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去路上,石旦就说了,“真不跟你家里人说啊”
管少宁摇头,“咱们俩小孩儿,跑这么远,能咋说啊”别到时候腿都得给打折了。
而且她胆子小,家里没个顶梁柱男人,偷摸的弄点小东西藏一藏就好了,大张旗鼓的落人口舌,往后都是说不清楚的事情。
石旦点点头,“那成,咱回去吃过了饭,就带二哥去捞小鱼。”
到家的时候,管少宁把属于自己的那一小半粮食给提了回去。见管妈妈在院子里扎篱笆,她三步并作两步窜了过去,“妈”
管妈妈看她手里提着东西,推开屋门先叫她进来,然后也不急着看,问她,“又是石旦给你的”
“当然不是”为了避免挨打,她快速的把事情说了一遍,“我跟石旦不是在山上捡了不少的菌子吗还有攒下来没拿回来的鸭蛋,刚刚我把他送到隔壁的小学那儿了,那边工人多,不差钱不过我们也不认识钱,就跟人家换了粮食,换来的俩人对半分的。”
真话假话掺在一起才比较有可信度,要不然村子里就这点人,粮食来处都没得说。
镇子上不能说,隔壁村小学倒是没问题。那边既然建小学了,想也知道条件比他们这儿好了不少。
管妈妈倒是没再说她什么,想来也是放弃了,寻思着自家有好的多叫那孩子过来吃就是了。
“你还有这本事。”管大哥也过来看,见到一块树叶包着的方正东西,还问了,“这是啥”
“这是肥皂”管少宁小心的把树叶揭开,“听说是镇上的杂货铺里才有卖的石旦说咱没见过这些好东西,就跟人换了一小块用过的回来,听说是啥北京城的好东西呢”
肥皂这东西管妈妈倒是知道,只是没见过,下意识的问她,“北京城的好东西啊”
然后小心的翻出自家的破布给裹了起来,“这个给妈收着,有大事再用”
管少宁“”行吧,反正能有用的机会就行。
不过她要是知道管妈妈打算把这东西当成她的嫁妆的话,估摸着当晚就能给偷走。
管少宁瞅了瞅自己挣回来的没多少粮食,“妈,我下午带二哥去捞小鱼啊要是还能找到好东西,明年我念书也不用花太多粮食了。”
“还是种地安稳。”管妈妈哼了一声,“这个换东西能换到啥时候至少用心伺候庄稼了,不会没饭吃的。”
这个说得也是,管少宁没有反驳,只看着管奶奶,“奶,我下午给看看有没有野柿子回来给您甜嘴啊”
管奶奶乐呵呵的笑了起来,“行行行,我等着宁宝儿的野柿子”
管二哥在一边看的眼馋,“我不吃野柿子,我想烤小鱼吃”
那就走呗
晚上拎着鱼篓子回来,管少宁亲自处理去了,还叫石旦帮着给自家烧热水。
这种小鱼要炸着才好吃,可是如今油不好买,价格还贵,多放点葱姜蒜也能去腥。
村里就有做豆腐的人家,管少宁指使二哥换了两块豆腐回来。又从坛子里捞了酸菜切上,紧接着下了口蘑,一锅乱炖后,豆腐满是酸菜和鱼香。
“宁宝儿这样做法不错。”管奶奶在边上瞅着,“就是有点废粮食啊”
菜的味儿足了,那胃口大开得吃掉多少粮食
管妈妈也心疼,“豆腐也贵的,酸菜今年再多弄点儿,待会儿菜汤留下,明天妈给你们下酸菜汤面。”
管少宁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她自己也心疼。
物资不够的情况下,人不得不抠门。要是有个啥里的随身空间,她保管能叫一家人吃的满嘴流油。
管妈妈洗菜的时候,看到俩小人配合默契的模样,朝着自己亲妈努努嘴,“往后要是就这样过日子我也放心了。”
叫她念书不是为了叫她能嫁的多好,只是不想同一个爹却没有受到相同的待遇罢了。真要是嫁人啊,还是在自己眼皮子底下才能放心。
管奶奶给灶膛添了根柴禾,“这孩子去年还什么都不懂,今年本事长可快你看咱家老二,跟人家也不能比。”
自家二孙子现在还成天憨吃憨玩的,比人家大了几岁,那心性却是比不上的。
管妈妈哼道“等闲了,叫他没事也跟着跑跑,省得一天到晚的找那些小娃子打架。”
“也是每个人的缘法不一样,石家这孩子要不是父母都不在了,怕是比咱家老二还娇气。”管奶奶说道“统共就他一个孩子,当时养的比咱宁宝儿还白嫩。”
管妈妈也叹气,“那能怎么着老天爷不给人活路”好不容易打鬼子回来了,没享到福就不说了,结果一场风寒丢了命。
两口子跟赶趟儿似的,就丢下这么个小娃娃在这世道挣命。
管奶奶就说了,“现在这样也不错了,镇上来了大官,听说生活安稳了,像是石娃子这样的,算是烈士遗孤,有补助的。”
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