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是因为有了赵云的加入的缘故,这一仗打得非常顺利,从第一日傍晚战到第二日清晨时,乌桓便已大败,仓皇退兵北逃。
思齐从前在许昌只见过赵云两面,不算相熟,但因为他本人实在太过帅气,这次又以如此不同寻常的方式出场,所以即便又隔了这么多年,再次见到,还是一眼就认了出来。
赵子龙是三国时候有名的儒将,这点思齐深有体会。
很少有人能把这两种气质结合在一起。
通常过于儒雅的人带兵时候稍显软弱,而那些厉害的将领通常过于锋芒毕露,和儒雅两个字也不沾边。
但赵云就可以把这两种气质组合在一起,一点都不违和,颇有几分“国士无双”的风范。
虽然思齐是个颜控,但是对于她来说,赵云这种类型的帅哥已经超过了看脸的阶段,相比于颜值和五官,她更多的是被对方身上的气质所吸引和折服。
赵云也没想到,这次作战会这样顺利,而成平军手中竟然有这般好使的重量级武器,拥有着可以完全震慑住敌军的巨大威力。
乌桓退军后,思齐命人开了城门迎赵云和将士们进城。
赵云也终于在奔波劳碌这么多天以后,终于得见了黎王和翁主。
黎王比起前几年他在许昌见过的其人并没有太大变化,岁月匆匆,却也不在美男子身上留下太多痕迹,如今的黎王看起来依旧年轻俊朗。
相比黎王而言,倒是成平翁主变化更大一些。
那时的她只是个四五岁的小孩子,如今也已长成了十二岁的大姑娘。
汉室式微,诸侯割据,虽然翁主的早慧早先年在许都城中很是出名,但也有大批不看好的人说酸话,大有“幼年早慧,大未必佳”的说法。
如今看来,翁主不光没有像那这人口中一般,变得越来越普通,反而是将所有的聪明才智都落在了实处,在人群当中更加耀眼了起来。
既然城中的危机已经解决,思齐便备下了好酒好菜犒劳将士们,又单独设宴邀请赵云。
赵云一路奔波而来,临到城下才得知成平主力已被调至幽州,乌桓来犯,成平被困。
从前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之时,赵云和马超便一早就熟识,依着临行之前刘备的嘱托,赵云经过了一番打听,根据战场留下的种种痕迹,艰难地找到了马超。
马超已经突围,正打算继续往东推进,赵云便从马超手中调回了思齐交给甄述的那八千兵力,带着回来解救刘备的好兄弟刘赟和他的堂侄女儿阿瑛。
赵云的出现对于思齐来说,无异于神兵天降,思齐心中满满的都是欣喜和感激。
散席之后,思齐亲自将赵云送出门去,等到回来之时,却发现刘赟情绪有些不对,自己坐在角落里喃喃自语,不知在说些什么。
刘赟看刘备信中那般热情,还说要给自己一个“最有能耐的将领”,刘赟还以为对方起码会给自己一队人马,却不想只来了一个白衣小将和二十几个随从,还是不怎么有名气的一个将领,让他觉得高兴的同时又有些失落。
思齐叹气。
如今的刘备尚未建功立业,只在刘表手下混生活,他手下的一众将领和军师在当前的确也不算有名,赵云如今的名气比起张辽等人还是稍差了一些,也不怪她爹出现认知偏差。
反正他这样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思齐都已经习惯了,等日后刘备发达了,赵云也出名了,他们怕是想抱人家赵云大腿都抱不上了。
接下来传回成平的都是好消息,马超一路向东打到了海边,连着拿下了并州的一个郡和幽州的三个郡,准备回城。
曹操那边也连战告捷,拿下了冀州和幽州的五个郡,也算是对得起这半年的忙活。
因为担心乌桓再犯,赵云一直待在城中没有离开。而甄述将马超营救成功后,也担心王主和成平的安危,并没有在幽州久留,而是跟着赵云回到了城中。
这也算是难得的好机会,思齐便让甄述得空多去跟赵云请教,用更多的实战知识武装头脑,日后在军校给学生授课时候也能更多增加一些实战经验,从而更好地避免“纸上谈兵”一类事情的发生。
甄述也是一路跟着赵云回来的,知道这位赵将军的能耐,此刻又听了王主嘱托,自然要好好地去向赵将军请教一番。
第二日一早,甄述便依着思齐的嘱托过来赵云这边,向他请教一些带兵之道。
赵云也听说成平翁主在城中兴办了多所学校,有的专教农业,有的专教工艺,甚至还有专教军事,而这位年轻公子,便是在军事学院供职的先生。
赵云还听说,这位甄公子原是翁主的卫士长,后来学校缺人,翁主才把他送去了军校任职。
甄述坐下来同赵云讨教问题,他坐在靠窗的位子,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子照在他的身上,映得原本好看的五官越发干净明朗,连垂下的光影都似乎变得好看了起来。
赵云无奈地摇了摇头,在竹简上写下一长串的记录文字。
原来现在年轻女郎欣赏的,是这样的男孩子。
==
经过几个月的战斗以后,北方基本平定,成平城中恢复了往日的生机。
如今已经进了四月,马超还在幽州尚未回归,依着当初的约定,在四月初八花灯节时前赴西凉一同看花灯的愿望是不好实现了。
好在成平这边百姓也爱过花灯节,尤其在这些日经历了两次乌桓攻城以后,百姓们也很需要一个契机放松一下,发泄心中情绪。
思齐便提议大办建安十年的花灯节。
刘赟和陈兴都表示十分赞成。
为了答谢赵云这些日的辛苦,思齐专程邀请了他去城中看花灯,再托付了刘赟陪同。
花灯节这日,思齐约着霍秋阑去慰问西大营和守城的将士们,将自己专程派人扎好的花灯和糕饼给他们送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