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烟阁二十四臣
这个名字响亮好记又格调不俗,千百年后凌烟阁二十四臣便是父皇之江表虎臣,后世子孙定然会记住父皇造极华夏之伟业,也会记住二十臣开拓贞观之治的奇功”
李世民同意了提议,李泰顿时毫不停顿得赞美原版权作者,搬运也得讲良心。
李世民老脸笑成了一朵菊“混账东西,朕可不吃这套。
这回你用心了,辅机,玄成,你们怎么看”
长孙无忌第一次正视李泰,这小子大病一场脑子总算开窍了。
提议建立凌烟阁,李泰可以延揽多少人心,他的政治声望必将刷到一个新的高度,太子今晚该失眠了。
“呵呵,老夫以为青雀倡议此事,功在当下利在千秋也”
承乾啊,舅舅做不了你的太师,这几年只能看着山东集团那群人折腾,今天可算能给他们添些堵了。
李世民佯怒道“辅机,逆子可当不得夸。”
魏征目光闪动,随后跟进道“陛下,臣今日方知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古人诚不我欺也。
魏王倡议建立凌烟阁功在社稷,陛下赐予七星龙渊剑臣自无异议。
不过一事不烦二主,此事既然魏王倡导,便由魏王一体执行吧。
二十四臣之择选、排序、图形,魏王身为倡议者自有腹案,臣愚以为魏王主导此事不做第二人选。”
魏玄成之智不在房玄龄之下也,长孙无忌瞥了眼魏征,让李泰主持二十四臣人选的择定和排序,这个坑,深不见底。
这二十四臣的选定不分文武,如此一来必然涉及文武势力的平衡,以及山东集团和关陇集团之争,更要命的还牵涉到玄武门之变。
一些重臣功高盖世但没有参与玄武门之变,如李靖、秦琼等,这些人以其对大唐的功劳论,毫无疑问应该排名前列,但其关键时刻立场不坚定,必定不能名列前茅。
反之,一些与大唐功劳并不拔尖,但玄武门之变立了大功之流,如程老匹夫极力怂恿皇帝发动宫变,可谓宫变势力的中流砥柱,这些人又如何安排。
建立凌烟阁看似不过是大唐对有功之臣的名誉认定,其实质却是对朝堂各方势力的平衡,以及对贞观朝重臣的政治定论啊。
长孙无忌忽然很好奇李泰会如何选择,魏征一句话将筹建凌烟阁之事与七星龙渊剑挂钩,若想得到龙渊剑,就得承担筹建凌烟阁事宜。
以李泰的政治眼光,很明显,其并不具备厘清如此错综复杂局面的能力。
李世民不比长孙无忌反应慢,他目光闪烁心思重重,他明白爱子的能力,但他很想看看李泰的表现,毕竟哪个父亲不曾望子成龙。
“青雀儿,你魏伯父的建议正合我意,你若是办好了凌烟阁的差事,朕赐你龙渊剑太子也不会置喙。”
李泰明白其中利害,这事儿便是大唐的授勋工程,做好了能得到便宜老爹的肯定,并借此建立一个可靠的班底,真正具备冲击储君的势力。
若是做不好便万事皆休,李世民会在政治上彻底放弃自己,仅有的那点不成气候的势力也会冰消瓦解,没有自己的强劲威胁,太子大概率不会再谋反。
太子一旦四平八稳坐上皇位,恐怕老子全尸都得不到一个。
在魏征坦然的目光注视下,李泰笑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魏伯父的建议合情合理,这笔买卖我接了。”
魏征古井无波,并未因为李泰入彀而生出与太子邀功的心思。
长孙无忌心思活了起来,出宫以后须得与褚遂良捋一捋,接下来关陇集团这边可不能再掉队了。
李世民怒道“什么买卖,这是国之重典非同儿戏
你既然接了差事,朕便丑话说在前头,一旦此事办砸,你便替朕抚养小兕子去吧。”
李泰大喜道“成不成我都愿意抚养小兕子啊,要不改天父皇你便把小兕子送我府上。
阎婉整日里闲极无聊,有了小兕子陪她,二人相依为伴,岂不比小家伙闷在宫中陪你一个老头强”
闹呢,咱按你的正版来搞,若是不成,吐口口水淹死自己得了。
这个逆子还是有心的,李世民欢喜他的兄妹之情,笑骂道“臭小子,小兕子可没你这般不孝敢骂为父苍老。
此事已定,也该轻快一番了,你小子拿的啥册子,还不给我们瞅瞅。”
李泰将册子递给李世民,怅然道“这就是险些要了儿臣小命的括地志序册,不过儿臣并不后悔。
在编著括地志的三年里,儿臣随文牍案简走遍了大唐的十道三百五十八州,神游遍览大唐的山川、城池、古迹、风物。
如今儿臣纸上谈兵的话,也算对大唐各道了如指掌,等忙完了凌烟阁的事,儿臣想与父皇请旨周游我大唐万里江山。”
李世民沉甸甸地接过了序册,抚摸着扉页叹道“尽收天下风物勿厌浩繁,青雀儿,你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