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河山(风雪云中路)_第七百二十五章 靠你们自己(1 / 1)_定河山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七百二十五章 靠你们自己(1 / 1)

定河山 风雪云中路 1760 字 2021-12-20

这些东西,他作为大齐朝的太子,难道真的一无所知,还是故意在这里跟自己唱高调?或是干脆的说,自己出的本钱不够,这位太子爷才在这里说什么雪域高原足够大,足以容纳红白两教,外加那个处处给自己掣肘花教?他难道真的不知道,红白二教如今就跟死敌一样?

就如大齐朝只能有一个皇帝一般,雪域高原虽说面积够大,但也只能有一教独大。这不单单是关系到权利大小的问题,更关系谁才真正是我佛的传人。原本都黄琼的回答,很是有些气结索波切,直接想要拂袖而去。但一想到白教如今咄咄逼人的态势,最终还是坐了回来。

良久才抬起头对着黄琼道:“太子殿下,如果贫僧与红教出面,让雪域高原内尚未归附大齐的部族和贵族,也实施盟旗制度。或是接受大皇帝的册封,归附大齐朝大皇帝陛下,成为大齐朝的子民,不知道太子殿下认为这个条件,是否可以让朝廷帮助红教来压制白教?”

“当然,我教也不是要大皇帝出兵青塘。我佛慈悲,向来是不忍心多造杀孽的。红教只希望,大皇帝在青塘诸部吐蕃部族中,设置喇嘛旗的时候,对红教有所倾向,或是说有所照顾?贫僧可是听说当年大齐朝开国时,道家诸门之间的争斗越演越烈,甚至到了不可开交的地步。”“最后因为天师道势力过大,朝廷转而全力扶持袁家,使得如今江北道门尽属袁家。难以与朝廷相抗衡的天师道,只能退缩江南一隅。朝廷虽说没有直接插手,可是也给了袁家的大力扶持。红教不肯求大皇帝直接出兵干涉,只希望朝廷能够有如当初扶持袁家那样,帮助红教。”

因为所贡的物品都是密宗法器,而一直都在心中暗自嘲笑红教土包子,不通汉人事物的波南觉。如果在听到索波切的这番话,一定会肠子悔青。,感觉到自己太过轻敌了。这索波切大师,那是不知晓汉人的事情,而是真正的真人不露像。更知道,自己真正送礼该送什么?

就连开国之初,朝廷扶持袁家与天师道抗衡往事,都一清二楚的这位大师,难道真的不通汉地人情世故?逻些虽说远离汉人聚居地,甚至作为红教主要控制区域的吐蕃腹地,都极少有汉人。但远离与数量稀少,并不能说真的一点没有,或是对汉人的风俗习惯真的不了解。

不说别的,范家就有一支商队专门跑吐蕃,贩卖吐蕃人喜欢的砖茶,以及那些贵族老爷们喜欢的丝绸和瓷器的实际上不止青塘古道上,从来都不缺少汉人商队。便是川西路那一边,需要翻越无数的大雪山,相对于青塘古道更加危险更危险的路上,一样有汉人的商队。

吐蕃人以青稞,辅以牦牛奶提炼出来的酥油,贵族与奴隶主再加上牛羊肉为主要食物。日常根本吃不到汉地常吃的青菜,便是连咸菜都没有。青稞是粮食,可无论是酥油,还是牛羊肉都是荤腥很重,也很油腻的东西,长期吃谁也受不了。吐蕃人,又不会种植蔬菜和水果。

所以从汉地运过去的茶叶,用酥油冲泡之后的酥油茶,就成了吐蕃人长期吃肉食消腻最好饮品。而吐蕃本土又不产茶叶,全部的茶叶都需要从汉人地区运过去。因为吐蕃那边茶叶消耗量很大,于是便有些汉人,专门从两川、湖广,向吐蕃那边贩运用茶叶制成的茶砖。

汉地通往吐蕃,一路上到处是艰难险阻,散茶叶不易运输更不易保存。所以前唐年间,特别将茶叶压制成砖头模样以方便携带,这便是俗称的砖茶。是吐蕃人最为喜欢的汉人东西,也是日常需求量最大的东西。吐蕃大量的贵族、大奴隶主,在这方面出手一向都是很大方的。

一驮子用劣质茶叶制成的茶砖,运到吐蕃腹地便是百倍的利。一斤上好茶叶,运到吐蕃更是暴利。此外,汉人的丝绸、蜀锦、云锦、瓷器等,吐蕃人也是一样喜欢的。一些药材,吐蕃也是一样需要的。而吐蕃生产的珍贵药材、毛毡制品、地毯、各种香,汉人也是一样喜欢。

商人重利轻别离,为了十倍的利润,便铤而走险的商人也大有人在。更何况,是上百倍的利。所以无论是沿途的暴风雪、地震,还有翻越雪山之后的高反,都阻止不了这些商人的脚步。便是川西路与吐蕃交界处的那些高耸入云,飞鸟都飞不过去大雪山,一样也阻止不了。

当年于明远的发妻,便是跟随他去川西路在知县任上,被一个往来吐蕃与大齐的行商给拐跑的,被于明远至今还视为奇耻大辱,一直都难以忘怀。所以,红教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的确比地处青塘,与汉地距离较近的白教,较少与汉人接触。隔阂,也是相对较多一些。

但并不能说,他们对汉人就真的一无所知。更何况,这位索波切大师精通汉话,又岂会真的对汉人一无所知?毕竟那些砖茶,便是红教的高僧也一样需要。与其说对汉人不了解,更不如说对黄琼这位太子爷一无所知罢了。至于对汉人一无所知,那只不过白教自己猜想的。

索波切的回答,让黄琼微微一愣。感觉到自己之前,多少有些小看红教的黄琼,也没有预料到眼前这个吐蕃僧人,对大齐朝并非是一无所知。而且对当初开国往事,还居然如此的了解,甚至可以说比自己都了解。看来,这位大和尚来西京,并非是莽莽撞撞的直接过来。

在来之前,还是下过一番苦功的。想到这里,黄琼略微琢磨后,对于这位掌控着吐蕃腹地,大半边天的活佛,却是微微摇了摇头道:“青塘是青塘,与吐蕃腹地是完全不同的。盟旗制度,适合青塘吐蕃诸部,但不表示也适合于吐蕃腹地各部。吐蕃腹地,眼下虽说已经分裂。”

“但毕竟王权还在,当年赞普的后人,还建有几个各自独立的国家。如果在那里采取盟旗制度,恐怕根本就推行不下去。一旦那些大奴隶主,感觉到自己的利益受到了威胁,便是你们红教也无法安抚下去。至于究竟该怎么办,此事寡人还需要好好考虑一下,在给大师回答。”

“此事记不得,朝廷要通盘考虑这些。说实在的,红教此次能够来京,也很出乎朝廷最初的预料。而且还绕了那么远的路,冒了那么多的艰险。对于大师的想法,朝廷也是清楚的。不过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大师也不要过于操切,急不是解决问题的正确方式。”

“此次大师不远千里来到西京,足见贵教侍朝廷之恭。大师如此对待朝廷,朝廷自然绝对不会亏待红教。至于吐蕃腹地那些王公贵族,究竟该怎么处理,朝廷也一定会拿出让大师满意方法的。至于其他的,这次朝廷肯定会给红教一个说法,对贵教一个封号是肯定免不了的。”

听着黄琼这番有些模棱两可的话,这些索波切大师不由得有些黯然。他只听到朝廷要给红教一个封号,却没有听出来黄琼这句话其中的含义。对于如今在吐蕃腹地的红教来说,朝廷承认不承认,根本就无伤大雅。所谓封号来说,意义也一样不大,远不如给点实际支持重大。

比如说,在白教盛行的青塘地区,对白教做出一些限制。或是协助红教,在青塘诸部中弘扬佛法。朝廷既然打算在青塘诸部,采取盟旗制度。他代表红教,也表示了全力支持。可这朝廷设置喇嘛旗,需要按照当地头人信仰那个教,来设置的这个做法,明显不是在偏白教?

相比在吐蕃腹地兴盛,寺庙几乎遍布吐蕃大大小小城镇、游牧地,几乎吐蕃腹地所有大奴隶主都信奉的红教。白教本身就是兴起于青塘地区诸部,白教在青塘诸部之中影响力极大,白教寺庙几乎遍布于青塘诸部。红教虽说也在青塘有几座寺庙,可信徒远不如白教众多。

自己还盼望着朝廷,此次对青塘地区采取盟旗制度。红教可以在朝廷的支持之下,能设置属于红教的喇嘛旗,以便打开局面。吐蕃腹地,索波切自认还是没有问题的。可青塘这里白教发展,却让红教一直隐隐不安。青塘诸部铁骑,就像是一把剑一样,时刻都悬在红教头上。

急于打入青塘地区,遏制住白教的发展。以免有一日,白教挟青塘铁骑杀向雪域高原腹地。威胁到红教的根本,就成了红教的当务之急。佛家虽说不讲究杀生,但很多时候弘扬佛法,也是需要武力作为后盾的。而如今这位太子爷的这番回答,却是等于什么承诺都没有给。

空给一个封号,能管得住青塘吐蕃诸部的铁骑,还是能让红教在青塘地区,可以与白教真正做到分庭抗礼?给个封号,还不如在青塘地区,多给红教一个喇嘛旗起到的作用更大。朝廷如此做,等于一文钱没有花,还要自己做出在青塘诸部的寺庙,配合朝廷推行盟旗制度。

的对于这位大师有些失望的样子,黄琼却是笑笑道:“大师,朝廷的封号可不是谁都能给的。有了封号,大师如果有需要,随时都可以进京面圣。有了这个封号,若是有人依仗武力对贵教下手,或是要动大师,可就是等于是在与朝廷作对了,朝廷绝对不会视而不见的。”

“朝廷虽说不好插手贵教与白教之争,可有了这个封号,便等于朝廷承认大师乃是本朝的国师。就相当于朝廷命官一样,领了朝廷的印信,谁若是想要杀害,便就等于是公开造反,朝廷绝对不会视而不见的。封号给了贵教,会让对方不敢在佛法之争中,动辄诉诸于武力。”

“至于其他的,就看贵教自己的弘扬佛法的能力了,毕竟最终还是要靠你们自己。至于喇嘛旗设置的问题,朝廷会在尊重各旗王公意见的基础上,通盘考虑的。如果红教在青塘地区建立新寺庙,朝廷也会视情况,给予贵教一定钱帛补助的,这是寡人现在能够承诺给贵教的。”