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片唏嘘中,戚继光只身一人离开京城奔赴广东。
所有人都知道调动戚继光并非因为两广叛军的残余势力有多猖獗,只因为他与张居正的亲密关系。
反张居正一派自然偷偷乐着,而亲张居正一派都自身难保。
因此,也没有人敢提出抗议,或挽留戚继光,只能看着他走了。
待戚继光一走,万历皇帝感觉没有后顾之忧,时机也已经成熟,李太后不管了嘛,冯保犹如一只病猫。
这样,万历皇帝再也没有顾忌,采取一个接着一个狂风暴雨式的行动。
首先,他颁旨谕告全国,撤销曾经赠给张居正的“文忠公”谥号。
紧接着,第二道谕旨又刊载在通政司的邸报上,将张居正生前所受封的太师与上柱国等封号一并剥夺。
都还没缓过劲儿来,没过几天,第三道谕旨又明发刊登出来了,万历皇帝收回对张居正的一切诰赠,就连赐给他的瓷器、银章、银锭以及题匾等,无分巨细,一一追缴。
此前,自王国光被革职回籍,再到起用海瑞邱橓以及夺情事变中被廷杖流徙的官员,再到潘晟被罢黜,再到冯保被查,以及冯保两大心腹冯邦宁、徐爵接连出事儿……这一连串的消息,已经使得所有领取朝廷俸禄的官员都确信政坛的风向变了。
不过总有些官员依然心存侥幸,认为万历皇帝如此行事,只是对他三年前戏辱宫女的风流事件从而差点儿被废除帝位一事的报复。
而对于张居正殚精竭虑矢志不移推行的“万历新政”,万历皇帝还是会一如既往地实施推行下去。
然而,随着一大帮因张居正整饬吏治实行“考成法”而被罢黜的官员的重新起复,那些抱有几分侥幸心理的官员才相信:万历皇帝在张居正死后采取的一连串的行动措施,显然都是经过深思熟虑步步为营的结果。
等到梁梦龙、曾省吾、王篆几个被罢斥回籍,而戚继光又被调往广东,所有人终于都看透了——
万历皇帝对自己登基这十年来,由他娘李太后、首辅张居正与司礼监掌印冯保三人组成的牢不可破的“铁三角”,也就是他头上的“三座大山”,已经是咬牙切齿深恶痛绝。
如今万历皇帝想尽快摆脱这个“铁三角”对他的钳制。
事实证明,万历皇帝成功了。
至少暂时成功了。
他成功地罢黜、撤掉了“铁三角”时重用的大臣,换作自己相信的官员,同时将张居正推行的种种改革予以纠正。
至此,万历皇帝对张居正的清算便由表及里由近及远全面展开了。
看着万历皇帝将他多年来陆续颁赠给张居正的所有荣誉一概剥夺,京师各大衙门里的官员都是在风声鹤唳惶惶不安中度过一天又一天。
尤其是亲张居正一派,或与张居正扯上关系的,或与张居正倚重的大臣关系亲密的,无不担惊受怕。
反正自己为了避祸而主动申请致仕的,或遭人弹劾而被迫免职的官员,每天基本上都有十几个。
当然,每天前来吏部报道的起复的谪官贬官也不在少数。
这种乱哄哄的场面,让一些矢志国事的良臣循吏深感寒心,也让一些局外人深刻地领会到什么叫官场险恶、尺水狂澜,什么叫伴君如伴虎……
……
他们都知道万历皇帝的强势,也都知道冯保早已经力不从心了,他们还知道申时行是什么性格。
说白了,冯保与申时行两个断阻止不了万历皇帝的决心。
无论局内还是局外人,他们都已经看透了这一点。
只是让他们想不到的是,李太后这时候为什么一句话都不说呢?
想当初张居正在世的时候,她对张居正不起言听计从吗?
而且外界都传出与张居正暧昧的关系,且不说暧昧,至少是崇拜吧?
可到头来,儿子要清算张居正,她为什么像突然失踪了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