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两钱‘铜七、铅三’的比例合不合理,萧何并不很清楚。
但萧何很确定:如今少府正奉诏铸造的三铢钱,其‘铜一、铅9十9’的比例,绝对不合理。
——铜钱铜钱,起码得泛点铜光吧?
三铢钱可倒好,说是‘铜钱’,拿在手里比珍珠还白,半点看不出铜特有的深黄色光泽。
若非天子刘邦下令:任何人不得拒收三铢钱,这种‘999千足铅’的‘铜’钱,只怕诞生当天,就会被市场淘汰!
但让萧何无奈的是,一向愿意听取臣下意见、改良方案的刘邦,在铸造三铢钱一事上,却丝毫听不进旁人的劝!
非但不听劝,甚至还取消了民间私铸铜钱的禁令!
这下好了,百姓看了看左手上,泛着黄色光泽的半两铜钱,又看看右手上,泛着银白色光泽的三铢铅钱;
抬起头,则是官府的公告:三铢钱的购买力,等同于半两钱,末尾还有天子玉玺、丞相金印为证?
稍一琢磨,百姓便嘿嘿一笑,心语着‘你刘邦做的,我xx就做不得?’,便开始了轰轰烈烈的重铸事业。
“如此十载,只怕天下,不复见铜钱矣……”
又是一声长叹,萧何只能摇头叹息着回到座位,稍敛面上苦涩,直视向阳城延。
“老夫意:启奏陛下,暂缓发放秋八月、秋9月之俸禄,以充军粮!”
“待秋收事毕,各地税赋送抵国库,再行补发。”
萧何很清楚,‘三铢钱’这个汉室第一套货币,究竟对货币市场造成了多么严重的打击。
但对此,萧何却毫无办法,只能将其先放在一边,先把军粮的事解决了再说。
而如今汉室,对百姓争取的税只有两项:农税,以及口赋。
农税为百姓当年实际收成的十五分之一,不必,也不能折换成钱,必须上缴自家田里收获的粮食,最终上缴丞相府掌控下的国库。
而口赋,则是按照每年每户一百二十钱的标准,上缴铜钱,最终归入少府内帑。
少府内帑,便是皇帝的私人小金库,原则上只用于宫廷支出,以及皇帝、太后赏赐所用。
而现如今,少府躺着9万万枚不具备流通能力的三铢铅钱,以及一万枚即将被熔铸成三铢铅钱的秦半两,即便刘邦愿意开内帑,也根本于事无补。
少府内帑指望不上,萧何也只能从自己掌下的国库入手;而国库的存粮,除了被用做各地军队的日常用度,便是作为官员俸禄。
——大战在即,总不能为了平定陈豨叛乱,就把其他地方的军粮克扣,用作中央军队的平叛军粮。
自然,也就只剩下最后,暂时拖欠官员俸禄这一个办法了。
“也只好如此了……”
思虑良久,阳城延也终是只能无奈的点点头,面带苦涩的起身,对萧何稍一拱手。
“相国但可修奏,鄙人自当用印附属。”
见阳城延丝毫没有甩锅的意图,萧何也从座位上起身,面带感激的拱手一拜。
正要送阳城延离去,就见课堂外派来奴仆一人,气喘吁吁地对萧何一拱手。
“禀相国,太子辇车,已至相府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