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之改嫁隔壁老王(女王不在家)_109、第 109 章(1 / 2)_八零之改嫁隔壁老王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109、第 109 章(1 / 2)

("八零之改嫁隔壁老王");

第109章怀孕

下午的时候,

电压器依然没修好,那些线路不但被咬,还被破坏了,

不少人都开始着急了,其实村里不用电也行,有蜡烛,

也有油灯,

大家可以凑合,

但这两天就要开始给地浇水了,水泵需要电才能发动,

这才是大事。

大家用水泵来浇水已经好几年了,

这个时候再自己用担子挑水,谁能习惯呢。

一时之间说啥的都有,大家都发愁起来,

而沈烈用着的那几个梳绒女工,比谁都着急,她们干一天是一块三,

这么耽误一天,

一块多没了。

一块多能做什么呢,

能给孩子买二十张大白纸装订二十个作业本,

能买几十只铅笔,

还能买三斤红糖,

这些东西,

你不去梳绒做工,不会有人平白给你钱。

闲着也是闲着,干活好歹有钱挣啊。

她们跑来找,着急地问如果变压器修不好能怎么办,

说万一修不好,那不是没活干了。

沈烈自然宽慰她们,告诉她们,要相信电工,肯定能修好。

其实冬麦看着这情景,也挺闹心的,本来梳绒就在赶工,竟然还遇到停电,她无奈地说:“我看以后咱如果做大了,干脆自己买一个变压器才好呢!省得还遇到这样那样的事。”

沈烈却道:“如果做大了,可以考虑,我们选一片厂区,到时候自己买一个变压器,不过现在也就说说,咱得有本钱才行。”

冬麦便不说话了,变压器估计挺贵的,也不是随便能买的,而这一批羊绒挣到钱后,还有许多事要做,比如买小货车,那个比变压器要紧。

到了快傍晚时候,村里一下子闹腾起来,说是派出所来人了,派出所开始查案子,看看到底是什么人蓄意破坏变压器。

这下子大家都害怕了,村长大喇叭,把所有的人都给叫到变压器的空地旁边,说是人家派出所要审问。

大家议论纷纷的,也有不少人看向王秀菊。

王秀菊莫名:“你们,你们看我干吗?”

大家的眼神充满了怀疑,以前王秀菊当过贼,偷人家沈烈家里的羊绒,难保说这次她又干坏事了。

王秀菊一下子明白了她的意思,气得指天发誓:“我要是做了那种猪狗不如的事,让老天爷收了我,你们一天到晚的,遇到啥坏事就认为是我?你们这是什么意思!”

大家这才收回目光。

冬麦旁边,好几个媳妇都围着,七嘴八舌地说话,猜什么的都有,大多还是觉得是林家人干的。

“他们家和你们有仇,他们就是想搞破坏,让你们没法梳绒,谁不知道,现在变压器坏了,停电,影响最大的就是你们家。”

冬麦没吭声,她总觉得,事情不至于那么简单的,也许更复杂吧?

派出所挨个地盘问,大家都好奇地翘头看,这么盘问了几个人后,突然有一个人就往外跑,派出所的人几步上前,直接将人给按那里了。

大家都被惊到了,要知道都是老百姓,地里种地,偶尔赶集,这种抓坏人的事,谁见过啊,当下全都往跟前凑,翘着脑袋看热闹,有的人甚至爬到树上去看。

冬麦倒是没着急看,个高的多的是,还轮不到她看,反正早晚会知道。

很快,她就听到大家伙议论,原来被抓的那个是陈继军。

陈继军?冬麦怔了下,这个人平时闷不吭声,感觉是个老实人,怎么竟然搞这种破坏?

刘金燕却想起来了:“我知道了,他这是为了王秀春记恨你家呢!”

刘金燕一提王秀春,冬麦才有印象了。

陈继军的媳妇叫王秀春,之前给自家梳过绒,不过沈烈觉得她不守规矩,就不让她干了,估计陈继军心里存了不满,眼馋别人家媳妇能在这里挣钱,他家不能,他才使下这种坏。

这个时候,陈继军已经被派出所同事上了镣铐,他媳妇王秀春跑过来求情,不过派出所的人哪看这个,反正犯了错误就抓。

不少人在旁边看热闹,有的人还说:“继军,你家媳妇没能在人家沈烈那里挣钱,你就故意搞破坏,咋能做这种事呢!你这样害得不只是沈烈,还有我们大家伙啊!”

派出所拷着陈继军要离开,村支书趁机拿着大喇叭开始喊,说是这种行为是违法犯罪,是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破坏公有财产,让大家引以为戒。

陈继军爹娘没了,家里只有大伯,她媳妇被大伯和大伯娘领着,跑来找沈烈和冬麦求情,沈烈便和他们讲法律,说这和他没关系。

说王秀菊来我这里偷羊绒,扭送公安局她肯定坐牢,可是我没有,我只让她赔了钱,我也不是非要把人往绝路逼的人,可是陈继军他破坏的是变压器,害得不是我沈烈一个,害得是全村,破坏的是公有财产,这就不是我说了算。

不过沈烈也指了一条明路:让陈继军好好地认罪,争取宽大处理。

陈继军大伯和大伯娘带着哭哭啼啼的媳妇走了,村里人自然不少唏嘘不已,但又觉得,你陈继军闲的没事破坏变压器,这心也太黑了,今天能破坏变压器,明天不知道干出啥事来呢。

冬麦对此多少有些感慨,估计那个陈继军也是一念之差,不懂法,也不懂技术,就在那里乱搞,其实想想有些可惜。

不过,人就是这样,稍微行差踏错,可能就毁了一辈子,谁知道呢。

晚上时候,变压器总算修好了,村里来电了,大家都高兴起来,压在心里的石头被移走了,梳绒机也重新转起来。

不过为了这个,第二天,村支书开了一个会议,专门强调这件事。

“村里有些村民,因为一点点私怨,就给人家使坏下绊子,这是什么行为?你们能学这个?你们看看,人家富起来了,人家雇工,人家给你们挣钱的机会,人家还给大家伙发月饼,现在改革开放,万元户光荣,今年咱们村,我已经把人家沈烈报上去了,争取公社里给他发表彰,这就是你们学习的对象!以后,咱们村,都得向沈烈学习!”

下面的人,纷纷鼓掌。

当然也有人私底下问起来,问沈烈还请人不,沈烈表示,以后他的生意做大了,大家肯定还有机会,顿时,所有的人都高兴起来,期待起来。

唯独林荣棠,从旁冷冷地看着。

他已经收拾好行李,准备明天过去陵城了,他想先去图书馆,去研究梳绒机,去研究羊绒产业,也去和孟雷东搞好关系。

他会挣到钱的,且挣到比沈烈更多的钱。

今天沈烈所得到的一切,他都会夺过来。

**************

那个陈继军,最后被判了三年,这算是村里一件挺大的事了,陈继军媳妇开始的时候还哭哭啼啼的,后来看着陈继军怕是一时半会回不来,她说自己守不住,收拾包袱回娘家,重新相亲准备另外嫁个人家了。

陈继军的故事,自然时不时在村里老人嘴中说起来,成为了告诫大家“不要起坏心”的例子。

不过即使如此,沈烈还是找人抱了两只小狼狗,拴在老宅角落里,这样万一有个什么,至少能汪汪汪叫起来让人警惕。

而沈烈之前托人买的□□,也终于买到了。

花了两百多,是一把气-枪,峨眉三箭的,这种在农村一般是当猎-枪用的,现在国家管制,收缴了不少,但是农村人管得松,条件好的农村总有那么一两户有这个。

沈烈买了枪后,周围人都来看热闹瞧稀罕,也有的七嘴八舌地议论,说是谁家娘家就有一把,反正有这枪的,大家都知道是有钱人家,惹不起。

甚至有人开玩笑:“王秀菊这是偷早了,她现在敢来,肯定让她吃枪子儿!”

于是大家都哈哈哈地笑。

这种气-枪是用钢材和木头做的,很沉,大家单手拎起来都费劲,于是大家就说,这种枪怎么玩啊,拎都拎不起来。

正说着,沈烈却很轻松地拿着,大家还没来得及惊叹,便见他娴熟地操作着那气-枪,当场对着天空放了一枪,声音响亮,震得周围人都赶紧捂住耳朵。

这声音过去后,大家望向沈烈,沈烈两眼冷沉,握着枪的姿势,一看就是专业的。

当场所有的人都被镇住了。

人人都说沈烈挺厉害的,可他挺爱笑,也就没人怕他,现在看人家玩这枪的气势,冷凛凛的,看着就吓人,那确实和普通老百姓不一样。

沈烈确实是有意震慑一下大家伙,这声空响之后,吹了吹枪口冒出的硝烟,在那淡淡的硫磺味中,笑着说:“这个其实不怎么好玩,也就勉强能用。”

所有的人都惊得不敢说话了。

事后,有人在私底下偷偷地和自己媳妇说:“沈烈这个人,可不能招惹,人家厉害着呢!”

沈烈自然知道大家的看法,对此很满意,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他想干事业,想努力挣钱,想发财,可是人发财了,就有追随的,也有各种红眼皮,他不怕别人明着来,就怕别人背地里给他使坏,这声空响之后,怕是没人再招惹他,这就够了。

************

沈烈还抽空去了一趟公社,他想申请一封介绍信。现在卖羊绒的,不少也就是自己运过去,这种属于民不举官不究,一般不会被查出来,没什么事,但万一被查,那就麻烦了。

如果能有一封介绍信,那就不用担心这个。

为了这个,沈烈跑公社,跑陵城,跑了好几趟,总算有些眉目,但谁知道介绍信从公社里开了,盖了章,送过去,又卡在了陵城那里,他也不好直接找陵城相关部门,只能催王书记,王书记帮他催问。

就在家里的羊绒差不多要分梳完的时候,他早早地订下了一辆陵城某个工厂的大货车,谈好了带着司机,到时候帮着他跑一趟首都,钱谈妥了。

等到所有的羊绒都分梳完了,将羊绒分装好后,准备货车一到就装车,至于首都绒毯厂那里,已经给人家发了电报,说好了差不多运送过去的时间。

这次送羊绒,关系重大,沈烈自然不敢轻忽,他去找了彭天铭,想让江春耕跟着自己走一趟,彭天铭自然没什么说的。

除了江春耕,沈烈的意思是让冬麦也跟着去:“顺利卖了后,拿到钱,咱正好在首都好好玩玩。”

冬麦听了,有些心动,不过又担心饺子馆的买卖,就去和江秋收说了一声,江秋收和冯金月满口应承,让她跟着去就是了,饺子馆他们看着肯定没问题。

冬麦又回家和娘说了一声,还是决定跟着沈烈去首都。

去的时候,沈烈坐大货车的副驾驶座,冬麦和江春耕坐火车过去,到时候大家去人家首都绒毯厂汇合。

为了能赶在货车到达绒毯厂之前赶到,到时候卸货也好多个人看着,江春耕带着冬麦,早早地就准备赶过去首都。

这不是冬麦第一次出门,况且又有哥哥陪着,心里踏实得很,可谁知道一上了汽车就有些晕车,难受得要命,从陵城下车后,差点吐了,干呕了几次。

江春耕见她这样,忙拿了水来给她喝,帮她捶背,她才勉强感觉好多了。

其实这么吐了一番,也没吐出来什么,就是难受,犯呕。

江春耕看她这样,心里一动:“你这样多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