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贵妃是个小花精(香溪河畔草)_惹不起(2 / 2)_红楼之贵妃是个小花精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惹不起(2 / 2)

小花精不在乎叫什么,却是记住了这个名字。

这时候,小花精的精神力便在母亲卧房里逡巡。

很快,她就找到一株香香的兰花。

这兰花蕴含的灵力,比她在外面找到的植物充沛多了。

这不是她的卧房,小花精不敢放肆,只是吸纳了三成灵力。

灵力入肚,小花精不由笑了。

王氏见状也笑了。

李奶奶忙着讨好“哎哟,大姐儿真是聪明,这么小就知道谁亲谁疏。

不瞒太太说,元姐儿今日是头回笑呢,没想到,见到了太太,就连续笑了三回。

您说,大姐儿是不是认得您呢”

王氏越发高兴,吩咐道“金簪,去告诉老太太,就说我们元姐儿会认人了。”

王氏之所以这般讨好婆婆,却是因为,自从元姐儿落地,婆婆似乎有些避讳,轻易不往这边来。

跟当初她剩下珠哥儿大不相同。

王氏知道,婆婆不是重男轻女,估计是因为那一日姐儿落地,后罩楼走水有关。

历来,在大户人家,走水都是凶兆。

王氏这才不遗余力,在婆婆面前替女儿刷好感。

王氏的婆婆就是荣国府的老祖宗史老太君。

人称贾母。

贾母这些日子确实心里七上八下。

元丫头落地的动静,让夫君都放火烧房了,肯定不简单。

她害怕这个孩子不吉利。

心里想着,等着这孩子满了周岁,一定带去碧云寺,请妙音师太给看看像,摸摸骨。

这时候闻听王氏派人禀报,想着王家的财势,不想得罪了二媳妇,吩咐道“赖嬷嬷,替我去看看大姑娘,再把我库房里的那一对玉镯给大姑娘送去。

今日不是有人送了两盆兰花吗,一盆给你们四姑娘送去,一盆就给元姐儿。”

王氏这边满心欢喜的等着婆婆上门,却只是收到一对玉镯,一盆花儿。

王氏眼里透出凛冽之光她王家难道缺少玉器吗

王家可是金陵王

东海龙王没有的白玉床,她王家也能拿出来。

她王家一船茶叶出海,回来就是一船金银。

所有外藩国来使,都是王家替朝廷养活。

婆婆竟然打发叫花子一样打发她的女儿

王氏心里十分不甘。

她拼命生下的贵女,落地就出现菩萨一样的金光异象,公公婆婆却这样对待,她不能这样任由府里漠视。

正在王氏沉思之时,外头丫头一声声通禀“二奶奶,大奶奶来了。”

周瑞家里忙着上前打帘子。

门口进来一位俊俏的少妇,正是荣国府掌家少奶奶张氏。

王氏这里闻听通禀,迅速揉揉自己的面颊,堆起笑颜“大嫂子怎的来了,年节可是忙坏了,怎么不歇着”

张氏笑道“正要歇着呢,却听说我们元姐儿今日笑了,我就坐不住了,忙叨叨的来了。”

荣府大奶奶张氏出身书香门第。

她父亲张大学士是御书房师傅,陛下赐封的太子太保,在御书房教导太子皇子们读书。

张氏嫁进贾府,却是当初贾代善卖了老脸,在陛下跟前求来的名门贵女。

眼下张氏跟前有两子,长子贾瑚五岁,次子贾琏二岁。

张氏膝下无女,十分喜欢元春这个侄女儿。

她今日也是闻听元春会笑了,特特前来探视。顺便询问王氏满月宴上的一些事宜。

她递给王氏一张客人名单,笑道“弟妹看看,若是漏掉哪位客人,就给补上”

王氏伸手接了名单。

张氏很自然的接过王氏手里的元春,逗趣着“元姐儿,记得大伯母不

大伯母来探视你好几次哟,只是次次不巧,咱们姐儿都睡着了”

小花精被张氏抱在怀里,浑身通泰,十分舒服。

这个伯母身上散发出来气息,充满了善意。

小花精心里高兴,不由冲着这大伯母一笑。

张氏顿时高兴不已“哎哟,瞧瞧我们元姐儿,真聪明,这是喜欢伯母吗”

贾代善从袖口里摸出一本折子道“贤侄看看这个吧。”

王子腾看过顿时下了一跳。

贾代善给他的奏折,却是一本通政司暗探奏对的密折。

密折上详细记载了王氏主使丫头陪房,阴谋暗害荣府长子嫡孙的一言一行。

王氏何时何地,说了什么话,都有记载。

她竟多次当着刚刚出生的幼女,商议谋害之事。

王子腾真想给王氏跪一跪。

贾代善这时说道“通政司监查百官,老夫身为兵部尚书。

贤侄以为我这府里能有秘密”

折子一旦到了御前,荣府丢脸事小,王氏一族将无法在京都立足。

王子腾当即跪下三叩首,道“多谢姻伯手下留情,侄儿感激涕零。”

王子胜惊诧莫名,待他看了奏折,顿时如坠冰窟。

他们自以为机密,却原来一切都在别人的监督之下。

王子胜不知道如何是好,只有跟着兄弟一起磕头。

王子腾虽是后辈,贾代善却并不倨傲。

这个王子腾的能力,远胜于贾赦兄弟。

他在一日能够压服一日。

他不在了,说不定贾赦贾政都被他玩弄于股掌之间。

这样的人要么毁了,要么收归己用。

鉴于贾赦的不成器,贾政的懵懂无知。

贾代善选择收服。

且四大家族本就是同气连枝。

贾代善搀扶王子腾兄弟起身“龙生九子皆不同。你们虽然使了些手腕遮掩,却是为了兄妹情分。

那恶奴也是罪该应得。

我知道,那件事情,你们并不知情,起来吧。”

王子腾起身之后,再次躬身作揖“事到如今,侄儿也没有什么好分辨,但凭姻伯做主,哪怕姻伯即刻将舍妹休弃,侄儿无不遵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