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虽然不太信会有这么傻的人,近乎无偿地把粮食兑给别人,但试试也不吃亏不是?
这光天化日的,这么多人看着呢,他能对自己做什么?
总不能抢了她的户口就跑吧?
周隐当然不会抢她的户口。扫描登记后,给她纸和笔,让她在一旁默写生字。
这姑娘倒也不贪,第一次就只写了十个字,然后每个字念了一遍,又解释了一下含义。
“十个字换一斤面粉。”
周隐说完,打开一个面粉袋子,称了一斤面粉,拿牛皮纸包好,用浆糊封了口后递给那姑娘。
那姑娘迟疑了十几秒后,才伸手接过牛皮纸包,退到一边,把封好的纸包拆开,舔湿了手指沾了些面粉放进嘴里。
然后瞪圆了眼睛:“真的是面粉!真的能换到面粉!叔,我还要换。”
周隐笑了笑,把她先前用过的纸笔递过去。
那姑娘便兴高采烈地默写生字去了。
有了活广告后,人们的积极性一下便高了起来。不少家住在集市上的人,已经回家拿来了户口,陆陆续续开始有人换到面粉了。
一些家住的远的,开始着急起来。
“老人家,我这回去拿户口少说得六七个钟头,您下午还在这儿吗?”
周隐摇头:“今天只有这一千斤面粉,换完即止,不过明天一早我会再拿一千斤面粉去桑果镇,你们如果方便,可以拿着户口去桑果镇集市上换。”
桑果镇就在双坪乡隔壁,能来双坪乡赶集的乡民,大概也不会介意多走些路,再去桑果镇赶集。
听到明天还能换,众人也就不慌了。
住得近的都回家拿户口,住得远的,则纷纷弘扬国粹,围成一圈看热闹。
解放后这几年,大部分生产队都办过扫盲班。不过,扫盲班没有奖励,种地也不需要识字,因此乡民们的学习积极性并不高。
许多人上了一个月扫盲班,还是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
但现在可不同了。
学会的字,都能转化成粮食。
而且瞅着那板儿车上的面粉,等级还不低,又白又细,这么好的精白面,一斤少说能换两斤粗粮。
在吃不饱饭的年代,食物就是第一生产力。
围观看热闹的人,这会儿齐齐化身为“顺风耳”和“千里眼”,想趁着周隐验收的机会多学点儿,能学几个算几个。
那学习积极性,可谓空前高涨。
很快,回家拿户口的人陆陆续续回来,不断有粮食被换走。每人换个一斤两斤,十几斤不等。
就数供销社上班那位姑娘换得最多,一个人就换走了三十多斤,简直羡煞众人。
不到中午,一千斤面粉便兑换一空。
祝明月看了看功德余额,涨了有四万多。
加上救段文清时奖励的十万,和推广四季玉米奖励的十万,余额已经接近三十万了。
满满都是成就感啊。
不仅是收获功德的成就感。
还有这件事情本身。
祝明月甚至觉得,这件事情本身的意义,比收获功德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