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缙见情况不对,连忙喊道:“杨荣慎言!周王之错,齐王之乱,天下已有公论,焉能不辨是非,牵涉皇上?快点认罪!”
铁铉在一旁也劝道:“莫要行差走错,快点请罪。”
杨荣没有理会解缙与铁铉等人的劝阻,而是毫无惧色地看着朱允炆,高声道:“臣无罪,自不会认罪!”
解缙、铁铉急得直冒汗,平日里挺好的杨荣,今日咋还发疯了。
朱允炆冷着脸,止住了群臣议论,问道:“周王、齐王的错,都是朕的过错?”
杨荣傲然道:“没错!”
朱允炆被气笑了,站起身来,俯视着台下杨荣,道:“你若不说出个缘由,朕就把你送到开封垦荒去!”
杨荣向前一步,高声喊道:“周王、齐王,既是藩王,又是皇叔,天下之人苦藩王久矣,敢怒而不敢言,只是因为皇上在给他们撑腰!若皇上真的体恤万民苍生,当立即下令,将各地藩王召回京师,裁撤藩王护卫,收回藩王土地,永绝无藩王之乱!”
“削藩!”
朱允炆原本怒火连连,瞬
(本章未完,请翻页)
间消散,才明白杨荣的意图,他是想借此机会,彻底铲除大明的藩王祸乱之源。
徐辉祖打了个哆嗦,暗暗咧嘴,这他娘的就是文人,嘴里说着皇上的不是,手里已经拿着刀子在割藩王的肉了。
铁铉、解缙释然了,杨荣虽然措辞激烈,但目的却很高尚,而且一定贴合朱允炆的心意。
毕竟是削藩,达到这个目的,就是挨顿骂也值了……
以前朱允炆刚登基的时候不收拾藩王,那是立足未稳,刀还没磨好,现在朝廷不仅磨好了刀枪,还顺便打了一堆神机炮与火铳,又有齐王造反为借口,再不削藩,那就没天理了……
杨荣更是趁热打铁,道:“先是周王有野心,为世子揭发,终没掀起大风浪。现又有齐王领兵作乱,连累军士与百姓四万余,说到底,藩王分封乃是罪恶之本,皇上贵为天子,统揽天下,御极乾坤,为何看不到藩王祸乱之根本在于分封?”
朱允炆顺势应道:“分封藩王于边疆,拱卫大明江山,是太祖之制,朕也不好办啊……”
杨荣心中暗想:皇上啊,你真的好意思提太祖祖制吗?这两年来,改动祖制最多的就是你啊……
可这些话不能明说。
杨荣道:“皇上,若再不动藩王,齐王之祸他日再起,就是万民劫难啊。臣恳请皇上以周王、齐王祸乱为鉴,削减各藩王护卫!”
说完,杨荣撩衣下跪。
铁铉、徐辉祖见状,也纷纷站出来,齐声道:“臣等附议!”
到这个时候,图已经翻完了,匕首也该亮出来了。
解缙、郁新、黄子澄内阁大臣,蹇义、郑赐等六部官员,也开始跪下,请求皇上削藩。
对于这种公开的,记名式的请旨行为,没什么官员会选择孤立自己,鹤立鸡群,无论官职大小,无论职务高低,悉数同声:“臣等附议。”
削藩大势,就此奠局。
事实上,现在的藩王也没几个能闹腾的了,除了大宁的宁王。
不过无论其他藩王老实不老实,听话不听话,让们手里握着兵权,本身就是对中央的一种威胁,也是对地方的一种威胁。
既然如此,那就动手吧。
庆王朱栴控制着宁夏一带,肃庄王朱楧把持着陕西甘州,还有山东的二代鲁王朱肇煇……藩王三护卫,也该交出来了。
齐王都死了,你们作兄弟的,也应该有点眼力劲,多少明白下朝廷的好心。
朱允炆下了旨意:“既百官如此请命,朕就破一破太祖祖制吧,内阁解缙拟旨,着令削除庆王、肃庄王、鲁王、肃王、蜀王……官属及护卫,收其田产,奉旨回京。”
解缙记忆不错,但听朱允炆撤销了那么多藩王护卫与官属,唯独没有提到宁王朱权,不由提醒道:“皇上,可还有?”
朱允炆看着解缙,停顿了下,道:“据此拟旨吧。”
解缙了然,不是皇上漏掉了朱权,而是另有打算,既如此,那就先收拾其他藩王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