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贵女日常(珊瑚与夏天)_3. 访客(2 / 2)_三国贵女日常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3. 访客(2 / 2)

思齐还记得甘氏其人,是历史上都很著名的阿斗的生母,在后世也算有姓名的。

只是阿斗还要再过七八年才会出生,如今的甘氏膝下无子,虽说看起来风光,但依然不敢托大,对着章氏也是恭敬非常。

“今日主君过来景园同大王议事,妾身思及往日里太夫人待妾身最是宽厚,时时照拂于我,便厚着脸皮跟了过来,备了些许薄礼以示感谢。”

章氏看不大上刘备一家子,对甘氏这个侧室自然也不会有多好的脸色,此时坐在这里,思齐已经想不起来章氏素日里是怎么照顾甘氏的,估计甘氏过来拜谢也只是个由头,实则就是过来给刘备打掩护的。

毕竟如今是个非常时期,刘备带着师爷随从奔赴景园过于频繁,终归不是好事。

但有甘夫人跟着就不一样了,能营造出一种通家之好的氛围,甚至说是走亲戚也是可以的,便能达到很好的掩人耳目的效果。

但是章氏这人却挺信实的,还真当人家是特意过来谢她的,便对着甘氏笑言道:“这都不算什么,你这孩子,就是心实,什么都事情都往心里头搁。”

说罢又夸甘氏长得好又会说话,是个人都会喜欢。

甘氏的确是个会说话的,不过一会儿工夫便哄得章氏笑语连连,肢体语言都跟甘氏透着亲近。

会听的听门道,不会听的听热闹。

正在章氏跟甘氏说得热闹之时,思齐却听出了点其他的事情来。

两人先是聊起了曹操新扶正的夫人卞氏,甘氏一脸羡慕,两人聊了几句曹操府中事情后,又说起了其他几个人家里的稀罕事。

思齐敏感的发现,甘氏同董承、王子服等人家的家眷都有来往,并不自觉地流露出对这几家的家主和女眷的正面评价,这让思齐脑中警铃大作。

这次刘备和甘夫人过来的时间并不算长,到了未时便离开了,依然没有在府上用膳。

甘夫人走后,章氏便去后头午休了,思齐翻来覆去总也睡不着,便唤婢女阿霏为她重新梳妆更衣,去前头书房走一趟。

她上个月从刘赟书房顺来的书已经看得差不多了,这次是想过去同刘赟换书的。

托了胎穿的福,这又过了几年下来,她已经能无障碍阅读这个时代的书籍,不管是文字还是格式接受情况都十分良好。

因为在古代的日子实在无聊,娱乐什么的基本没有,也不像宋代以后的朝代还能听个戏,找个说书先生什么的,唐代以前几乎所有娱乐产业都还在起步阶段,并没有发展起来,为了让自己不要过得太闷,思齐只能刘赟书房找点书带回来看。

思齐被刘赟婢女阿青领进书房的时候,看到阿父身边的随从小谭正在跟刘赟报告,说是刚才追上了刘豫州,那笔钱也都给给他放在了车上。

思齐只听了个结尾,觉得很是奇怪。

难道刘备今天过来府上是为了跟刘赟借钱的?

虽说刘备现在处境不比曹操,但也算是许都城中的名人,有自己的人马,按理说是不该缺钱的。

再说了,要是刘备是真的想借钱的话,刘赟也应该在他提出借钱时候当面给他,而不是到了后来再让小谭追出去给。

思齐稍做思索,随即给出了合理的解释。

刘备要做需要钱的事情,阿父怕当面给他对方不接受,所以才会让小谭追上去给他送钱,并生怕对方不要,放到了甘夫人坐的马车当中。

那刘备要做的事情又会是什么呢?

思齐结合这个时期的历史事件想了一下。

应该是打算到了必要时候离开许都和曹操的势力范围。

这个必要时候,应该就是撕破脸的时候。

而董承等人现在做的,正是打算跟曹操撕破脸。

不过话说回来,她阿父乐善好施还真不是徒有虚名,想来平日里也付出不少,给钱也给得相当痛快,也算是这个时代里难得的“人才”了。

刘赟注意到了思齐,俯下身子对她柔声问道:“阿瑛?这时候过来可是有什么事?”

思齐忙对着刘赟说明来意,她是过来还书,顺便再找点书回去看。

刘赟痛快地答应下来,吩咐小谭和阿青帮思齐搬了凳子过来,让她自己去找喜欢的书。

这是他膝下最聪明的一个孩子,她所挑选的这个难度的书,她两个哥哥在她这个年纪,莫说是看懂,就连看都看不下去。

况且阿瑛还不是草草去看,他之前闲暇时候也问过她的功课,一听就是深入看进去了,理解了其中奥义,而非只是为了凑数和为了读书而读书。

他前几年跟着袁绍等人在外头跑,没怎么管过这孩子,没想到竟然出落得这般的好。

不过话说回来,是不是因为他教育方法不得当,才会导致手把手教出来的两个儿子都平庸,反而是没有顾得上指导功课的女儿更好一些。

想到这里,刘赟不由蹙起了眉头,倒不是他不自信,只是事实摆在面前由不得他不信。

阿瑛是个极好的好孩子,没准日后光耀门楣的重担就要落在她的头上,可不能埋没了。

这孩子转过年来就到七岁了,再不好自己在家读书苦学,是该想点门路给她找个师傅了。

既然起了这个意头,刘赟便开始行动,这几日都在思考如何给思齐找个合适的师傅。

就在刘赟的思考稍稍有点眉目的时候,这日上午,又有董承来访。

董承如今甚得刘协重视,拜封车骑将军,女儿董贵人又有了身孕,可谓是春风得意。

但刘赟同董承素来没什么交集,甚至家中女眷都不怎么来往,董承是刘宏生母董氏的侄子,而章氏和董氏、刘赟和刘宏几乎可以说是水火不容,即便时过境迁,刘协成了皇帝,也不能改变两家人当年交恶的事实。

刘赟对于董承此人观感一般,认为这人为人处事有些“想当然”,且性格很是强硬,过于盲目自信。

刘赟听得董承来访只觉得奇怪,但既然对方亲自上门,也没有叫他吃闭门羹回去的道理,于是依然吩咐下人将他请了进来。

董承坐了下来,先同刘赟寒暄过一番,打了约莫两刻钟的太极后,才缓缓说明来意。

他称自己如今拿到了皇帝刘协的诏书,准备联合那些看不惯曹操行事的朝中大员和忠心汉室的世家子弟,对近来权柄越来越大几乎盖过皇帝的曹操进行诛杀制裁,以达到光复汉室的目的。

刘赟听了董承这话后,半晌没有说出话来。

董承看刘赟既没有表示赞成又没有反驳,以为对方还在考虑当中,便对着刘赟再加了一把柴。

“我已着人同本初(袁绍)商定,若是真有个万一,他绝不会坐视不理,必当起兵勤王,光复汉室。”

刘协在太平时候做个少年皇帝兴许无功无过,若在这种**之时想不借助外力坐稳地位实在太难。

不论曹操过身后谁接受朝廷这盘,想来都不会将大权再交付到刘协手上,刘协始终还是那个傀儡皇帝,并不一定会比此时境遇更好,若是再来个心肠更狠一些的,保不齐就废了刘协自己称帝了。

在刘赟看来,曹操性格上虽然有些缺陷,不招董承等人承认和喜欢,但本身是个很有能力的人,对军队约束得当,也愿意为老百姓做一些实事,使他们远离战火和饥饿,得以在他的势力范围里有尊严的生活,这就够了。

袁绍能力并不一定比曹操更强,他若想干掉曹操上位,朝廷必当重新经历一番血雨腥风,刘赟也实在不明白,再重演上当年的情境一遍对皇帝本人和百姓们有什么好。

想到这里,刘赟忍不住对着董承反问道:“将军又怎知袁绍不会是下一个曹操?

董承还是一如既往的自信爆棚,对着刘赟继续分析:“袁家四世三公,世代忠良,本初才智过人,名动天下,对陛下又是忠心耿耿,安能与曹贼等人相提并论?有本初在,光复汉室便是指日可待。”

“光复汉室?”刘赟冷冷一笑:“早在刘宏荒唐,董后乱政,朝廷四分五裂,黄巾军震动京师之时,就再没什么汉室可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