准都杀了吧。

不过听说寇准身边有个武功颇高的江湖人,刘恩说和他胜算五五开来着。

那就不行了,五五开的事情不能做,万一失败了呢。

寇准动不了刘娥也不能动,这也太闹心了,朕的保皇党究竟什么时候能真正站起来。

好冷,好害怕,刘恩到底什么时候回来。

刘恩马上回来了,还带回来一个不能算太好的消息。

“属下刚把范大人送回家,就接到了从扬州那边传回来的密信。”

赵受益忙道“什么密信”

刘恩道“说来也怪,之前陛下给包拯送那封御书的时候,是托范大人的家人亲自下扬州。那人去了扬州就再没回来,但从包拯后来的行动来看,这封御书还是送到了。”

“就在昨晚,这名家人终于回了京城。范大人和属下去了晏大人府上,没第一时间见到他。”

“属下带范大人回府的时候,见他倒在了门前,被人割了舌头,已经死了,手里还攥着一封信。”

赵受益展开信一看,就见上面用黛青色的笔写着四个大字文曲危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