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库里勒台大会的众位匈奴贵族进行了为期三十天的讨论。
在会议中,忽必烈作为领袖,与其他三大汗国的匈奴贵族就重新统一匈奴帝国的问题进行了谈判。
他作为大匈奴帝国的大汗,与三大汗国商定后,重新划定了三大汗国的领土势力范围,以大元的皇帝根据这张地图对其他汗国的纷争进行仲裁。
同时,大元将包括火绳枪在内的一些与大宋共同进步产生的科技传给其他汗国,以防止大宋入侵其他汗国。
同时,大匈奴国下辖各汗国之间履行互相帮助的义务,其中最重要的是对宋的联防义务,若宋朝出兵攻打任何一个国家,其他汗国都有义务保证大匈奴国的领地不受侵犯。
为了体现大汗的威严,忽必烈带头将五万多匈奴将士派到伊利汗国驻防,钦察,察合台两国也各自派出一部分兵力,以帮助伊利汗国面对宋国的威胁。
除此之外,忽必烈也规定了各国的统一关税和商路,各汗国达成共识,不得擅自扣押大匈奴国内部的商人及非军事居民的流通。
最后,忽必烈也重新声明了库里勒台大会制度,他在此次会议上就谈论到下任大匈奴国的继承问题。
以后,大匈奴国重新被分为四大汗国,除了伊尔,钦察,察合台三大汗国,又从元朝境内以哈拉和林为首府的匈奴地区分出岭北汗国,由忽必烈兼任其大汗,并同时兼任元朝皇帝。
即,大匈奴国由四大汗国领及中国领地组成,在库里勒台大会上,大匈奴国的可汗被推举,而成为大匈奴国可汗的人,将有资格接手元朝皇帝之位。
从忽必烈以后的库里勒台大会是大匈奴国的全体大会,也会邀请各汗国贵族一同参加。
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决定,原本,如果是各大汗国各自为政,都有各自的继承制度,那么汗国各自独立,便是迟早的事情。
大匈奴国之所以统一,有一大原因就是因为内斗库里勒台大会上,并不是前一任大汗指定的继承人就一定能接任下一代大汗。
还需要在大会上得到贵族的多数支持,反对派被杀戮,从而用武力维系新一任大汗的权威。
只要不完全以中原的嫡长子继承制度取代库里勒台制度,就意味着就算前代大汗钦定的继承人,也有可能在库里勒台大会上失势,另由其他人担任大汗。
不同藩王因为大汗的竞争而频繁流动,才让大匈奴国持续多少年而没有名义上的分裂。
这意味着无论钦察还是伊利汗国的贵族,也有可能被推举为大匈奴国的大汗,只要在库里勒台会议,及会议伴生的内战中取胜,他就有资格直接进中国当皇帝。
匈奴人都知道,中国是片富饶的土地,人口众多,物产丰富,在元大都生活的日子,自然是比草原上舒坦得多。
这一制度,对已经拥有中原的元朝无疑是不利的,但却能稳固其他三大汗国的军心,让他们倾向于承认自己归属于大匈奴国,而不是表面臣服,实际独立的独立王国。
这一系列条约,确实让忽必烈恢复了对大匈奴国区域的统治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