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85当文豪(爱要长久.)_第四百一十三章:我是出版社大救星?(2 / 2)_重生1985当文豪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四百一十三章:我是出版社大救星?(2 / 2)

“你是说.....那位?”

“对!你也知道,那位是从咱们学校出来的,现在在教育部.......”

“明白,明白.....!老梁,既然这样,那我就放心了!”

.........

对于这些,此时的贺云自然不知道。

这会,他已经返回了四合院。

说真的,他也没有料到,今天会这么顺利,甚至顺利到让他都有点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原本他觉得调动工作的事情,应该挺难的,可仅仅只是一场问答会后,他就被告知,已经通过了京都师大的考核。

“不会是刘教授在暗地里帮了我吧?可是高老不是说刘教授没有同意帮忙吗?”

贺云暗暗嘀咕了一句,却怎么也想不明白这其中的关键。

“算了,还是不想这个了,既然要调到京都来工作了,那有些事情就得开始提前准备了!”贺云又自言自语的呢喃了一句,转身直接进了自己的房间。

........

第二天,贺云就带着从中关村买来的那些软件返回了湘省省城。

只不过让他没有想到的是,他刚回来,就被马教授叫了过去。

“坐吧!”马教授看了贺云一眼,淡淡的对他说了一句,而后他拿出了一本杂志递给了贺云。

“看看吧,之前的那篇学术论文已经出版了。”马教授随即说道。

当贺云接过马教授递过来的杂志后,马教授又接着说道:“有了这篇学术论文,你评副教授应该已经足够了。”

“教授,我.......?”

听到这话,贺云却是一愣,随之沉默了下来。

此时此刻,他的心情极为复杂。

“张校长已经跟我说了,下学期,你就会调到京都师大去。”马教授说到这,丝毫没有责怪贺云的意思,他停顿了片刻,微微一笑,继续说道:“行了,你也别故作女儿姿态了,工作调动吗,又不是生离死别,说真的,还真有点舍不得,但我也知道,像你们这样的年轻人,都喜欢往大城市跑,这样也好,去了京都,对于你们年轻人来说,将会有更好的展示舞台,好好加油吧!”

说完这话,马教授轻轻拍了拍贺云的肩膀,便挥了挥手,让他带着那本杂志离开了。

回去的路上,贺云感慨万千。

他觉得自己真的有点对不起马教授和张校长,毕竟他们都算是自己的“恩人”,可自己怎么对待他们的呢?

“哎........“

复杂的心理变化,最终让贺云全都化作了一声沉重的叹息声。

........

对于自己工作上调动的事情,最后还是因为一些原因,渐渐传播开了。

对此,贺云并没有承认,也没有去否认,每当其他老师问起时,他也只是笑笑,没有正面回答什么。

就这样,一晃便到了十月中旬。

这天,贺云刚从教室出来,就见一人站在门口等着他。

“咦.....?这不是邓社长吗?”

贺云暗暗嘀咕了一句,急忙打招呼道:“邓社长,你这是......找我有事?”

眼前这人,他自然认得,湘省文艺出版社的社长,吴主编曾经介绍他们认识的。

此前,李艳的两部小说就是由这家出版社出版的。

“贺云同志,你现在有空吗?”邓社长道。

“还行,不是很忙?您有什么事,就直说吧。”贺云笑了笑,点了点头说道。

“我听说你曾经创作的《考古笔记》系列,出第四部啦?”邓社长犹豫了一下,即刻对贺云道。

“呃.....确实有这事,不过我还只是写了大纲,小说还没有开写,您的意思是.....?”

“贺云同志,你看能不能给我们出版社一个机会呀?这次就由我们出版社来出版这部小说如何?”

“这个.......邓社长,这事怎么说了,您也知道,我的大部分作品,都是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之前三部《考古笔记》也是由他们出版社出版,如果这第四部.......”

贺云确实挺为难的,虽然他没有和人民文学出版社签过什么长期合约,但是人一旦习惯了,就很难改变。

此前,他和人民文学出版社一直合作的十分愉快,包括《湖山情》、《孤岛谍影》《人生旅途》等在内的小说,都是由这家出版社出版的,如果他这次改变出版的单位,必然会引起一些猜疑。

对此,邓社长也知道这一点,所以他立马就对贺云说道:“贺云同志,你放心,我们会尽可能的帮你消除负面影响的。”

尽管邓社长做出了这样的承诺,可贺云却并未立刻答应他,而是再次说道:“邓社长,我能问一下,您为何这么迫切想要出版我的作品吗?”

听到贺云这话的邓社长,顿时沉默了,他没有正面回答贺云,而是迟疑了片刻,说道:“有些事说出来怕你笑话,我们出版社都快关门歇业了!”

“什么?关门歇业?不会吧?这怎么可能!”贺云满脸震惊,说道。

在贺云的印象之中,出版社倒闭倒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是现在可是什么时候,不过九十年代初期,一家省级出版社,怎么可能这么容易就倒闭了,这不应该呀!

“怎么不可能!出版的书没有销量,自然就得关门歇业不是!”邓社长此刻一脸苦笑,回答道。

“可是......此前我记得吴主编对我说,我的学生李艳写的两部小说都卖的挺不错的呀?现在怎么会?”

“粥少胜多,没办法!出版社盘子就这么大,所以......”

邓社长此话一出,贺云算是听明白了。

好吧,这确实是当下出版社与杂志社所面临的一个重要危机。

以前,那是计划经济时代,国家都有拨款,可现在虽然拨款还是有,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各种出版社也开始面临粥少僧多的问题。

这种现象其实不仅仅是存在于出版社,事实上,整个社会都是这样,尤其是公家单位,大规模的下岗潮早已经开始了。

人民文学出版社这等国家级别的出版社还好,可像湘省文艺出版社这种杂志社就不行了,面临的难题已然摆在了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