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不到居然藏在大魏。
“魏人倒是舍得,把这面鼓送了出来,真是拿出了舔的硬实力…”赵淮中有些好笑的想。
“传说夔牛鼓天地间只有一面,有山峦之重,鼓皮为夔牛腹皮所制,韧性惊人,不论如何敲击都不会损坏。鼓槌则是夔牛那条独腿的骨骼所祭炼,能震裂大地。”
各国使臣皆心中惊异。
倒是大齐和魏人近年关系不睦,边境时有小规模的战争发生。
庆阳候揭短道:“据吾所知,夔牛鼓虽是神物,但根本敲不响。
古来只有黄帝和神农二人敲响过此鼓,相传这面鼓上祭刻的阵纹,需要以特殊方法开启,才能召唤鼓中封禁的夔牛之魂,加持此鼓以奏响。
可惜此鼓的真正用法,早已遗失了。”
言下之意就是这面鼓虽然好,但没有实用价值。
若非如此,魏人也就舍不得送出来了。
不过夔牛鼓毕竟是传说中的四大神鼓之一,吕不韦看出赵淮中对其颇感兴趣,遂道:“此鼓在何处,呈上来给大王一观。”
诺!
过了好一会儿,才有十余人合力,从门外把一面高达三丈的天青色巨鼓抬了进来。
那抬鼓的是十六个宫廷禁军,皆有修行在身,抬鼓而入,却是面色涨红,脖子上的大筋高高绷起,吃力到极点。
后方,还有一人手托一杆丈许高,人腿粗的鼓槌而入,却是虞妫。
“大王,这鼓重达万钧,尤其是鼓槌,普通兵士搬之岿然不动。”虞妫声音清冷。
这秦人女将好生美艳,却有如此神力…安候庆忌暗感惊讶。
他们用六辆车辇拉乘此鼓,搬运时费劲力气。然而虞妫单手托着鼓槌,便走了进来。
“大王,据古籍所载,轩辕黄帝曾亲自敲响此鼓,以鼓励军伍,其麾下兵将闻鼓声而振奋,奋勇杀敌,才在涿鹿之战击杀了宿敌。
大王可有兴致,亲自来奏响此鼓入我大秦后的第一声鼓鸣!”
吕不韦躬身对赵淮中说道。
安候庆忌立时吃了一惊。
他们送来这面鼓,主要是因为这鼓名声够大,足见珍贵。
但此鼓确实无法奏响,魏人将其送出前,早尝试过无数次,都没敲出动静。
这要是秦王亲自出手,敲了一面哑鼓,恼羞成怒,魏人送这面鼓还不如不送。
庆忌当即站出来劝阻赵淮中,别亲自击鼓,道:“秦王万金之躯,岂能亲自奏鼓…”
然而不等他说完,赵淮中已经摆手道:“无妨。”
他兴致颇高的从上方王座上,缓步走了下来。
伸手虚拂,那夔牛鼓便轻飘飘的飞起来,落到了咸阳殿外的广场上。
赵淮中从虞妫手里取过那只接近大腿粗,常人需要双手捧起的巨型鼓槌,就见这鼓槌宛若铁铸,通体流转着一种暗青色的微光,湛然如新。
鼓槌笔直,只在顶端出现一个巨大的球型骨凸,祭刻着致密的咒纹,线条繁复,也有青光闪烁。
赵淮中走出殿门,来到夔牛鼓下。
其他众人也都随之而出,在一侧旁观。
夔牛鼓,是一面立鼓,也就是通常意义上的战鼓。
鼓面亦为青色,充满了年代的沉积感,古韵斑驳,但并不老旧,和鼓槌一样,流转着隐隐的青光。
靠近到鼓面之下,能听到低沉的呼啸声,鼓内仿佛封存着一座海洋,在起伏澎湃,又像是一种猛兽的咆哮。
鼓面上有着诸多纹饰,意即夔龙纹。
在商晚期和西周时期的青铜器上,夔龙纹是最主要的纹饰之一,形象多为张口、卷尾的长条形,外形与青铜器饰面结合,具有神秘古拙的美感。
绝大多数青铜器上的龙纹,指的就是夔纹,也称夔龙纹。
由此亦可见夔在古时的地位。
它是上古神兽,被认为是龙的一种。
庆忌打算先把台阶铺好,硬着头皮道:“此鼓传世的时间过久,确实已无法奏响,在我魏境多年,从未有人能敲响此鼓。”
咚!
赵淮中随手挥槌,砸在鼓面上。
霎时间,风云骤变。
赵淮中手里的鼓槌,蓦然亮起,雷电盘绕,游走如蛇。
鼓槌自行缩减了粗细,变得恰好可以被赵淮中单手握持。
那鼓面上浮现出致密的夔牛纹,居然有一头夔牛的法相,在鼓上浮现。
赵淮中敲一槌,那夔牛便在鼓上跳一下,落下来时便有震天动地的鼓声响起。
轰~轰轰!
炸雷般的巨响,在咸阳宫内传出。
此鼓确有声震千里之能,且鼓声有振奋人心的加持属性,闻听鼓声,让人热血沸腾。
这鼓声帮黄帝在逐鹿之战取得胜利,显然是真的。
夔牛鼓能对己方战士形成战力加成,如同狂化…赵淮中敲了几下,便知晓了鼓的奥秘。
鼓是魏人送的,将来要是用这鼓声激励秦军,去攻魏似乎不太好意思…赵淮中揶揄地翘了下嘴角,遂把鼓槌递给虞妫,停止了奏鼓。
那鼓槌离开赵淮中的握持,顿时变回了刚才的大腿粗,虞妫单手根本把握不住。
吕不韦特意上前,拿起鼓槌,连槌数下,然而鼓上鸦雀无声。
这鼓居然认人,一般人敲不出动静。
吕不韦心下暗笑。
他早看出这鼓以自家大王之能,必能敲响。
所以才让自家大王动手,人前显圣,这是变相拍龙屁的手段。
此时,各国来使无不心惊。
尤其是庆忌,他大魏群臣,武将,全都试过。无人能让这鼓发出声音,到了赵淮中手里,却是敲得轻松异常。
“这鼓不错,安候回去,代寡人谢谢魏王。”赵淮中道。
庆忌连连点头答应,脸上堆笑,打落了牙齿往肚子里咽。
近黄昏时分,各国使节才散去。
次日。
朝阳初生,人皇舟浮空往西飞去。
船上,圣人汇聚,赵淮中的法身带着胖虎随行,那面夔牛鼓同样被放到了船上。
人皇舟一路出了秦人边境,直入昆仑山。
而就在人皇舟离开咸阳的同时,一个老将风尘仆仆的进入了咸阳南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