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室文当女配(穿书)(秋凌)_70、中秋(2 / 2)_在外室文当女配(穿书)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70、中秋(2 / 2)

“节礼,早就送了。”老太太道,“这时候说这些做什么。”

老太太不悦,南安伯夫人一看老太太的脸色变了,便也不敢多说。

姚锦瑟看到南安伯夫人如此,只想南安伯夫人这一辈子都改不了这个脾气了,总是喜欢挑衅一下,被摁下去之后,后面还会死灰复燃。

除了南安伯夫人,其他人都不敢在老太太面前这么折腾。

柳姨娘更是躲在旁边当鹌鹑,她本来想靠女儿让儿子去跟南安伯夫人的嫡子争的。然而,女儿无用,就只是安王嫡次子的妾,还是一个不得宠的妾。

“祖母,吃茶。”姚锦瑟开口,从丫鬟端来的盘子上,端了茶,又把糕点放在桌上。

“你就知道叫我吃。”老太太笑道,“等过几年,牙口没这么好,也就不能多吃。”

“那就趁着现在,多吃点。”姚锦瑟道,“也不能吃多了,吃多了,不好克化。”

南安伯夫人看着老太太对姚锦瑟那么好,心想亲生孙女就是亲生孙女,老太太就对姚锦瑟那么好。

此时,司徒靖已经在皇庄,他去地里走了一趟,还除了草。

“这些月饼哪儿买的,看起来不像是宫里做的。”太皇太后一看到那些月饼,就知道这些月饼跟宫里做的月饼有差别。

“景宁侯世子的外室开的酒楼买的。”司徒靖道,“他们人是不好,这东西还可以。”

司徒靖本来想让府里的厨子去学,可惜没有那么快学会。

于是司徒靖就买了食锦居的月饼,他认为没有必要跟这些吃食过不去。

“可以。”太皇太后拿起一块冰皮月饼,咬了一口,“还算好的。”

“他们那边有很多种月饼,就都买了几种。”司徒靖道,“那边的菜色花样多,就是胜在新鲜。过一段时日,其他人也会了,也就没有那么新鲜。”

“晚点吃,也来得及。”太皇太后道,“那种新鲜的,他们能一直新鲜下去吗?”

太皇太后就觉得景宁侯世子那个外室有些奇怪,不过她也不在乎,那样的女人是别人儿子的外室,又不是自己的。要是自己的儿子有这样的外室,还不顾及家里的正室,那么这个儿子也就废了。

景宁侯府,祁煜没有去谢家请世子夫人回来过中秋,他没有去跟林娇娇一块儿过中秋。他不能跟一个外室一起过中秋,特别是在他的父母还活着的时候。要是他跟林娇娇一起过中秋,必定又会被说。

景宁侯夫人只觉得这个中秋过得怪冷清的,其他庶子庶女都在,庶子媳妇也安静一些。哪怕没有人在那边说世子夫人什么时候回来,景宁侯夫人都觉得不是滋味。

原本儿子成亲了,儿媳妇又怀孕了,这个中秋节应该过得热热闹闹的。结果儿媳妇回去娘家,儿子心里就只念着那个外室。

到了傍晚,祁煜在侯府里用过饭之后,他就准备走。

“去哪里?”景宁侯夫人叫住祁煜。

“您知道的。”祁煜道。

“好,你去吧。”景宁侯夫人知道了,祁煜是赶着去跟林娇娇一块儿过中秋。这个儿子没救了,还是别救了,也不要去说阻止儿子过去的话。

景宁侯夫人内心心酸,自己到底是造了什么孽。

林娇娇早就回来了,她晚上跟杜氏一块儿吃的饭,她心里不爽快。她就想起祁煜今天会不会来,祁煜没有跟她一起吃饭,但是他们可以一起赏月。

当林娇娇看到祁煜过来的时候,她就十分兴奋,祁煜没有去找世子夫人,而是来自己这边。

中秋赏月,很多人家都在院子里赏月。不管天空的月亮到底圆不圆,不管十四的月亮圆,还是十五的月亮圆,只要没下雨,便有很多人赏月。

其实这一天的月亮也没有多么与众不同,不过就是因为是中秋佳节,意义不同。

姚四姑娘看着院子里的其他姑娘,府里的姑娘还有没有说亲的,可大房那边没有庶出的女儿了。也就是三房和四房的女儿,二房的姚锦瑟已经定亲。

这么多姐妹在院子里赏月,姚四姑娘想着明年这个时候,自己还得跟这些人一起赏月吗?她想要一门好一点的亲事,不要去当妾室,也不希望自己的夫君是庶出的。

姚锦瑟见姚四姑娘愣愣地站在一旁,便道,“不跟她们一起玩?”

“你说,找一门合心的亲事怎么那么难?”姚四姑娘不觉得这话不能说,也不觉得多害羞,这么多个月过去了,她的父母还是没有给她找到合心的亲事。

“是身份低了?家世差了?”姚锦瑟只能想到这一点,姚四姑娘原本就是庶出的孩子,姚三爷又没有大本事,那么别人自然就不大看中姚四姑娘,“人品和能力,才最为重要。”

若是姚三爷能撑得起来,那么姚四姑娘的亲事也就好说多了。

奈何姚三爷撑不起来,姚三爷能给姚四姑娘找的亲事,自然不可能非常好。

姚锦瑟之所以说人品和能力,那是因为人品不好,那么那个人就可能做出很多糟心事情。要是没能力,贫贱夫妻百事哀,就算不贫贱,也有可能因为夫君不上进而不悦。

“比三姐姐自是差许多。”姚四姑娘道,“比二姐姐也差。”

姚四姑娘就想自己不要什么王爷、世子的,她想一门家里比较富贵、男方读书成绩又好的人。那种书香门第之家,有的就是倾向于找小官的嫡女,而不是找姚四姑娘这样的女子。

“三姐姐,你说我该嫁给秀才,还是嫁给千户?”姚四姑娘看向姚锦瑟。

“一个以后可能成为文臣,一个就是武将。”姚锦瑟道,“千户也算可以,武将主要还是靠军功,难免要上战场。看你想要什么,秀才,也有可能一直都是秀才,千户也有可能一直都是千户,武将容易伤亡。可没有他们,又哪里来的家国安定。”

姚锦瑟不去说千户不好,做了武将的妻子,那就得做好夫君时常不在家的准备。夫君上战场,也可能在边疆有妾室。

姚锦瑟就知道一些武将的夫人对那些归来京城的妾室很好,因为那些妾室在艰苦的地方伺候了她们的夫君,所以正室夫人还得给她们一些脸面。

若是姚锦瑟,姚锦瑟必定受不住这样的,她宁愿选择自己跟着夫君去。可不是谁都愿意跟着夫君去,也不是愿意了就能跟着去,还得顾全所谓的大局。

“武将吧。”姚四姑娘想了想道,“会不会更好,早早生下儿子。多生几个,儿子从文从武都可。”

要是夫君没了,她还有儿子,她守寡便守寡。姚四姑娘想着她有一个当摄政王妃的堂姐,那么她当了寡妇也算有靠山,别人不能太过欺负她。

姚四姑娘就想着老太太嫁给他们的祖父当填房,可二伯父也没有得到什么东西。景宁侯世子养外室,还有很多男人都三妻四妾的。

若是她去跟其他人斗,她真的就斗得过吗?多少文臣妻妾众多,外面还有红颜知己。

“只要不是一家全部战死沙场就好。”姚四姑娘道。

“……”姚锦瑟没有想到姚四姑娘会这么说,一家全部战死沙场,也有可能,可能男丁没了,就女子上。

杨门女将,姚锦瑟想起了这一部剧,哪怕有虚构的成分,却也说明战争的残酷。

到了第二天,姚四姑娘便跟姚三夫人说了她的选择。

2("在外室文当女配(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