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师。
乾清宫。
关于太子动向的密报,如雪片的般飞到了崇祯帝的案头。
从太子率兵,忽然包围张家口,到张家口戒-严,周边难以进入,消息断绝,锦衣卫一一密报。而在这些密报之上,是太子朱慈烺率兵向张家口进发之前,给崇祯帝发来的一封紧急密奏。
“张家口堡有不法奸商勾结建虏,正在走私粮食和铁器,同时出卖我大明的军国情报,张家口本地的官员视若无睹,很有可能已经被收买,儿臣忧心如焚,决意亲自带兵前往……”
锦衣卫关于太子的密报,和太子的密奏,几乎是同时送到了崇祯帝的面前。
“鬼话!”
崇祯帝终于明白,怪不得太子要到宣化野训,原来是为了张家口。
他才不信什么接到密报,太子是临时起意,带兵前往张家口的鬼话。
一切都是早有预谋!
“朱慈烺,你胆子太大了!”
崇祯帝将儿子的密奏狠狠地拍在了龙案上,怒不可遏。在崇祯帝看来,一切都有规制,都算张家口真有不法商人在走私禁品,甚至是勾结建虏,出卖情报,也应该是由宣化巡抚和宣大总督去处置,再往上,兵部刑部出面即可,你一个东宫太子,怎么可以跳过这几个部门,亲自扑上去?
再者,你明明早有预谋,但故作清闲,将君父耍的团团转,你这是为人子、为人臣的态度吗?
崇祯帝在龙案之后团团转,心中怒火熊熊,也就是他儿子,换做一般大臣,他早就派出锦衣卫,将朱慈烺捉拿下狱了!他想着,这一次一定不能轻饶朱慈烺,必须给这小子一个教训,让他知道,有些法度是绝不能逾越的。
冷静了一下,崇祯帝停住脚步,目光看向殿中的内阁和六部重臣,问:“你们怎么看?”现在不是早朝,而是下午的公干时间,所以崇祯帝只找来了内阁和六部重臣。而太子的密奏,他也给他们看了。
众臣都沉默。
太子行为,确实是出格了,但太子刚刚取得了开封大胜,威信正隆,又是国本,众臣也不好直接说什么,只有礼部尚书林欲辑不能容忍,站了出来,白须颤抖的说道:“陛下,老臣以为,太子此举,大大的不妥,张家口但有不法,自有宣化巡抚处置,何用太子?太子越俎代庖,此例一开,后患无穷啊~~因此应该立刻叫停,不管张家口有什么变故,京营都必须立刻撤除对张家口的包围!交由朝廷处置。”
众臣沉默。
京师到张家口四百余里,即使是朝廷的快马塘报也需要一天,而照锦衣卫的消息,京营昨夜就已经包围了张家口,说不定此时此刻,太子已经处置结束了,撤除包围的命令发不发都没有意义。再者,在这之前,陛下已经给太子发了速速回京的圣旨,再发撤兵命令不过是画蛇添足。
崇祯帝脸色阴沉,对林欲辑的话不置可否,目光看向另一个大臣。
兵部侍郎吴甡。
吴甡跟随太子出征开封,为太子出谋划策,开封之胜,吴甡功不可没,在这之前,崇祯帝对吴甡颇为欣赏,认为派吴甡辅佐太子,实乃是自己的英明决定,吴甡有军政之才,未来可以大用。但太子在涿州绕道,不回京师的事情一出,他对吴甡的印象立刻就改变了---我儿老实,断不会如此狡猾,这一定是吴甡的谋划和教唆!
也因此,他现在看向吴甡的目光都是阴阴的,嘴上没说,但对吴甡的不满却是溢于言表。
吴甡感觉到了皇帝不友善的目光,但他却什么也不能说,只能微微苦笑,他现在是说越多,错越多,越描越黑,一切都只能等太子回京再说,
“陛下,臣以为,太子绝非是鲁莽妄为之人,张家口之事,应该是有不得不的隐情,以太子殿下的聪睿通达,一定能妥善处理,如果朝廷横加干预,说不定会生出不必要的风波。不如等事情明了,太子回京,再议也不迟。现在太子在外,情况不明,一旦朝廷冒然定议,恐怕会伤了太子的声誉啊。”
一人站了出来,却是刚刚入阁的原礼部侍郎蒋德璟。他是吴甡的好友,此举有为吴甡解围的目的。
崇祯帝脸色沉沉,终于是按下了心中的怒气。
别的他可以不听,可以焦急暴躁,但“太子声誉”四个字他不能不考虑。
“那好,朕就等他回京!”
崇祯撂下一句,转身就走。
“恭送陛下~~”
内阁和六部重臣在首辅周延儒的带领下,一起向崇祯帝躬身。等崇祯帝走后,众臣直起身来,有心忧国本的大臣向蒋德璟点头致意,对蒋德璟刚才的谏言表示赞赏,连周延儒都假意对蒋德璟露出了欣慰的笑。但一转身,周延儒脸上的笑意就凝结了---现在的宣大总督江禹绪是他的亲信门生,太子在密奏里说,有人在张家口出卖大明的军国情报,但张家口当地的官员却熟视无睹,这明显的就是指向了江禹绪!作为江禹绪的老师,周延儒不能不有所忧虑,江禹绪是他扶持上去的,一旦出了问题,他这个首辅难辞其咎。
出了乾清宫,周延儒唤过文选司郎中吴昌时,小声叮嘱。
周延儒只是忧虑,但兵部尚书陈新甲却是惴惴不安,别人不知道,但他这个曾经的宣大总督却对晋商在张家口的猫腻,却是有一定了解的,太子兵围张家口,莫不是为了晋商?
陈新甲头皮有点发麻,一时又怕又悔,悔不该接受晋商的银子,一旦事情败露,以太子的严厉,必然不会轻放。但后悔也没有用,现在只能想办法弥补。
……
崇祯帝回到后面的暖阁,依然怒气难平,他怒的不是太子带兵包围张家口,而是太子事先没有和他请旨,就密谋做出这样的大事。
朕,还是不是你的君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