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型工种(快穿)(莫向晚)_第36章 第 36 章(2 / 2)_技术型工种(快穿)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36章 第 36 章(2 / 2)

这种实验的对比其实并不明显,但纪姑姑却是目光凝注,她能够发现那细微之处的差别,锋利的度不一样了。

纪墨也在纪姑姑指点之后发现了,双眸一亮,“姑姑,这是不是说,只要用肉就可以,甚至不需是牛羊?”

古代社会,牛羊也是很贵的,最贵的还是牛,耕田拉车,都少不得它,轻易宰杀是有罪的。

纪墨听赵先生说起过,当时还曾提到几个奴隶的价格才能等同于一头牛,也就是说从成本上考虑,祭剑用人是最划算的。

人命不如牛值钱,这个现状也是让人深思的。

纪姑姑抿唇不语,这个结论有悖于她所受到的教导,同样也不是当下能够接受的观点,她说不出赞同的话,又不可能把摆在面前的结果视而不见,最终便是一语不发。

即便如此,纪墨还是大受鼓舞,他细想其中的缘故,祭剑的目的是为了愉悦鬼神吗?是为了增加凶气吗?这种玄之又玄的话无法验证,但有一条却是铸剑师得出的结论,人祭之后出炉的剑会更加锋锐。

那么,这种锋锐的原因是为什么呢?如果肉也可以增加同样的锋锐,肉,加入火中,又产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啊,油,是油脂!”

细细分析之后,纪墨恍然,这就跟助燃剂是一样的效果,现在的炉火温度可能还差一些,然而有了油脂落入金属溶液之中,就会让它们燃烧得更加充分,融合得更加紧密,大概就是类似的意思。

如果要说人祭更好的话……人比肉还多了什么,就是骨骼了,那么,骨骼在这个助燃的过程之中又起了怎样的作用呢?

纪墨想起有一种瓷器叫做骨瓷,据说就是用牛骨粉烧制而成,如果骨粉能够如此,是不是人的骨头也能如此,如同烧瓷一样,把骨头能够烧制出来的某种属于瓷的特性融入其中,不取其易碎,取其光洁明亮或者是其他的特性?

这个猜想,值得尝试。

之后的日子,纪墨不着急铸造第二把剑,而是针对这个问题认真思考,每有一个想法,纪墨都会记下来,同时还会记下来每次投放材料的分量顺序,燃烧的天数,以及助燃之物的添加与否,更有加入动物肉和骨头,以及不加入肉,不加入骨头,骨头和肉都不加的四种不同方式之后得到的结果。

即便省略了一些铸剑的过程,也少不得要完成修治开刃之后才能够更为清晰地进行对比。这个过程中,纪墨就有些分身乏术,每一次实验需要的时间都很长,主要是矿石的熔炼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为此,铸剑室又做出了改建,打通了两侧的房间,增加了两个竖炉,纪墨让白石和两个剑奴作为一个小组,又把另外三个剑奴作为第二小组,自己则带着剩下的两个剑奴作为第一小组,总共三个小组,同一时间,三个竖炉开火熔炼,分别进行三种不同的实验。

最先被纪墨剔除的就是什么都不加的方式,这样铸造的剑,表面看起来并不会有太多的差别,但是剑与剑硬磕,哪个最容易崩口,哪个豁口最大,就一目了然了。

于是,这一种最先被淘汰,剩下的三种方式优劣都不明显,纪墨反复审视,同样的配方之下,三种不同方式铸造出的剑,只这一个步骤不同,似乎也没什么明显得一眼就能看出来的变化。

而剑与剑对磕的方式,也会受到一些其他因素的影响,比如说淬火时候的时机把握如何,比如说修治时候的偏差,甚至持剑人发力时候的力量大小之类的,并不能完全客观地得出一个没有误差的结论。

纪墨把三把没有配备剑柄剑鞘的长剑呈到了纪姑姑的面前,认真道:“还请姑姑品评一二。”

同样形制,同样材料,同样火候,只在熔炼之后所添加的骨肉不同,只是添加,还没做出具体的分量上面的变化,那是下一步需要进行的内容。

只是如此,用不同颜色的布条缠绕在剑茎之上的三把剑,同样寒光熠熠,肉眼看去,完全无法区分好坏。

纪姑姑拿起一把,细细看过,从剑脊到剑从,再从剑从到剑刃,一直看到剑尖,手指在上面轻轻滑过,用指腹触摸,用指甲轻轻试过剑刃的锋锐,看指甲上的缺口判断……

第二把剑,第三把剑,三把剑依次都用同样的方法看过,细致入微,全部看完之后,纪姑姑沉默良久。

纪墨耐心地在一旁等着,目光在纪姑姑和长剑之上来回,希望得到一个答案,以纪姑姑的经验,应该会给他一个足够解惑的答案。

“你的铸剑术……已经很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