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陈礼教授给了一个很大的诱饵――共同一作,但这也是在考验乔依之的真本事,因为她不一定有实力可以在十天不对,九天内找到自己哪里写错了并且改正过来。
就连陈礼和肖孟昌都推敲了一周的错误,只给乔依之十天时间
肖孟昌自己都觉得老陈有点过分。
陈礼一改往日爱笑爱说的作风,跟老肖学术性的讨论道“我们那七天也不是只推敲错误了啊。”
院里各种开会,各种给学生上课、改论文,更别提两人还承担了其他的研究任务。
因此,能用在这份研究上的时间,其实并不多。
但肖孟昌还是觉得陈礼这么做太欺负人家姑娘了。
陈礼平素最不喜欢背锅,他辩解“我真的一点都不觉得我过分啊,我留给我学生分析错误的时间一般都是710天。”
肖孟昌简直都不想说话。
小乔跟陈礼现在的四个学生能比吗现在那些学生都是被陈礼给压榨的刚开始大家可都是循序渐进的啊。
后来量变引起了质变,老陈才突然给他们加大难度的。
而小乔一上来就是hard模式,陈礼还不准人说他自己的要求过分。
两人冷飕飕的来实验室,一个多小时后各自找了件工服披着往回走。
肖孟昌因为小乔的天赋而开心,但陈礼却想的比较多
陈礼直接要求乔依之能做到他现在博士生的程度也不是没原因的,不管是乔依之对算法的敏感度,还有她强大的学习、举一反三的能力,都让陈礼有种小乔肯定经过专业的博士培训的感觉。
而且还是最顶尖的那种。
因为到了博士这个程度,已经不是导师带着你做实验了。
而是你主动思考你要做什么,自己阅读相关文献后去找导师给你类似于指路那样的指导。
导师并不会手把手教你做什么,一切都得自学。
而这个自学能力,就是在读博前两年一步步培养出来的。
不过,说实在的,大学生的大部分时间其实也在自学,不过大学生们是为了考试拿高分,而博士生们则是在训练自己的自制力和思维能力。
遇到一个好的导师,比如陈礼这种,他会把原本包裹在天才外面的那层普通人的外壳给剥下来,让天才变得锋芒毕露,让天才从普通人中脱颖而出。
试想,如果全天下的博导都仅仅只是指导学生做课题的话,那就不会有那么多学生为了去名校而不断的提升自己了。
名校之所以名,可能就是因为学生去了那里,会发生本质的蜕变吧。
陈礼之所以这么要求,就是因为他能感觉到小乔天资聪颖的背后,其实很可能已经被其他大牛给指导过了。
所以,他相信小
乔可以在10天内找出算法中的错误并改正出来。
乔依之并不知道陈教授的想法,如果她知道了,恐怕也会无奈的摇头。
很不幸,她上辈子遇到的每一位导师带她的时间都很短,因此,她并没有什么真正的恩师。
就连stuart,也仅仅是她的指导老师。
那些自学方法,都是她当初在医院坐冷板凳的那十年,一个人潜心搞研究,自己琢磨出来的提高自己的技巧。
十年磨一剑,用在这里可能还算恰当吧。
乔依之把文献分类做了三分之一,眼看着都快十点了,她洗了澡就去睡觉。
明天就是礼拜一,还得去学校上课啊。
乔依之把文献装在自己的书包里,她觉得利用早读开始前的一个小时,还是可以总结一点的。
最后临睡前,乔依之看了一眼微信,她跟姐姐的聊天记录还停留在自己问候的那句姐,戏份杀青了吗,什么时候回家啊。
乔依之想,姐姐没有回自己消息,应该是还在忙。
毕竟拍戏也有拍夜场的时候,不拿手机也是正常的。
乔依之关掉手机的声音,从被窝里探出胳膊,把手机放在床头桌上,然后关了灯休息。
第二天一大早,刚到学校门口的乔依之就发现了自家实验中学校门口,拉了好长一条红底横幅,上面写了恭喜我校乔依之、李闻风同学获得语文报杯全国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