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夫的要求自然得到宁欣的满口应诺。
招待所那边拿回来的菜并不多,毕竟他们平日里也只是提供个工作餐。非特殊情况也没有什么宴请,所以不能备太多的菜。
只有一把芹菜,一块后腿肉,一小盆绿豆芽,几根苦瓜。唯一的亮点是拿回来了一只鸭子还有一小包慈菇。
慈菇在新南其实并不少见,只是这东西现在还没有人特意去养殖,所以数量比较少。想要买到就有几分靠运气。
所以看到它,宁欣很是高兴。
鸭子招待所那边已经处理干净了,送来的时候就是一整只光鸭,倒也省了不少整治的功夫。
宁欣先将鸭子剁大块儿,汆水,然后和慈菇一起红烧,然后又用其他的菜做了芹菜炒肉,醋溜绿豆芽。
看时间还多,又有小静帮忙,最后宁欣兴之所至,将剩下的一小块儿肉剁碎,掺上泡发切碎的黑木耳,还有一点点红萝卜碎丁,打成茸。镶在苦瓜里面做了苦瓜酿肉。
这苦瓜酿肉制作方法并不难,不过就是将苦瓜去瓤切断,然后焯水,嵌入打好的馅料,然后放入煎锅煎制。
煎熟煎香之后再倒入调好的调料收汁入味就算是完成了。
可苦瓜毕竟是蔬菜,这又要煎又要最后收汁,想要既保持它青嫩的颜色,鲜滑的口感,又要让馅料和苦瓜完好的贴合在一起,不会散开,这还需要点功夫。
好在这道菜是以前爷爷夏天最喜欢吃的时令菜,奶奶为了做好可是下了一番功夫的。
而且还特意传授给了宁欣。
虽然两辈子没有做过了,可一拿起苦瓜,宁欣就觉得手感一下子来了。几乎没有遇到什么麻烦,就将这道又好吃又好看的苦瓜酿肉给做出来了。
今天吃饭的人数比较多,工作组成员加上石正义还有宁欣姐妹,一共有十二个人。
单靠这四个菜肯定不够。
于是宁欣去花圃掐了把紫苏,拿回来切碎和鸡蛋搅拌均匀,做了紫苏煎蛋。将家里还剩下的几根黄瓜和西红柿做了凉拌黄瓜和番茄鸡蛋汤。
最后再把现在家里常吃的盐渍鲜翠衣也盛了一盘子凑数,总算是凑够了七菜一汤,勉强算是够吃了。
宁欣在厨房里已经开始拿菜凑数了,外面的人却不知道。他们一个个别看在工作上都是精英,全是能独当一面的,可在家务上就全是门外汉。
不然也不会就拿来那么一点菜,却完全想不到根本不够吃的问题。
王大夫此行来的目的,一来是看看院子,而最重要的是要来考察一下宁欣。看看她是否真的如胡云平所说,懂医理,在帮人调养身体方面确实有自己独特的方法。
毕竟论起这方面,他才是专业的。
和宁欣聊了会天,又跑了一趟凉茶铺,王大夫觉得自己已经观察的差不多了,现在就只剩下要尝一尝宁家的凉茶和膳食是否真的那么神奇。
所以此刻的他是最闲适的,甚至都有空坐在那个竹椅上摇着蒲扇乘凉了。
可这地方离厨房最近,他刚坐一会儿就被从厨房里传出来的阵阵香气给吸引住了。
不仅是王大夫,那几个研究员,还有在院子里测量的设计院的同志也开始一遍一遍往厨房的方向瞥。刚才忙的时候还没意识到,这会儿大家都忽然觉得肚子怎么这么饿!
宁欣将番茄鸡蛋汤烧好,让小静用大盆盛了一盆米饭,然后两人一起从厨房里走了出来。
她这才发现,不知道什么时候院子里已经撑起了桌子,所有人几乎都已经到齐了,全部在桌子旁边徘徊,只等着她开饭呢!
因为人多,刚才石正义特意让助手在招待所借了一个圆台面,还有四五个板凳。
将宁家的桌子抬出来做底,把台面放上去,坐十来个人没一点问题,还松松快快的。
此时之前端出来的菜都已经在桌上摆好了,很明显大家都在等着她们到了就开席。
看到这儿,宁欣赶紧将汤放在桌子上,然后招呼大家落座:“不好意思,今天开饭晚了,大家都饿了吧?饿了就多吃点啊,我今天蒸了整整一大锅米饭,不敢说能让大家吃好,但肯定能保证大家吃饱的。”
“哈哈,小宁,你太谦虚了。这菜还在厨房我们就闻着香得不得了。这还叫不能保证吃好?我们都馋的口水都要流下来了!”
“是啊,小宁姑娘,你做饭的手艺是真不错!将来你们那药膳房开业,是你掌勺吗?那我们到时候说什么也得特意来捧捧场。”
……
王大夫是这一群人里最德高望重的。他带头向宁欣示好,表现出了很和善的态度,其他人也就没有了最初的生疏,全都放松了下来。
一顿饭可以说大家吃的都很满意。
宁欣做的慈菇烧鸭还有苦瓜酿肉获得了人们的一致好评。大家都说就是在京城的馆子里,能够做出这样水平的厨师都不多。
宁欣当然知道这是大家抬举她,话都捡着好听的说,可听了心里还是很高兴的。
而王大夫则对她做的紫苏煎蛋的兴致更浓郁一些,一盘蛋他自己差不多就吃了小半盘。
最后还不忘悄悄的问宁欣:“这紫苏,就是你们家花圃里的那些?”
“是啊。”宁欣也轻声回答。
王大夫又仔细的品了品,然后重重的点了点头:“就凭这紫苏,根本不用那些机器测来测去,我就相信你胡叔叔说的全是真的了!”
饭后,宁欣主动找到石正义提出要去看房子,石正义大为高兴。
林秘书上午从宁家离开,直接去了他办公室,和他说了自己和宁欣的谈话。听后石正义心里多少还是有点担心的。
现在得了宁欣这话,他当即打电话叫来了当初负责找房子的办事员,从他手里拿来钥匙,非要亲自陪着走一趟。
宁欣吓了一跳,连忙说:“石叔叔,不用的。你忙你的工作,随便找个人带我去看看就行,哪儿能让你和我一起去?”
“没事,都近的很。而且我也没去过,正好和你一起去看看,顺便也可以给你参谋参谋嘛。”石正义看上去比她兴致还高。
他们去的第一套房子在巷子口的位置,距离马路就隔了两户人家。距离他们家自己的院子,也不过只有一百多米。
这房子现在是空置的,据那位办事员说,这也是一户私宅。只不过之前的住户现在已经离开了新南,在外地安家了。
当初房管所通知要把房子归还,那家就来了一个人,办了办手续就把钥匙又留了下来。
说委托房管所出售或者帮忙出租都可以,他们家不会有人再回来住了。
办事员把房门打开,一行人走了进去。一进门,石正义就被带起来的灰尘呛得连打了两个喷嚏。
这房子面积不大,估计连宁家的一半儿都不到。院子正中也有一个小庭院,边上还种着一棵石榴树。
只是可能因为长时间没有人居住,那石榴树已经半死不活,树枝都枯了一半。
看到这,不等宁欣说话,石正义先皱了皱眉头:“不行。”
说完,他看向自己的部下:“怎么找了这么一个院子?”
那部下顿时窘得脸通红,低声的解释:“当时说的要求是尽可能找这条街上的。可这个巷子里空置的房子只有这一套。如果不选这个,就只能让人腾房子了。”
“别别别。”宁欣连忙摆手:“不一定非要这条巷子。我们走点路没什么的,不要随便让人搬家。”
都是邻里邻居的,甚至还有很多人是从父辈起几十年的老交情。要是因为自己家的原因,逼着别人搬家——
宁欣觉得这罪过可真担不起。
听宁欣这么说,那办事员也仿佛松了一口气。
他再次看向石正义:“书记,还有一套房子,虽然和这边隔了一条马路,但是其实和宁家的院子是背对背。要不,咱去看看那套?”
石正义点了点头。
办事员说得那个和这只隔了一条马路的巷子其实走起来真不近。因为那个巷子最里面是墙,背靠着市文化局的后院。
整个小巷只有一个出入口,正好在宁家的反方向。
所以,他们三个人必须沿着现在这条巷子走到头然后再向东走大概两百米,转到那个巷子里之后再走差不多十多分钟,才能到办事员所说的那套房子。
也就是虽然和宁家背对背,可从这套房子到宁家,保守估计走路最少需要半个小时。
也难怪之前办事员没有第一时间带他们来这里。
只是,这次将门一打开,宁欣就立刻喜欢上了这个院子。原因无他,这院子的设计可以说和他们家现在住的那套简直一模一样!
也是一进门就有一个影壁墙,进门后正屋三间,东西厢房也各三间屋子。唯一的不同就是这个院子没有宁父亲手砌的花池子,架的葡萄架。
看到这儿,宁欣不知道怎么就眼睛一酸,出声说道:“石叔叔,你们重新修那套房子的时候,能不能不动我爸爸砌的花池还有葡萄架?那是他亲手做的。”
这话说出来,石正义沉默了。心里不觉也跟着有点难受。
他知道,这孩子的父亲去世到现在也不过两个月的时间。
现在却因为国家需要,答应一家子搬离和父亲一起生活了多少年的老宅。
而且至始至终,不仅没有表示出一点不满,还没给组织提任何要求。
而现在,提出的唯一要求也只是——想保留一点父亲的痕迹。
想到这儿,石正义点了点头。语气郑重的说:“放心吧,我会把你的想法和设计院的同志沟通的。我们一定尽最大努力保留那两处现有的样子。”
听了宁欣这话,很明显她已经选中了这里,那么第三处的房子也就不用看了,。
确定了这个结果,那个办事员也悄悄松了一口气。
许是因为终于还算圆满的完成了任务,那人也没有之前那么紧张了。
他甚至对宁欣提出了建议:“小宁同志,其实当初来考察这套房子的时候,文化局的同志就跟我们说了,这房子和你们家那套中间就隔了一道墙,那个墙是可以打通的。
据他们说,解放前的时候,这两套房子都是一个房东的。其中一套卖给了私人,也就是你父亲,另外一套后来由文化局出面购买了下来,给局里的老领导做住宅。后来老领导退休了,而且文化局也建了家属院,现在这房子就空置了。
所以这两套房子的布局一模一样,之间的那道墙也是房主在卖房子前特意加盖的,对两边房子的布局都没有什么实际影响。要不你过去看看?”
听了这话,哪里有不看的道理?
不仅宁欣,石正义也很有兴趣。两人跟着办事员一起走到了正屋后面,果然见到了一堵用青砖垒起的墙。
因为宁家正屋背面并没有窗户,而正屋与东西厢房间,宁父还加盖了单独的厕所和洗浴间,所以宁欣根本就没往后面去过,并不知道有这面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