弧形痕迹虽只有半个,但很清晰,北地风沙大,时间稍长,足迹会变得模糊,或被风沙覆盖,这么清晰的足印不会超过半日。
脚印被从一条横向痕迹从中间截断,那是另外一人的脚印,多人的脚印互相重叠、踩踏、交错,让完整的足印难以保留,这片复杂的穿行痕迹,表明这群人不但毫无队形,而且很可能在此处进行了短暂的徘徊。
这路少有人走,多人结队更少,三十人的团伙行动,必然会遗留踪迹,来时路上会有更多线索,但此刻已经无法回溯。
廖三娘的目光移向前方路肩,痕迹在那里左右分流,一股粗些,一股细些。
廖三娘忽地想到,贼人可能此刻就在身旁窥伺,想到此,她的身子一下变得僵硬,连血液都似乎瞬间凝固。但她随即转过念头,若敌人在此处设伏,不会容她从容勘察,只是自己吓唬自己,她吁了口气,身子又一下软了下来,但骤松骤紧之下,她的额角已经渗出了层密密的冷汗。
廖三娘心脏剧烈的跳了几下,她连续做了几个深呼吸,终于平复下激荡的情绪。
廖三娘稳稳心神,跟随足印较少的那一股前进,从脚尖朝向看,那些人从此处下了路肩,进入了树丛,正常行人显然不会舍弃大路。
廖三娘伸出手指捻起路肩上的一撮土,在指肚间搓了搓,土质松软,略微带些潮气,这会让痕迹保留更久。
廖三娘推测,在路肩下会发现更多痕迹,果然在不远处发现了一枚清晰而完整的足印。
她从身边寻了根树枝作为参照物,比了下脚印长短,然后掐断超出部分,得到较为精确到脚印长度。用这根树枝,再遇到模糊残缺的脚印时可以用来测量,确定是否为同一人脚印,还能以此为基准估量这人的步幅和行走距离。
她以自己食指第一节指节为刻度,量了下,脚印大致8寸,一寸是3.2厘米,脚印长度乘以6.8,可概略计算出身高,那人大致1.74米左右,这在普通人身高有限的中古社会,可说是彪形壮汉。
这种测量方法未必非常精确,但对于临时估测已经足够了。
所谓八尺、九尺大汉,古人多是夸张,不可为实际参考。
从脚印看,这人双脚外展较大,表明是个外八字,脚印前脚掌与后脚跟发力匀称沉稳,落脚处脚印清楚,起、落脚极为利落,说明这人腿脚有力。脚印双脚的步幅最宽处超过两尺,大步幅,表明是体魄强健的青年。
再往前走,植被增多,沿路遗留的痕迹越来越多,被踩伏的杂草,行走时被刮断的草茎,被人踩翻的小石子,也有了更多不同人的脚印,再往前,还有开辟道路时被刀剑斩断的枯枝,断茎的茬口很新鲜,说明时间不久。
廖三娘皱了皱眉头,行进间全无章法,这些人行事太过粗糙了。
从脚印数量和种类判断,这队人少说也有七、八个人,与被俘大汉供述的人数大致相符。
所有脚印朝向全部指向前方。
此时廖三娘已经初步认定就是那伙贼人。
廖三娘停下脚,她有些不解,贼人为何会在道弯处提前入林?
思忖片刻,她忽然想起道上迎面遇到一队衙门的公人,不知是不是外部压力迫使这些剪径贼提前躲藏了起来。
廖三娘随即摇了摇头,排解掉那不必要的烦恼,她不需要知道原因,不管因为什么,对她来说这都是件好事,让她减少了索敌的时间。
廖三娘立刻改变了先前迂回的既定策略,变更为沿手头线索追踪,但这让她跟敌人遭遇的可能性骤然增加,她必须更加小心。
廖三娘转身对小八子低语几句,二人间拉开三步距离。
廖三娘弓着身子,她脚步很轻,走动时脚跟先着地,然后脚掌再柔和的压上,这样走路比整个脚掌踩在地上的声音更小,比脚尖先着地更稳定,轻盈柔缓的动作让她看上去像一只敏感的狸猫,
廖三娘的作战服是紧身衣样式,可以减少剐蹭。质地为棉布,布料虽不耐用,但足够柔软贴身,伸缩性很好,浸水后不会发出很大的噪音,不像临高卖的帆布猎装,虽然坚固耐磨,但沾水后,行动时会发出咔咔的声音,不利于隐藏。
出任务时廖三娘从不使用任何化妆品,风会将浓烈的气味传遍下风处的每个角落,虽然汗臭和体味不可避免,但要尽量减少人为的气味,她需要尽量融入自然,必要时化身一道隐形的幽灵。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