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英笑着摇头:“想必我的讲述大家能感觉到,似乎在为杨广翻案。其实不算是翻案吧,只是希望大家能够理智的去看待一些历史人物。一方面我们在生活和精神领域有一点急功近利。显著的表现就是所有古代的亡国帝皇都被泼了太多的脏水。把一国之灭亡归咎于皇帝,好像一朝臣工和疆域百姓都是废物,任由皇帝把王朝搞的分崩离析,身死国灭。”
“说到现在,大家应该能看到杨广这个人,绝不是史书上所说的那般不堪,相反颇有雄主之姿。在杨坚死后,杨广矫诏赐死杨勇,以巫蛊之祸为由将亲弟蜀王杨秀剥夺官爵贬为庶民软禁于内侍省,后与诸子一起被软禁,不得与妻子相见。其弟汉王杨谅以讨杨素为名,在并州起兵,杨广派杨素镇压,杨谅降后被幽禁至死。大业三年3月4日,杨广诛杀侄儿长宁王杨俨,又把剩余的侄儿安城王杨筠、安平王杨嶷、襄城王杨恪、高阳王杨该、建安王杨韶、颍川王杨煚、杨孝宝、杨孝范贬到岭南,在路途中全部被处死。至此隋文帝一脉只剩杨广一人,这手段不可谓不酷烈,。当然也给李世民做了榜样。”
“等到杨广登基,第一件事就是营建东都,他一年时间调用民力两百万,并没有造成多大的社会动荡,各地虽有叛乱,也是迅速剿灭。他后来又修长城,修运河,至此民众徭役繁重,流转不息,再加上不断对外用兵,民众徭役差不多到了一个极限,所幸大隋兵锋强盛,攻必克,战必胜。国人对大隋自是所差皆应,一扫五胡乱华时汉人的颓势。从这一点上来看,他滥用民力的指责倒也没有说错。”
杨英语气变得有点激动:“时间到了大业七年初,这也是史学界划分杨广明君和暴君的分野,大家有时间的话可以看看此时的大隋,真正做到了四夷宾服,列国来朝。东边的岛国只在国书上对大隋皇帝称呼有误,就被赶出朝廷,责令出境。岛国天皇第二年乖乖改了称呼,才被允许在大隋学习,而这些
(本章未完,请翻页)
人有一个单独的叫法,遣隋使。周边新罗百济高句丽,东瀛,西域诸国都遣使入隋。此谓之朝拜。”
杨英再换一张ppt,上面罗列征高句丽的种种数据:大业七年,杨广下诏征天下兵进攻高句丽。大业八年,隋军出动一百一十三万士兵,二百多万民夫,却败于辽东城。次年再发兵围攻辽东城。这时,在黎阳仓督运军粮的杨玄感看到“百姓苦役,天下思乱”,便乘机起兵反隋。杨广被迫从辽东撤军。杨玄感败亡后,杨广下令追究,杀了三万余人,并且籍没这些人的家人与财产。三分之二的人是被冤杀的。杨广还流徙六千余人。杨玄感围东都洛阳时,曾开仓赈给百姓。杨广命人将接受米的人都坑杀在都城以南。
大业十年(614年),杨广第三次发兵进攻高句丽,因隋末农民起义已遍及全国,隋王朝岌岌可危,最后只好议和收兵。
杨英叹息道:“杨广举国征高句丽便是我第二个疑惑的地方,其实以当时杨广的威临天下的气势,一纸诏令便可让幽州总管罗艺兵压辽东,高句丽王室就会乖乖的递上降表,哪里用得着这般劳民伤财?有史学家推测是杨广为了削弱山东贵族和关陇贵族。可能杨广有这么的考量吧?但是结果并没有达到杨广的预期,最终天下狼烟四起,煌煌大隋风流云散,关陇李氏取而代之,而杨广也成为千古笑谈,可惜了啊!”
“我想到了另外一种可能,就是杨广征高句丽并不是削弱汉族贵族,而是削弱和灭亡胡人贵族。自三次高句丽之战以后,大隋胡人门阀汝独孤阀,宇文阀被打残,直到宇文化及兵败身死,胡人门阀彻底退出华夏历史舞台,紧密的融入了华夏民族。这一点不需要文字记载,明白人自然明白。”
“三征高句丽,杨广的威慑力虽然被打落,但还是华夏民族高度认可的皇帝。就算这个时候国事糜烂,杨广还在不停地挽救摇摇欲坠的大隋。直到巡视雁门,突厥围城,四方总管发兵勤
(本章未完,请翻页)
王,而李世民只身白衣退突厥,他才真正感觉到了大隋大势已去。至此他逃离洛阳,遁入江都。整日声色犬马,纵情享乐,再也不思强国之念。”
因为这段讲述掺杂了杨英的主观认知,阶梯教室里的听众并没有多少深切的感受。
杨英清了清嗓子继续说道:“有演义小说曾写到杨广曾在江都宫顾影自言:‘朕这大好头颅,不知由何人砍之?’大概这时候的杨广是最清醒的吧?王朝争霸,败者死无葬身之地,血脉断绝已是常态。可是从一个的话语里并没有看到恐惧,只有对这世间的厌恶。可大家看当时的大隋,战火处处,有兵便是草头王,也只是草头王,各方军阀可有一个敢僭越称帝的?李渊借着夜宿晋阳宫,举兵起义,也得推举杨氏子孙为帝。等到杨广身陨江都,他才敢自立为帝。这便是杨广的威势。就像大秦,始皇帝在世,刘邦和项羽也只能远远的羡慕嫉妒。我有时候在想,如果杨广在和高句丽议和后励精图治,是不是华夏历史就会是另一种模样?可惜历史不会有如果,杨广若真的雄起江南,再度横扫天下,那么华夏史册中就会多一位功业堪比始皇帝的圣君。”
“杨广的一生大概就是这样了,虽然提起杨广大家都不会有好印象。就像我前面所说,我们华夏自古以来都是以成败论英雄,各行各业都是一样。只是对皇帝,尤其是末代皇帝最为苛责,一方面是国人性格中奉高踩低的恶念作祟,另一方面就是读书人的锅了。修史者对前朝多有抹黑,末代皇帝要承担至少八成的非议。其三就是最根本的原因了,那就是每到一个王朝末期,必然是社会矛盾不可调和,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沉积在一小撮人手中,如遇灾荒,民众抵抗灾害能力不足,便是饿殍遍野,易子而食。自然需要重新分配社会资源。简而意之便是改朝换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