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行密轻语:“本王也想呀,常州刺史毫发未伤的退守,还与杭州勾结,杜洪跑去了常州,大军发去不能速战速决,放弃了歙州,宣州不能空虚。”
周隐深以为然点头,大军进攻常州,假如十几日不能占据,只能退兵补上空虚地盘。
杨行密有点郁闷,没想到杜洪又成为漏网之鱼。
杜洪水军临阵脱逃的顺大江而下,经过扬州,扬州水军出动也来不及阻击。
大江下游水面宽广,就算扬州水军预先阻击,也很难挡得住。
杜洪水军的一走而过,提点了杨行密江州的重要性。
川南军没有趁虚夺取洪州江州,不意味着一直与人为善。
杨行密必须让江州水军回去,不仅是防御川南军,还得防御占据洪州的危全讽。
杨行密的心理趋向保守,江宁是拿下了,但是江宁军存在造反的隐患,需要时间理顺。
杨行密满意楚瑜的作为,他本就打算楚瑜坐镇江宁。
当然,只是想让楚瑜实任升州刺史,没想让楚瑜拥有太多兵权。
原本的计划,江宁的大半军力,归属立下战功的新任节度使统帅。
楚瑜内应大功,兵不饮血的夺取江宁,节省了后续酬功支出,还主动的分解江宁军,负责镇守泗州,又建议江宁城一分为二。
杨行密心情大好的情形下,感觉也可以,新老在一起互相牵制,还能破掉北方尾大不掉的格局。
.......
吴王军令抵达江宁,韦扶风看了暗喜,松口气,他担心杨行密,只愿意让他挂个空头武宁军节度使。
正常职权,刺史只能执
(本章未完,请翻页)
掌团练,淮南军刺史有的拥有牙军,都是与杨行密一起打拼的老兄弟。
江宁收降军力五万,韦扶风支使走一万五千,还剩三万五千军力。
杨行密军令,守城军力各自一半,外驻的两万五千军力,归属东吴军一万五千,归属武宁军一万。
但是,韦扶风支走的一万五千属于武宁军,也就是韦扶风得到三万兵权,李神福分走两万兵权。
军令没说给养,不言而明,升州刺史负责给养两个节度军,杨行密认可韦扶风统治升州。
韦扶风聚来兵马使,采取抓阄归属,一个兵马使统军一千,二十个兵马使归属李神福报到。
李神福接收之后,打乱的重置军力,变成一个兵马使统军五百,提拨属下任职各营将官。
韦扶风有样学样,但他没有亲信可用,他不敢起用潜伏的常州将士。
没法子,韦扶风捏鼻子提拨五十淮南军护卫,放出去任职大小将官。
放出去之前,韦扶风使人送信李神福,借兵五百守卫州衙。
李神福调来一营精锐归属韦扶风听用。
有了李神福的打头阵,韦扶风的一万军力没人哗变,顺利的改制重组。
韦扶风不知道,支使出去的一万五千军力,同样被扬州改制重组。
主帅的丁胜和宋璧,官职没变,多了上官指挥使,靠边站的沦为中军副官。
三个新任指挥使,中军将官,下至各营主副官,全部向韦扶风上书述职。
韦扶风不再是空头节度使,指挥使或兵马使,胆敢无故违逆军令,存在藐视忤逆节度使的行为。
韦扶风有权罢免,命令副官代行兵权。
韦扶风罢免兵权的指挥使或兵马使,只能向扬州军府申诉。
韦扶风拥有的是上官权威,凌驾他之上的只有扬州军府,军中等级森严,扬州军府也不会纵容违抗军令的行为。
一句话,韦扶风融入了淮南军实权体系,但要说一不二的掌控所有将官,需要时间恩威并施,或者换将,重置兵力归属。
三个新任指挥使,各自麾下五千兵力,事实上并非固定,节度使有权调动兵力归属,看你不顺眼,我就让你统领一千兵力。
节度使想要夺权,命令指挥使过来一趟议事,军力交给副指挥使,副指挥使也得来,那就交给行军司马,都虞侯,前锋营兵马使。
杨渥是三千广陵军指挥使,军中没有副指挥使和行军司马,中军兵马使不在,录事参军管事。
事实上,录事参军属于营级军官,兵马使的副官,也不知杨行密为什么没有任职行军司马,或许担心架空了杨渥。
冯弘鐸也很奇葩,八万大军任职很多兵马使,兵马使之上只有两个心腹大将,不愿任职很多的指挥使分管。
但是,统领一千军力的兵马使,相当于指挥使,淮南军指挥使麾下,常规最少两个营,两个统军五百的兵马使。
无论指挥使或兵马使,麾下兵力的数量弹性很大,有的斥候营兵马使,麾下百十精锐,节制其它兵马使,兵权相当于副指挥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