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市电视台,放的是《东海小哨兵》。
李蔓松手退开,扫了眼朱红的木制沙发,同色的软垫和后墙上挂的主/席像,看向张奇文道:“张三哥辛苦了,回头让宋逾里里外外算一下价格,把钱拿给你。”
张奇文摆摆手:“宋逾给过了。”
李蔓笑笑,宋逾手里的有多少钱她还不知道,他这么说,不过是觉的得了他们手里的矿图,占了大便宜想回报一二。
可矿图宋逾上交跟张家上交能比吗,宋逾现下不过是个副团,图纸交上去,完全没有话语权,最大的利益不过是官升一职,可这些,凭宋逾的本事不是早晚的事吗?
张家拿到矿图就不一样了,怎么开采,用哪些人开采,完全占据了主导地位。
这中间能帮多少地质、矿业、测绘、考古方面的教授、机关人员平/反?安排多少退伍军人?
鸡腿吃完,李蔓挨个房间看了看,两边的耳房,分别住了外公外婆和韩琳,堂屋左右,一边住了阿爷阿奶,一边是宋逾和李蔓的卧室。
西边两间厢房,一间布置成了书房,一间是客房。
用过面,李蔓开始收拾行李,早一步托运过来的被褥、枕头、毯子、床单、衣服等,有的装在原来的樟木箱里没动,有的拿出来铺在了床上,还有一部分衣服被阿奶、外婆挂进了衣柜。
李蔓打开一个个刚带回来的藤箱,暂时还穿不着的毛呢大衣拿家织的土白布罩着挂进衣柜,毛衣毛裤叠好和布料一起放进樟木箱。
婆婆给的16块小黄鱼、一小箱首饰,再加上他们买床头柜得的两根金条,塞在樟木箱的架子下面。
两个装在藤箱里的青花瓷瓶和那个明代的花瓶一起塞在书柜下面,羊皮短靴放在床下的棚板上,存折、房契收进床头柜。
茅台、中华、营养品,拿出去放进电视柜里,点心、糖果拆开装盘放在茶几上:“小琳、外公、阿爷、张三哥,想吃什么,你们自己拿。”
几人盯着电视,点点头。
踩着椅子将空藤箱撂放在衣柜顶上,李蔓长吁了口气,去厨房帮忙。
张奇文、刘和平帮了这么大的忙,晚上可不得整几个好菜,喝一杯。
饭菜上桌,宋逾、刘和平才回来。
身后跟了两个男孩一个女孩,女孩一进门,就扑进了张奇文怀里,“爸,妈说宋叔叔、李阿姨今儿刚到,她就不来打扰了,让我送碗红烧肉过来。”说着,一指宋逾手里提的竹篮。
两个男孩是刘和平家的,亦是送菜来了,一碗烩茄子,一碗炒鸡蛋。
赵金凤接过竹篮,端出三碗菜摆在桌上,给三个孩子拿碗筷:“别走了,在这吃,吃饱了再跟你们爸爸回家。”
三人看向刘和平、张奇文。
刘和平一拍两个小子的头:“洗手去!”
张奇文推推怀里的闺女:“去吧。”
赵如心忙打了盆水放在门口的盆架上。
李蔓进屋包了3个红包出来,逗三人道:“叫小婶!”
女孩愣了下,乖乖改口:“小婶!”
“乖。”李蔓塞了个红包给她,然后看向两个小子。
两个小家伙互视一眼,嬉笑道:“宋叔叔早两年就给过见面礼了,赵阿婆、韩阿公前几天又给了一回,你们家要给多少次啊?”
李蔓失笑,将红包塞进他们兜里:“他们是他们,小婶这不是第一次见你们吗,收着吧,回头买糖吃。”
知道李蔓不缺这点钱,刘和平端起酒杯敬了韩修贤、李长河,回头看着两个儿子笑道:“还不谢谢你们小婶!”
三人异口同声说了句“谢谢小婶”,才在赵金凤的安排下入坐,拿起筷子吃了起来。
韩琳早几天就跟他们认识了,四人凑在一起,很快就叽叽喳喳地聊了起来。
用过饭,赵金凤拿竹篮装了回礼,送走几人,一家人才先后洗漱休息。
李蔓斜躺在床上,半干的头发,长长地从床沿垂下,抬脚踢了踢床里的宋逾:“你有打钱给张三哥修房子买家具吗?”
“没有。”宋逾放下手里的书,拉她坐起,拿毛巾包了她的头发轻轻揉搓道,“改天取六千给他。”
“嗯。明天还要请客吗?”
“不用。”宋逾道,“军区这边我认识的人不多,三嫂、四嫂又不在意这个,平常家里改善生活了,多做两碗送过去就成。倒是军校的老师、教官,还有留在京市的几位同学,抽空得在国营饭店摆一桌。”
李蔓“唔”了声,眼皮渐渐沉重,头发没干,人往后一靠就睡了过去。
宋逾揽着人,愣了下,手下意识地覆在了她小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