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先,在孙传庭张世泽的主持下,宣府大同榆林三边等地进行了改制,大量的将官因罪被拿下,大量被将官们霸占的军田被收回,这无疑动了很多人的利益。
三边之地,养着众多将门,也使得众多官员从中得利,军粮运输,开中法,养活了一大批商人,而每家商人背后都有官员背景。而三边虽是军镇,从三边考中举人进士的也为数不少,这些士绅都在三边有着巨大的利益,其家族占了大量军田,孙传庭的举措等于挖了他们的根,让他们岂能愿意?
从孙传庭开始对三边进行改制那时起,弹劾他的奏疏就接连不断。朝堂上罢免孙传庭的呼声尘嚣其上,皆被朱由检强压了下来,不然三边改制早就夭折了。
而现在,孙传庭平定了漠南蒙古,立下了绝世之功,弹劾他的奏疏一下子就消失了。毕竟和生擒林丹汗夺取归化城平定整个漠南相比,杀几个三边将领,抄些家,清缴几十万亩军田算个屁啊!
一时间,在这些文官口中,孙传庭又成了大功臣,赞扬他的奏疏更是每日都有,谈论该如何封赏的奏疏更是接连不断。好多文官甚至建议给孙传庭封爵,给个定北伯或定北侯。
对给孙传庭封爵之议,朱由检当然不会同意了,他明白这些文官们的歹毒心思。给孙传庭封爵以后,等于把孙传庭高高供起来,以后孙传庭将没法再督抚地方。当年,那些文官就是这么对功劳极大的王阳明的。
所以朱由检不会给孙传庭封爵,而是会给他加官封妻荫子,极尽荣耀。而孙传庭,朱由检还会继续重用,毕竟他手下能用值得用的人太少。很多文官能力是有的,气节也有,但就是心不在皇家这边。
最近这段时日,朱由检很高兴,非常的高兴!
他从来没有想到,在自己的治理下,大明达到现在的情形。
刚刚重生的时候,朱由检只是希望这一世大明不要亡在自己手中,只是希望能够内平流贼外定建奴,对于平定蒙古,虽然也想过,但实际却没抱有指望。
而现在,登基不过三年多的时间,肆虐大明夺了自己江山的陕北流贼已经不复存在,贼首高迎祥张献忠等人被杀,最大的恶贼首李自成则在为自己冲锋陷阵。
登基不过三年多的时间,已经犁庭扫穴直捣黄龙,收复了整个辽东,这更是住朱由检登基之初所没有想到的。
曾经无比强大的建奴,曾经如一把利剑悬在大明头顶的建奴,就这样被赶出辽东,赶到了草原上。辽东在自己手中收复了,自己可以去告慰列祖列宗!
登基不过三年多的时间,竟然平定了漠南蒙古,这更是朱由检一开始所想象不到。说实话,当听到林丹汗被擒获的那刻,朱由检都是发蒙的。骚扰威胁大明二百多年的蒙古人,就在自己手中平定,听起来简直像做梦一样!
然而这便是现实!林丹汗已经被押来了北京城,朱由检亲自见过,还命林丹汗在金殿上跳了蒙古舞。三十多个蒙古部落的王子就在鸿胪寺,等着接受自己的册封,这一切都是真的!
一切都是真的,朱由检还不满足,三边改制离不开人,孙传庭无法回京,朱由检便召见了张世泽,命其快马回京。朱由检想从这个幼时玩伴嘴里知道一切,特别是打仗的过程。
张世泽一进北京城,便被召到了文华殿,朱由检一番抚慰之后,便急不可耐的询问战事的细节。虽然从奏疏中了解的事情的始末,但是奏疏上写的区区几行文字,哪有从亲历的人口中说的精彩。
张世泽也明白皇帝的心思,当下不顾疲劳,详细解说河套之战的情形,这厮口才本来就便捷,把一整个战斗说的跌宕起伏,如何决策,如何两路威逼建奴。
逼退建奴之后孙传庭上疏,朱由检亲自定下平定蒙古的策略朱由检自然知道的,他更想知道的是执行的过程。原本在朱由检看来,林丹汗不一定会亲自涉险,明军多半会和蒙古人发生一场大战,才能平定漠南。而若是如此,说不定会便宜建奴。
所以平定蒙古其实也是在冒险,很可能会把蒙古人推到建奴那边。所以这个决策,朱由检根本就没和朝中大臣们商议,便直接给孙传庭下了密诏。等于是把压力都加到孙传庭身上,若是无法平定蒙古甚至导致蒙古大乱,罪责会由孙传庭承担。
是的,虽然重生一次成长了很多,但很多时候朱由检还是和上一世一样,不愿承担责任,这是骨子里带来的,没有办法。
可是朱由检万万没有想到,孙传庭竟然完成的这么好,竟然真的抓住了林丹汗,平定了漠南蒙古。这又让他如何不想知道事情的具体经过?
张世泽便把孙传庭如何设计,诱使林丹汗黄河中间相见,如何布下雪橇兵冲出抓住了林丹汗,如何百炮齐发砸裂河兵杀死数千蒙古骑兵,如何派使者劝降众蒙古部落台吉,自己又是如何绕道拿下归化城,一五一十的说了一遍。
朱由检听后长出了一口气,心中生出隐隐的遗憾。
“朕很后悔,后悔没有御驾亲征,亲自平定蒙古。”朱由检叹道。
还好陛下您没去,不然还不知道会打成什么样呢,张世泽暗暗腹诽道。对朱由检指挥的水平,张世泽实在是不敢恭维。
不过从嘴里说出的话却是:“其实蒙古人没有想象的那么强,若是陛下御驾亲征,必然士气大振,定然能够更加轻松的拿下蒙古。若是一开始陛下就御驾亲征,说不定连那黄台吉都跑不了,一战而擒黄台吉和林丹汗二人,直接平定建奴和蒙古!”
“哈哈哈......”朱由检大笑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