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名著里HE[综名著](王小周)_第50章 洛丽塔(1 / 2)_在名著里HE[综名著]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50章 洛丽塔(1 / 2)

「洛丽塔,我的生命·之·光,之火,我的罪恶,我的灵魂。洛—丽—塔;舌尖得由上颚向下移动三次,到第三次再轻轻贴在牙齿上:洛—丽—塔。」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洛丽塔》

方萤这一世的名字是霍内克·罗莎琳,不过见过罗莎琳小朋友的都说她父母给她起错了名字,她该叫朱丽叶才恰当。

倒不是说那些长辈诅咒她早逝,而是她长得很漂亮,是如果青春期发育没长残的话以后能轻轻松松靠脸吃饭的那种漂亮。

而在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罗密欧一开始是因为喜欢一个叫罗莎琳的女人才混进敌家的宴会里,谁知道看到美丽的朱丽叶后,他立马就把没有朱丽叶漂亮的罗莎琳跑到脑后了,而且还理直气壮地表示“我从前的恋爱是假非真,今晚才遇到绝世的佳人!”「1」

不过既然此罗莎琳非彼罗莎琳,那么两人的经历自然也会不同。嗯,方萤穿的罗莎琳要更没存在感一点。

罗莎琳(方萤)也是在浑浑噩噩地度过了一个假期,被母亲催着要收心准备开学的时候才回忆有关学校课程和同学朋友的资料的。

然后她的注意力就钉在了记忆中的同桌上。

多洛蕾丝·黑兹。

这名字不是很熟悉对吧?但是学了一辈子语言学的罗莎琳却从这个名字衍生展开了联想,然后逐渐勾起了回忆。

dolores(多洛蕾丝),从拉丁词dolor(痛苦)派生而来的英文词,意为“悲伤、痛苦”。昵称可以是洛、洛拉、洛莉。

loli(洛莉)是学校里大家叫多洛蕾丝·黑兹的称呼,就像罗莎琳的朋友会喊她“萝丝”/“罗莎”一样。

如果再加上一个意大利语中表示“小”的音节,那么“loli”就成了“lolita”。

洛丽塔。

《洛丽塔》。

说实在的,罗莎琳已经不记得原著中有关洛丽塔的外貌描写了,所以就算想和记忆中的同桌洛莉对比确认一下也做不到。

在原身的记忆中,同桌洛莉是个……呃……有点贱的人……

健康的小麦色肌肤,栗色的中短发,圆溜溜的眼睛和有些婴儿肥的脸蛋,脸颊上有几颗小雀斑,矫健的身型——看上去就是个活力十足的女孩子。

才十一二岁的孩子,换算一下也就小学五年级左右的岁数,说是幼儿倒有点过了,但是“幼女”两个字却是没问题的。

当然,以后,人们会用“萝莉”来称呼这个年龄段的女孩子,还有那个被提起的次数多到不像话的“萝莉控”。

这一切的源头都是多洛蕾丝·黑兹?

不。

这一切的源头都是亨伯特·亨伯特。

罗莎琳意识到自己有可能穿遇到《洛丽塔》的世界里,并且穿成了洛丽塔始祖多洛蕾丝·黑兹的同桌后就没办法让自己继续混混度日了。

她不可能继续混日子,然后眼睁睁看着亨伯特·亨伯特住进洛莉家,对那个才十二岁的女孩子开始无止境地意淫和诱导。

说是诱导还算她委婉了,那应该叫诱·才对,等到了洛莉懂事了之后就是强·。

该死的恋·童·癖、强··犯。

罗莎琳能给亨伯特·亨伯特这个写得一手绝妙文章的精神世界极其“富有”的男人最高的评价就是他只是一个书中角色,如果他出现在现实生活中,那就没有美存在的余地了,只剩下恶心和恐怖,以及罪恶。

正如作者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在《关于一本提名的书》中写道的:“对于我来说,只有在虚构作品能给我带来我直截地称为美学幸福的东西时,它才是存在的;那是一种多少总能连接上与艺术(好奇、敦厚、善良、陶醉)为伴的其他生存状态的感觉。”

罗莎琳喜欢那些极端的作品,什么邪典啦哥特啦荒诞啦恐怖啦……她喜欢那些“三观不正”的作品,有时候还钟爱作品中的反派角色,就好比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侦探小说中有一个杀了原配妻子和她相好的小三,那个杀人凶手在认罪后说了一句充满激情的话,那是一句偏激的话,自私的话,而且没有任何悔过的意思,但是罗莎琳就是很喜欢,而且印象深刻。

她喜欢这些东西(不是说她就不喜欢那些伟光正的作品了),正是因为那是虚构的存在,所以在那里,人们可以抛弃现实生活中的种种限制和枷锁,甚至都能撇开自己一直以来习以为常的认知不管,放任自己被压抑的那些情绪和潜意识,在虚构的世界中用无比纯粹的目光寻找美、欣赏美、感受美。

所以罗莎琳很喜欢《洛丽塔》,这不是一本为恋·童·癖辩解,也不是一本为了反炼铜而诞生的道德教科书,它就是单纯在表达一种美而已。当然,那种美绝对绝对绝对不是恋·童·癖的美。这点要详细解释是很麻烦的,所以此处略去不说,只摒去会导致误会的地方便是。

《洛丽塔》的主人公亨伯特·亨伯特的精神世界,这个以他的视角为主视角的书中,他的精神世界,真地很有魅力。

你看完这本书,就算再怎么提醒自己亨伯特·亨伯特是个该死的人渣,但是当他说“这就是我的故事。我重读了一遍。里面有粘在上面的些许骨髓,有血,有美丽的绿得发亮的苍蝇。”时,你很难不承认这是一个有魅力的虚构人物。

如果他只是一个虚构人物的话。

但是他不是。

他快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